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冷热和温度教学目标:1.通过连续10分钟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练习正确操作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并正确认读温度读数。2.通过分析10分钟水温变化的数据,发现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规律性下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连续10分钟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练习正确操作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并正确认读温度读数。难点通过分析10分钟水温变化的数据,发现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规律性下降。教学准备:保温杯、烫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1.老师从水瓶中倒出一杯水,能马上喝掉吗?2.这杯水放置多长时间后才能大口喝呢?3.如果你来研究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用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欲望。】4.学生交流讨论。5.水大约多少摄氏度时能大口喝并感觉比较舒适?(人体体温约为37摄氏度,水温与体温接近时,喝起来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凉)【设计意图:将水温与学生自身的感觉建立联系。】二、研究水的降温实验1.老师给大家提供了烫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并用电脑统一进行计时。2.每组向烧杯中倒入200毫升烫水,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测出初始温度,然后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温度,共测10分钟。看看10分钟后水能不能降到我们所希望的温度。3.在实验中需要正确使用温度计。谁能说说使用温度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温度计液泡不能碰倒烧杯底或烧杯壁,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顶端相平)4.还需注意紧密关注时间,即时做好记录。5.学生进行实验,完成水降温记录表。(学生1号拿器材,2号做记录,3号读数,4号提示时间)水降温记录表室温()℃时间(分钟)初始12345678910温度(℃)每分钟下降温度(℃)【设计意图:记录的室温可以为本课最后的思考题提供参考依据;表格中除了记录每分钟温度外,还需计算出每分钟下降的温度,方便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规律。】三、数据分析1.10分钟的时间,水降到了多少度?与我们所希望的温度还差多少?2.你能从测得的数据中发现水下降的特点吗?然后推测一下水降到40摄氏度还需多长时间?【设计意图:不是单纯的找出规律,而是将找出的规律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以显现出科学规律本身的价值。】3.学生交流讨论。4.水从热到冷,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所以之后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降温。四、思考延伸1.如果水就这样放置不动,最终温度会降到多少摄氏度?2.学生交流。板书设计:温度下降热水冷水先快后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