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识与能力:1.了解酸的涵义。2.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情感与态度:1、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科学态度。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难点:准确描述酸和金属及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三、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法学法设计意图环节1创设情境:展示无标签的稀盐酸、蒸馏水两种液体提出问题:你能找出其中的酸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创设实际试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做好进入新课的准备环节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实验,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讲解法: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分组指导:指导各小组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酸使指示剂变色的情况及本质原因。环节3小组展示:学生分小组上台,在前台和旁边的黑板填写探究结果归纳总结: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得出酸的一条化学性质老师讲解,评价,引导学生归纳学生应用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的描述和书写能力,能用简洁的文字描述现象培养学生通过个性的类比的到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环环节4创设情境:镁、锌、铁、铜跌落在盐酸中,先救哪一位?学生讨论进行实验分组指导:指导各小组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深化理解酸的化学性质环环节5学生探究:用给定药品探究找出酸的第三种方法归纳总结: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分析、记忆此为新知识,有细节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要提示让学生能观察到全面的实验现象环环节6限时完成效果检验记忆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突破难点板书设计:(力求规范整齐,重点突出,简洁明晰,让学生一目了然。)酸的化学性质一、酸与指示剂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二、酸与活泼金属作用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三、酸与金属氧化物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