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鄂教2001课标版第6课《谁吃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2)通过贴来找食物链,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3)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4)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准备:1、师准备:森林、草原、稻田中典型生物的多媒体课件、手机(拍照上传学生成果)。2、生准备:草原中典型生物的图片、固体胶、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上课前我们先来静静地看一段动画。(出示“螳螂捕蝉”视频动画)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想到了哪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它们之间食物关系也就是谁吃谁?(揭示课题:谁吃谁)生说: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师板书:蝉、螳螂、黄雀)(3)在这个短片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动物在捕食?它们吃到了什么?(生1:青蛙在吃飞蛾;生2:蜘蛛在吃蜻蜓)二、进行探究,认识“食物链”1.认识食物链(1)出示参与活动的朋友,让生给它们排队。师:在这节课中,老师还特意邀请了四位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请看,它们来了(出示:老鹰、毛虫、小鸟、青草)师: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让它们对号入座。你打算怎样排呢?(2)请生上来排队,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师:为了很清楚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这些箭头就把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像链环连在了一起。(3)建立食物链的概念: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2.巩固食物链的概念(1)出示草原上的一些生物图片(草、树、鸟、蛇、狼、狮子、老鹰等),以小组为单位找食物链。活动要求:找出相关的食物关系,贴在卡纸上,并画出食物链。(2)小组展示并汇报交流。(在黑板上展示找的最多的和最快的一组,其余的小组图片拍照后上传一体机展示。)请一小组代表来前面汇报,其它组的学生集体评价。3.认识食物链的特点,提出生产者和消费者(1)小组讨论这些食物链的共同特点。讨论: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生物?每条食物链一般到什么生物终止?(2)小组汇报。(3)师总结:一条完整的食物链通常都是以“绿色植物”为起点,最后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象植物这样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靠吃别人制造食物的叫“消费者”。(板书:生产者消费者)(4)补充食物链,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补充完整。师:课前我们所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不是)那还差什么呢?你能帮它补充完整吗?树蝉螳螂黄雀4、认识食物网(1)游戏:出示一片稻田里共同生活的动物(庄稼、青蛙、蛇、鸟、蝗虫、老鹰)。请学生上来扮演这些生物,游戏要求:自己能吃的谁就拉住他手中的一条绳子。各扮演者找完食物后师:瞧,这么多的食物链交叉在一起,象什么呀?(生:网)你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2)建产食物网的概念: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板书:食物网)三、拓展,感知要保护生态平衡(1)假设猜测:假设食物网中的老鹰没有天敌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师:在这个区域里,老鹰是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它没有天敌。请大家预测一下,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2)小组交流并汇报(3)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物间的生态平衡大自然能自行调节。四、进行保护青蛙的宣传教育师:但是如果我们人为地破坏,又将会出现怎样地情况呢?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1)出示真实事例“鹿与狼的故事”。(2)交流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危害。师: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不法分子为了金钱,大量地捕杀动物,导致很多动物濒临灭绝,甚至连庄稼的保护神-----青蛙都不放过。(3)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4)学生交流保护青蛙的重要性。师小结: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成为保护生态平衡的小使者,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5)出示宣传语:保护青蛙,人人有责!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板书设计谁吃谁生产者消费者树蝉螳螂黄雀食物链青草毛虫小鸟老鹰食物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