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3、了解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在生活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讨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方式;2、通过实验,比较、发现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知道大多数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教学重点:1、酒精灯正确使用。2、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方式。教学难点: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方式。教学准备:酒精灯、试管夹、金属汤匙、蜡烛、火柴或者打火机、不同材料的固体(铜片、瓷匙)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操作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小组的同学握手鼓励,紧同伴的手你有什么感觉?冬天,我们手冷了,爸爸妈妈会用他们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学手,使我们的小手逐渐温暖起来。这些说明热可以传递。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1、提问:热在固体里是怎样传递的呢?【学生猜测】2、学生设计实验(1)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吗?(2)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说说你怎样去做这个实验?3、讲解示范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讲解酒精灯的构造(2)讲解酒精灯火焰的组成(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4)安全注意事项4、学生实验,动手操作(1)实验前预测热是怎样传递的,画出热传递的示意图。(2)分组,组内成员分配好各自的任务(3)按照实验步骤逐步操作并填好实验报告单(4)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6、小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1、(二)、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提问:热在固体中的传导快慢是否一样呢?用什么方式去证明呢?【学生猜测并提出建议】3、教师演示实验并提出相关要求(1)观察不同材料上蜡烛的溶化快慢(2)组织语言说说看到的实验现象(3)思考:根据实验现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不同的材料,热的传导性能不同。)4、小结:(1)把善于传热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例如:银、铜、铝、铁等。(2)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例如:瓷、纸、玻璃、木头、皮革等。5、学生说说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拓展练习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你能对生活中一些物品进行改进吗?五、板书设计热的传递温度较高温度较低固体的热传导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铜、铝、铁、银等)(瓷、玻璃、纸、木头、皮革等)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