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飞回来的小水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2、知道云、雾、雨、露是由水蒸气遇冷会凝结而形成。3、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4、学习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会控制食盐变量。(二)、过程与方法1、能制定比较规范的研究计划来探究杯盖内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杯盖内出现的小水珠的事实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想,并能积极参与实验、分析,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难点:知道云、雾、雨、露是由水蒸气遇冷会凝结而形成。教学准备带盖的杯子一个、量杯每小组两个。小量杯每组1个。培养皿每小组两个。注射器每小组1个。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观察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我不仅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魔术师,同学们相信吗?(演示并问答)出示:带盖的杯子(带盖的锅)问:这是什么?拧开盖问:里面怎么样?(空的)举起杯盖问:盖内有什么吗?(没有)将杯子里倒入适量的热水并盖好杯盖。质疑:过一会儿杯盖内就会变出一样东西,你们信吗?利用这个空隙,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二、实验探究(一)研究小水珠的由来1、猜想??你们认为它会是从哪里来的?想一想。(水蒸气)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加热那水蒸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变成小水珠呢?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我们用实验来证明。2、确定对比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变量不变量1号培养皿热水每个量杯中温水的量相同2号培养皿冷水每个量杯中温水的水温相同每个量杯中温水的水量相同3.明确实验步骤方法:??步?骤:(1)在2个烧杯里导入等量的温水。(2)在1号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在2号培养皿里倒入等量冷水。(3)分别将2个培养皿该在两个烧杯上,观察培养皿底有什么现象发生。温馨提示:(注意事项)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请大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待会在做实验时,热水比较烫,一定要注意安全。4、分组实验探究(完成实验报告单)培养皿内水的冷热培养皿底出现的现象1号2号实验结论5、汇报同学们都认真的做了实验,下面请同学来汇报你们的结果。6、分析现象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不同现象,结合对比实验中的不同条件进行分析,解释小水珠形成原因,分析小水珠的形成过程。)??7、小结??杯内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杯盖,会变回小水珠。像这种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做凝结。(二)、然界中水的凝结现象?自然界有许多的现象是属于凝结现象,你们来说一说,有哪些现象是属于凝结现象?(云、雨、露、雾)1、课件展示形成的过程2、小结???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是相似的,只是云漂浮在高空,而雾是在近地。3、阅读指南车信息三、巩固延伸(一)填空1、打开装有热水的杯子,看到在杯盖里有许多()。2、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云、()、()、()等常见的自然现象。(二)选择1、水由气态变成液态称为()A.蒸发。B.凝结。C.沸腾。2、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3、秋末冬初的早晨,地面植物叶上挂满了小水珠,这是()A.叶的蒸腾作用所至。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露。C.植物叶冒出的汗。(三)科学与生活1、冬季,汽车玻璃内壁常有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你能应用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2、检查牙齿时,牙医把带柄的小镜子伸进你的嘴之前,要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这是为什么?(四)小组擂台赛(比赛规则):1、比赛时间:3分钟2、比赛内容:生活中水的凝结现象。3、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悄悄讨论并由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4、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组列举的生活中水的凝结现象又多又准。为本次擂台赛获胜者。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飞回来的小水珠这一课。知道了当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云、雾、雨、露等常见的自然现象。五、布置作业(准备下节课实验材料:冰块、食盐)板书设计:飞回来的小水珠遇冷水蒸气小水珠凝结南岔区浩良河小学张可欣2017年3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