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课题《儿行千里母担忧》课型唱歌课课时1学科音乐年级8年级教者教材分析《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梨园风采》,《儿行千里母担忧》出自传统京剧剧目《三家店》,讲述了秦琼被权奸所害,赴登州,瓦岗寨众人来救的故事。这个唱段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唱段采用西皮流水形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演唱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可是在京剧演唱上仍然非常薄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上,教师首先选择其中几个乐句来教唱,待学生产生兴趣,有了一定演唱能力后,可全曲学唱。教学目标1、能够积极体验京剧唱腔,感受老生行当的特点。主动学习、乐于探究老生行当的演唱,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京剧的愿望。2、参与并体验“通过学唱、听辨、聆听、口传心授等”,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3、通过口传心授来掌握学习京剧唱腔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跟着伴奏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难点学习老生唱腔的基本韵味。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激趣导入课前播放《梨园小春苗》提问:刚才我们欣赏的视频中演唱的形式是什么?欣赏视频愉快步入教室并感受特殊的京剧韵味回答:京剧的演唱形式直接导入本课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京剧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新课教学介绍京剧、京剧的行当2.讲解老生基本动作让同学练习3.教师范唱4.出示本课的学习内容《儿行千里母担忧》并对歌曲内容进行讲解5.复听乐曲,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段老生的唱腔,京剧《三家店》中秦琼演唱的“儿行千里母担忧”,首先我们再次把这段唱腔欣赏一遍,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有哪些字的发音和我们平时说话不一样,试着把他们找出来。播放《儿行千里母担忧》师生共同找出唱段中的‘上口字’和尖字。6.发声练习:(1)波浪音(2)螺旋音分句学唱(1)第一乐句:将(ziang)身儿来至在大街(jie)口,尊一声(shen)过往宾朋(pong)听(tin)从头第一遍:整体跟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唱(2)第二乐句:杨林与我(now)来争(zen)(呐)斗,因此上发配到登(den)州。8.按此方法学唱整曲至熟练。9.播放戏歌《唱脸谱》这首音乐特点是什么?这是另外一种音乐形式叫戏歌聆听感受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四行当:生、旦、净、丑学习老生的基本动作学生欣赏并用动作跟随教师完成乐曲的演唱聆听《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剧目《三家店》,该剧讲述了秦琼被权奸所害,押解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瓦岗寨上众英雄及押解官罗周等前来搭救的故事。这个唱段是秦琼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与无奈。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上口字将(ziang)身儿来至在大街(jiai)口,尊一声(shen)过往宾朋(pong)听(tin)从头:一不是响马并(bin)贼(ze)寇;二不是歹人(那)把城(chen)偷;杨林与我(now)来争(zen)(呐)斗,因此上发配到登(den)州(1)读准标注了拼音的字(2)整体朗读唱词1.在学唱之前,先做发声练习,同学们坐好,身体保持正直。首先让练习波浪音,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手心朝下,做波浪的动作,我们用“yi”和“a”做母音进行练习。学生练习螺旋音,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指尖朝下,做螺旋上升的动作,跟着老师一起练习“yi”……;跟着老师一起练习“a”……第一遍:整体跟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唱。第二遍:唱准上口字“并”“听”“贼”“城”。解决方法:按照京剧唱腔的要求出声朗读1-2遍再唱。第三遍:强调个别难唱的字。“寇”唱成“口”解决方法:(1)先读后唱;(2)加重这个字的力度来唱。第一遍:整体跟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唱。第二遍:唱准节奏,注意板后开唱的小节。解决方法:读节奏——念唱词——加唱腔。第三遍:强调个别难唱的字“我”(now)上口字,“登”(den)上口字“争”(zen)上口字解决方法:(1)先读后唱;(2)加重这两个字的力度来唱。练习至熟练兼具京剧和流行音乐特点通过欣赏拓展学生欣赏的知识面通过对京剧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通过学习基本动作能让学生动起来更快的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配合加深音乐整体的感性感受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内涵与意义通过欣赏及寻找上口字,使同学进一步感受传统京剧的特点及魅力京剧的唱腔是因字行腔,字正才能腔圆,念准字是基础,而尖团字是和普通话发音咬字不一样的,在学唱之前一定把这些字读准,才能学唱,所以让学生们在聆听的时候,提前关注这些字,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京剧的演唱与唱歌的发音位置有所不同,所以学唱之前有必要用京剧的调嗓方法练习发声,其实也是从声音上为学习唱腔做好准备。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在学习上有其“口口相传”的特点,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正确的演唱同时也把学习京剧的特点让同学们深入的了解通过教师耐心的示范改正学生可以基本上把握乐曲的韵味拓展学生的欣赏能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京剧字正才能腔圆,念准字是基础,上口字和普通话咬字是不一样的,为了加深印象回去找关于京剧的有关视频进行聆听。学生进行欣赏并思考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结课堂内容使同学们更能准确认识到所学内容……板书设计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三家店》选段秦琼上口字波浪音、螺旋音口口相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