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摩擦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了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知道物体在气体中所受的摩擦力比在液体中所受的摩擦力小。 3)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一些常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感受数据处理、比较归纳研究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在气体和在液体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情感与价值 1)在实验探究不同接触面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对比,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摩擦力它的应用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与否的关系 2、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 3、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阻力。 难点:1、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2、物体在空气中受到阻力 四、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带钩子的木块、弹簧测力计、砂纸、圆柱棒(滚轴) 2、实验器材:厚纸、量筒、水、甘油 五、教学设计思路 从日常生活中引入课题,让学生切身体会摩擦力的存在,举例说明分析这个现象是利用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少摩擦力,让学生感到只要自己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许多事物的知识等着去了解和解决。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实验如何操作如何记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实验,得到较满意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再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研究实验,培养学生从掌握基本知识到看演示实验,慢慢学会控制变量,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知识点讲解 1、举例:用黑板擦擦黑 板;推玩具车前进 2、讲解: 摩擦力:阻碍运动的力 a、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b、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3、实际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请举例 1、观察与分辨 学生做一做:将手按在桌面上滑动,将脚在地上蹭一蹭 2、聆听 3、学生举例 1、学生感受滑动摩擦 2、学生通过实例会区分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并会另举实例 演示实验 1、提问:如何知道匀速运 动中的木块所受到摩擦力大小是多少呢? 答:利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匀速运动中的木块所受到摩擦力 2、操作:用木块上的钩子连接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桌面上,匀速拖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上的数字,并记录,然后再重复操作一次。 3、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学习如何操作如何记录。 2、 a是否与压力大小有关? b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有关? 让学生知道演示实验中的匀速运动时难点,只有在匀速状态下的力比较准确。 实验活动一 1、分组,请小组同学讨论制定一个实验方案,探究木块在不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时摩擦力。 提示:在这个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如何记录数据? 2、请不同的小组来探讨实验方案 3、对学生的设计提出疑问并提出改进建议 4、梳理实验思路,强调实验步骤 5、提示:接触面越——,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摩擦力越——。 1、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把方法记录下来。 2、分享实验方案 3、改进实验方案 4、按实验方案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5、分享实验数据 小结:接触面越粗糙,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通过教师的提示,让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渐渐能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享设计来改进实验,最终达到一致的实验方案。 实验活动二 1、小组讨论,探究木块在不同方式摩擦时产生的摩擦力 提示: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 2、请学生来探讨实验方案 3、对学生的设计提出疑问并提出改进建议 4、强调实验步骤 5、提示: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 1、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把方法记录下来。 2、分享实验方案 3、改进实验方案 4、按实验方案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5、分享实验数据 小结: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 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巩固上个实验设计方法,让学生模仿设计。 实验活动三 学生自主探究摩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提示:利用不同数量的木块,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个实验设计活动最后是要把学习单收集起来,然后批阅每张学习单,检查学生是否会进行设计简单的实验。 总结 1、摩擦力的大小受接触面的影响:接触面越粗糙,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2、摩擦力的大小受运动方式影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 3、摩擦力的大小受物体质量影响:物体越重,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拉动木块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学生聆听并完善学习单。 希望通过总结,让学生清楚今天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加深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的认识。 问题与思考 1、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活动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很困难的,活动一实际上是在按教师自己的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把思路理顺,学生再按照步骤进行实验,一旦实验能进行了,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小结就相对简单,如何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是个要解决的问题。 2、在实验设计中,长方体形的木块有不同大小的面,要固定用同一大小的面进行实验。 3、木块的匀速运动是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因为每个同学用的力大小不一,不匀速的话会出现测量出的力相差很大。 改进与创新 1、在演示实验后,先回顾一下其它类似的控制变量进行的实验,如探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因素——光(有光照和无光照)、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无二氧化碳)等,适量的引导让学生有意识这样思考去设计实验。 2、在学生分享实验方案时,除了解惑和建议,在活动一尽量固定实验方案,让学生在下面的活动设计中模仿。 3、学生讨论时,走到他们旁边,倾听后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加以适当指导。 4、在学生实验前,多强调拉动木块匀速运动。 引伸与拓展 除了接触面的粗糙与光滑,也可以研究相同质量的木块不同大小的接触面,是否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八、教学反思:? 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正确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能力。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都是通过实验来揭示的,老师要在实验部分适当引导,并在关键点加以强调。这节课的后续探讨问题罗列在教学设计中<问题与思考>、<改进与创新>、<引伸与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