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宇宙与空间探索 第1节 宇宙 课时:2?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2、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3、知道“天文单位”和“光年”是用来表示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 4、了解宇宙起源的大爆炸。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难点:知道“天文单位”和“光年”是用来表示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 三、教学准备 50米长的皮尺或100米长的皮尺 四、教学方法 讲述学习、游戏体验。 五、教学流程 太阳系的组成——天文单位——宇宙的起源——光年。 六、教学具体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引入 1、你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吗? 2、八大行星,从离太阳近到远,一次是什么? *3、行星的定义是什么? 教师讲解。 2006年开始,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 学生回答。 *如果有学生提到九大行星(冥王星) 强调行星的概念,有学生可以回答的话最好。 1、太阳系 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学生观测到不同距离的地球和地表情况,导入太阳系。 出示图片,显示各行星的大小比例。 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 1、太阳系:恒星——太阳(sun) 2、行星(planet)——八大行星。 从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算起,依次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3、天然卫星,地球的卫星——月球(moon)。 4、光环,木星和土星拥有美丽的光环。 太阳系中其他的成员:彗星,流星体。 2、天文单 位(AU,astronomical unit)。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1AU=1.5*108km? 水星0.4AU,金星0.7AU,地球1AU,火星1.5AU,木星5.2AU,土星9.5AU,天王星19AU,海王星30AU。 1、游戏:体验不同的距离。 2、行星离太阳的距离,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之间的关系 3、宇宙(universe)起源。 要求学生自学。 补充:虫洞学说。 宇宙大爆炸(Big?Bang)学说。50亿年前。 学生查找资料,相互分享讨论。 太阳系和地球的诞生距今46亿年前。 宇宙的年龄约为150亿年的岁月。 4、光年 (light?year),长度单位。 AU单位不足以衡量整个银河系和宇宙,所以科学家规定了另一个更大的单位。 1、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里所“跑”过的距离。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约3*105km。 重点计算光年。 1光年(l.y.) =3*105km*60*60*24*365=9.46*1012km或6.32*104AU。 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时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距离为4.22光年。 5、练习册 12.1。 七、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宇宙的起源和太阳系的组成等知识,最好给他们播放一次DISCOVERY关于宇宙的录像,让学生更有感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