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

资源简介

宪法
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与公民: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③践行宪法。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权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
国家规范权力运行:
为什么;1,权力是把双刃剑。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怎么做;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三.人权
1、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我国人权的特点?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2、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四、
公民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过程进行。
维护权利的方式:①协商;②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③仲裁;④诉讼
公民义务
法定义务的含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定义务的要求;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履行,义务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六、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种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八.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优越性)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有利于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机关
国务院、政府
(1)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行政机关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4)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中国共产党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党领导立法,带头执法。
十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自由
(1)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治范围之内的自由。
自由和法治
自由和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公平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
(3)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4)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4)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