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金属》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2.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3.意识到人们在认识到金属的共同特点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金属为人们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获取真知。难点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教学准备:铜丝、铁丝、铝丝、塑料棒、筷子、粉笔、砂纸、蜡烛、打火机电池、导电装置、铁锤等,供分组实验用。教学设想:通过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之后,学生能够自己归纳出对金属的认识(金属的共性)建立初步的金属概念,并了解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物品的金属性质的利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直接说出今天上课的课题,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板书:金属)2.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金属制品。3.学生进行猜测,这些金属可能有哪些性质。二、探究新知1.师生探讨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测。2.观察、实验,研究铜、铁、铝性质。(1)认识铜、铁、铝等金属都可以导电。a.把不同物品分别接入简单电路中,看指示灯是否能发光。b.小结:铜、铁、铝等金属物品接入电路中能使小电珠发光,而木棒等不能使小电珠发光,这说明金属都可以导电。(板书:容易导电)(2)认识铜、铁、铝等金属都容易传热。a.学生把铜、铁、铝等金属物品和木棒、塑料等非金属物品放在点燃的蜡烛上面,过一分钟后,你的手有什么感觉?b.师生交流感觉,师小结:金属物品慢慢变热,而非金属物品未变热。说明金属都可以传热。(板书:容易传热)(3)认识铜、铁、铝等金属具有金属光泽。a.请同学们用眼观察一下这些物体,为了更好地观察,还可以借助砂纸打光它们,观察到什么?b.师生交流后小结:铜、铁、铝等金属都有光泽,而木棒、筷子等非金属物品却没有光泽。(板书:有金属光泽)(4)认识铜、铁、铝等金属都有延展性。a.把不同金属物品分别放在硬物上用铁锤捶打,看它们各有什么变化。b.师小结:铜、铁、铝等金属都被捶扁了,变宽变长了,而木棒、粉笔被捶破了。说明金属都能被捶扁变长而不破碎,我们把金属的这一特性叫做延展性。(板书:有延展性)3.归纳金属共同特点。(1)通过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归纳:铜、铁、铝等都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的特点。(2)理解金属材料。a.学生讨论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见到哪些和铜、铁、铝有相同特点的材料。b.人们把铜、铁、铝以及和它们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称为金属材料。(3)金属特点:人们把具有铜、铁、铝的共同特点的物体归为一类,称为金属。金属的共同特点:有金属光泽,容易传热,容易导电,有延展性。三、巩固应用课件出示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结合日常生活列举一些实例。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属具有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共同性质的特点,并且知道了生活中到处都运用了它。五、课后延伸请学生根据金属的特点,设计制作一件作品,把自己的设想写画出来,课外完成作品。板书设计:16.金属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