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社会法治冲刺训练2——历史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社会法治冲刺训练2——历史与社会

资源简介

中考冲刺训练2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关于甲、乙两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两国濒临的海洋一样
B.
两国位于相同的半球
C.
两国的季节正好相反
D.
两国处于同一个大洲
2.读《中国沿32°N地势剖面图》,回答下列题。
(1)下列关于甲地形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日照充足,热量充裕
B.
地处平原,土壤肥沃
C.
四周环山,降水丰沛
D.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2)甲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油菜
3.某校宣传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的四类分法(见下图),号召师生们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下列生活垃圾分类正确的是
A.
蓝色垃圾桶:易拉罐,牛奶盒
B.
绿色垃圾桶:水果皮、餐巾纸
C.
红色垃圾桶:废电池,玻璃
D.
黑色垃圾桶:过期药品、废灯管
4.下列所述关联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天涯海角隆冬暖——与纬度位置有关
B.
华北平原春干旱——与海陆位置有关
C.
青藏高原盛夏寒——与地形影响有关
D.
东北平原稻丰收——与季风气候有关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新航路的成功开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

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
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制定
标志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6.下图是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处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
百家争鸣
B.
民族融合
C.
独尊儒术
D.
皇权强化
7.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
古希腊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不列颠文明
D.
阿拉伯文明
8.下图的漫画表明
A.
我国还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B.
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C.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
推动城乡同步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9.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之际,郎平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失败风险再次走马上任。她克服各种困难、挫折和病痛,发扬拼搏精神,于2019年10月27日带领中国女排以11连胜重夺世界杯冠军。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A.
任何挫折都能战胜
B.
只有坚强意志才能战胜挫折
C.
战胜挫折需要坚强意志
D.
放弃个人名誉就能战胜挫折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
材料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生产基地,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果农们把收获的葡萄放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这样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色泽碧绿,享誉世界。随着国外众多优质品种的葡萄进入中国市场,吐鲁番葡萄种植受到了很大冲击。
材料三:葡萄酒初酿出来时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临近京津冀地区的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所产的葡萄酒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材料四:吐鲁番盆地也是著名的黑羊养殖基地,其所产黑羊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格外鲜美,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总含量都很高。黑羊毛可以编织帽子、毡垫子、头巾,黑羊皮可以制作皮革,从而解决了新疆的剩余劳动力。
(1)根据材料一,我国的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理分区?
(2)吐鲁番和渤海湾沿岸对葡萄的深加工不同。请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吐鲁番缩减葡萄种植面积,扩大黑羊养殖规模,你是否赞同?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王子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样就把原来王国的力量分散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汉朝在地方上采用了什么管理制度?
材料二: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制度都有得有失,客观整体的看待各朝代制度,从王室与政府职权划分,官员的选拔制度上看,我认为唐朝的制度是最好的……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2)唐朝制度中的“王室与政府职权划分”和“官员的选拔”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实行无议会统治,肆意迫害民众,加重赋税,打击工商业发展,使物价高涨,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受害极大,激起了人民的愤怒。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林肯总统宣布
1863
年“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证上述人的自由。”由此黑人可以自由地受雇佣,使得美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摘编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制度变革和创新,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加以概述。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中考冲刺训练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读下图,关于甲、乙两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两国濒临的海洋一样
B.
两国位于相同的半球
C.
两国的季节正好相反
D.
两国处于同一个大洲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经纬度的位置可以看出,甲是南非,乙是澳大利亚。南非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澳大利亚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A错误;南非和澳大利亚都位于南半球,B正确;两国的季节相同,C错误;南非位于非洲,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D错误。故选B。2.读《中国沿32°N地势剖面图》,回答下列题。
(1)下列关于甲地形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日照充足,热量充裕
B.
地处平原,土壤肥沃
C.
四周环山,降水丰沛
D.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2)甲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油菜
【答案】(1)C
(2)A
【解析】(1)结合经纬网定位法,读图可知,甲地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周环山,降水丰沛,光照不足,故B正确,AC错误;D选项不属于自然条件,故D错误。故选C。
(2)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形区是四川盆地,属于南方地区,故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某校宣传市政府关于生活垃圾的四类分法(见下图),号召师生们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下列生活垃圾分类正确的是
A.
蓝色垃圾桶:易拉罐,牛奶盒
B.
绿色垃圾桶:水果皮、餐巾纸
C.
红色垃圾桶:废电池,玻璃
D.
黑色垃圾桶:过期药品、废灯管
【答案】A
【解析】红色垃圾桶: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废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蓝色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绿色垃圾桶:餐厨垃圾包括油、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专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黑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建筑垃圾类,生活垃圾类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下列所述关联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天涯海角隆冬暖——与纬度位置有关
B.
华北平原春干旱——与海陆位置有关
C.
青藏高原盛夏寒——与地形影响有关
D.
东北平原稻丰收——与季风气候有关
【答案】B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是解题关键。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天涯海角隆冬暖,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因为海拔高,与地形地势有关;而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主要是夏季风还没来到,降水少;东北平原稻丰收,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新航路的成功开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

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
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制定
标志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新航路的成功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得以出现;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南宋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这两项匹配正确,故①②正确。③④.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元朝时期;1776年7月4日签署《美国独立宣言》标志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这两项匹配错误,故排除③④。故选A。
6.下图是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处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
百家争鸣
B.
民族融合
C.
独尊儒术
D.
皇权强化
【答案】C
【解析】A.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乙处是汉朝时期,故排除A。B.题干是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示意图,和民族融合无必然关联,故排除B。C.据题干“儒家思想认可程度”和乙处时间是“汉”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所以在乙处达到最高峰,故C正确。D.古代中国封建是社会政治体制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强化,该项无法解读题干,故排除D。故选C。7.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
古希腊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不列颠文明
D.
阿拉伯文明
8.下图的漫画表明
A.
我国还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B.
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C.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
推动城乡同步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答案】A
【解析】漫画反映了城镇收入高于农村,表明我国还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挑战。A正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B错误;C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排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D错误。故选A。
9.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之际,郎平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失败风险再次走马上任。她克服各种困难、挫折和病痛,发扬拼搏精神,于2019年10月27日带领中国女排以11连胜重夺世界杯冠军。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A.
任何挫折都能战胜
B.
只有坚强意志才能战胜挫折
C.
战胜挫折需要坚强意志
D.
放弃个人名誉就能战胜挫折
【答案】C材料中郎平的事迹告诉我们:战胜挫折需要坚强意志。C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会不一样,A说法过于绝对,错误;坚强意志有助于战胜挫折,B错误;放弃个人名誉不是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
材料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生产基地,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果农们把收获的葡萄放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这样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色泽碧绿,享誉世界。随着国外众多优质品种的葡萄进入中国市场,吐鲁番葡萄种植受到了很大冲击。
材料三:葡萄酒初酿出来时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临近京津冀地区的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所产的葡萄酒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材料四:吐鲁番盆地也是著名的黑羊养殖基地,其所产黑羊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格外鲜美,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总含量都很高。黑羊毛可以编织帽子、毡垫子、头巾,黑羊皮可以制作皮革,从而解决了新疆的剩余劳动力。
(1)根据材料一,我国的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理分区?
(2)吐鲁番和渤海湾沿岸对葡萄的深加工不同。请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吐鲁番缩减葡萄种植面积,扩大黑羊养殖规模,你是否赞同?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2)吐鲁番产区多用于晒制葡萄干:气候干旱、晴天多,晾制葡萄干的自然条件优越;保留荫房等传统的晾制方法。渤海湾沿岸产区多用于酿酒: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临近渤海湾,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利于葡萄酒自然老熟。
(3)赞同。黑羊品质优、用途广,经济效益好;羊肉、羊毛、羊皮等加工可促进就业;国外葡萄品种的进入导致了市场竞争激烈等。
不赞同。当地种植葡萄自然条件好;葡萄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养羊过多会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等。
【解析】本题考查葡萄的分布和加工,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吐鲁番和渤海湾沿岸的地理差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的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2)吐鲁番和渤海湾沿岸对葡萄的深加工不同。从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吐鲁番产区多用于晒制葡萄干。因为此地气候干旱、晴天多,晾制葡萄干的自然条件优越;保留荫房等传统的晾制方法。渤海湾沿岸产区多用于酿酒,因为此地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临近渤海湾,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利于葡萄酒自然老熟。
(3)有人建议吐鲁番缩减葡萄种植面积,扩大黑羊养殖规模,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赞同,是因为黑羊品质优、用途广,经济效益好;羊肉、羊毛、羊皮等加工可促进就业;国外葡萄品种的进入导致了市场竞争激烈等。不赞同,是因为当地种植葡萄自然条件好;葡萄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养羊过多会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王子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样就把原来王国的力量分散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汉朝在地方上采用了什么管理制度?
材料二: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制度都有得有失,客观整体的看待各朝代制度,从王室与政府职权划分,官员的选拔制度上看,我认为唐朝的制度是最好的……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2)唐朝制度中的“王室与政府职权划分”和“官员的选拔”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实行无议会统治,肆意迫害民众,加重赋税,打击工商业发展,使物价高涨,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受害极大,激起了人民的愤怒。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林肯总统宣布
1863
年“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证上述人的自由。”由此黑人可以自由地受雇佣,使得美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摘编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制度变革和创新,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加以概述。
【答案】(1)郡国并行(或分封王国和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①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大一统格局。②唐朝完善了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有利于政治清明和人才的选拔,使国力强盛。③查理一世实行的封建专制统治限制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新体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兴起。④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1)本题考查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汉武帝规定诸侯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王子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可知,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针对郡国并行制采取了推恩令以削弱地方诸侯实力,所以“地方上采用了什么管理制度”指的就是郡国并行制。
(2)本题考查科举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材料“从王室与政府职权划分,官员的选拔制度上看,我认为唐朝的制度是最好的”和所学可知,“王室与政府职权划分”指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又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官员的选拔”指的是隋唐时期确立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有利于选官的公平、公正。
(3)本题考查对制度变革和创新的认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并综合归纳。综合材料可知,四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唐朝完善了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据此联系相关史实的影响阐述作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