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仙居县201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2010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增长10.3%,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2011年4月14日将在中国海南三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举行,会晤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领导人应邀与会。本次峰会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议题包括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金砖五国之间的合作。作为新成员首次参加会议的是:A. 俄罗斯 B. 中国 C. 印度 D.南非3、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地震. 随即引发了海啸和核反应堆的氢气爆炸,核反应堆位于: A.、仙台 B、宫城 C、 福岛 D、盈江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据此回答4-5题。4、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 A、广州 B、上海 C. 、北京 D、长沙5、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6、下列有关世界各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②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③水城威尼斯夏天凉爽、冬天不冷,全年潮湿 ④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7-8题。7、“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8、“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启示我们,需要 ▲ 。A.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B.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C.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 D.完全听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9、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军队 D、八国联军据统计,1978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依法治国”“政务公开”“市场经济”“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词语已经是耳熟能详,“家庭轿车”‘‘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一些消费品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必然趋势。据此回答10—11题。10、上述反映的变化表明: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逐步推进 ③人民生活已经达到了全面小康水平 ④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我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改革开放等基本国策 ③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13、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因为:①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②“中国制造”的产品创新能力不强③基本经济制度已不适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经济结构不合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看右边漫画“地沟油”上餐桌,回答14-15题14、漫画中的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①安全权②知悉真情权③公平交易权④自主选择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让“地沟油”变废为宝的科学做法对解决资源问题有何作用▲ ①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②扩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③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 ④有利于“节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6、面对“毒大米”“泔水油”“有毒蔬菜” “瘦肉精”等食品消费现象,老百姓最大的渴望是“但愿食无忧”,为此:①消费者要面对现实,不要求全责备 ②生产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 ③国家要加大打击的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④要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品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近年来,国家严打酒后驾驶。市民张明宝在深度醉酒状态下独自驾车,造成5死4伤的严重后果,被南京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A、酒后驾驶是严重违法行为 B、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C、凡是违法行为必然是违反刑法的行为D、一般违法必然导致严重的违法18、“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A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C、 义务比权利更加重要 D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9、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①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党和国家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③发展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④国家在实施文化职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国家重视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态度和立场是:①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 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④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仙居县201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选择题答案表(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回答题(60分)21、请用图示法表示我国的疆域四至(本题共8分)22、[校园内外](10分)某中学的校园广播深受同学们欢迎,近期广播站围绕《生命*安全》做了三期节目,以下为主要内容校长讲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意见,我校配备了2名专职保安,建立了门卫安全检查登记制度,并在校园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公安也在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增加了校园门口及周边地区的警力,提高了巡防密度。(1)讲话中的内容涉及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2分)广播对话 小记者:“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的?”同学甲:“不轻意与陌生人交流。”同学乙:“如果遇到歹徒,我会用随身携带的防身器具与他搏斗。”(2)针对两位同学的回答,请你说说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实施自我保护?(4分)新闻播报: 一青年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1年3月的一天,当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成功地挽救了这名患者的生命。(3)这则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4分)23、[历史天空](10分)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智慧]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1)请列举两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2分)[帝王之道]“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2)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2分)[探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曲折中不断发展。(3)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在农村进行的几次重要的改革。(6分)24、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材料二: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了以“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畅所欲言,争论不休。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人都做“减碳志愿者”,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和谐;第二种观点认为,实现“低碳生活”,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⑴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⑵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列举2-3例说明。(2分)25、材料一:近期以来,北非和中东一些国家局势急剧动荡,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发生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利比亚国内的群众游行示威进一步演变为全面内。2011年3月19日,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多国部队利用战机或舰艇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材料二:当地时间2011年1月24日16时32分(北京时间1月24日21时32分),俄罗斯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抵达大厅内发生自杀式炸弹爆炸。造成35人死亡,180余人受伤。材料三:2010年9月薪3日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讲到: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表明造成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有哪些 (4分)(2) 材料三要求我们作为国中公民,必须履行什么义务?并列举一例中国“讲原则”的具体事例。(4分)(2)2楼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有错误之处,请加以改正。(2分)(3)3楼对日本 核电站爆炸后产生的核辐射的说法和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4分)(4)4 楼说日本“日本 过去侵略我们,强占我国领土”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5)4 楼对待日本地震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D C B B B A C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B A C C B D B D21、(每一方向2分,共8分)22、(共10分)(1)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2分)(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勇于和善于与不法侵害行为做斗争。(4分)(3)关爱他人生命,创造生命价值(4分)23、(共10分)(1)春秋时期铁农具;唐朝曲辕犁、筒车;宋朝秧马。(答出两种即可2分)(2)轻徭薄赋,不误农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2分)(3)土地改革,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6年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分)24、(共10分)(1)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2)①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能减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和节约人类的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使我们能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净化,有利于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做“减碳志愿者”,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3分)②我不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有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少年是未来生活的主人,更应该积极倡导和参与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时尚和习惯。(3分)(3)①不过分讲究衣着打扮,少买衣服;②节约粮食,不铺张浪费粮食;③随手关灯,节约用电;④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⑤环保购物,不使用塑料袋;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等。(2分,说出两种就可)25、(共8分)(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2分)(2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荣誉的义务。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中,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坚决要求日本政府无条件释放被扣押的渔船和船员,并赔礼道歉。(4分)26、(共14分)(1)①人类应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地震、海啸等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出现。②人类应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③应科学地利用核能等新能源预防核辐射等事故的发生。(4分,答出两点就可给满分)(2)“东南”改为“东北”;“太平洋”改为“东海”。(2分)(3)①3楼对核辐射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是,必须实事求是,要有科学依据。②网上言论,必须依据事实,遵守法律。③随意制造、传播流言,造成社会混乱,会受到法律制裁。(4分答出两点就可给满分)(4)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2分)(5)不可取。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受困境时,我们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见义勇为,有正义感的人。(2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核电站爆炸并导致核辐射,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核辐射的威胁。请大家来谈谈对日本大地震看法。[楼主]日本地震真吓人,强震、海啸、核爆炸,一波接一波,犹如电影《2012》中世界末日来临时的情境,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地球环境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1楼]幸好日本位于远离我们浙江的东南海上,中间相隔着太平洋,对我们浙江影响不大。[ 2楼]你也不要太大意了,知道吗?最危险的是核电站爆炸后产生的核辐射,它不但污染海洋,还会飘到我们上空,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以后吃的食盐都会遭到污染,我已买了20多袋,你们也赶紧去买吧![ 3楼]日本人真该死,过去侵略我们,强占我国领土,去年还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的渔民,抢夺钓鱼岛。现在老天开眼了,惩罚他们,活该![4楼]26、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核电站爆炸并导致核辐射,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核辐射的威胁。某网站论坛就“日本大地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右边是讨论的部分内容。日本强震以及引发的海啸、核爆炸对我们有什么警示?(4分)地动山摇好运常在我心常忧嫉恶如仇打印 加为IE收藏 复制链接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本页主题日本大地震回复 新贴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曾母暗沙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帕米尔高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