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它是怎样运动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科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2009年12月第1版)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P34-36页。【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2、通过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技的先进,激发民族自豪之情。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1、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2、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3、了解槭树种子为什么能飘落到离母树很远的地方。【教学重点】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学准备】课件、橡皮筋、瓶子、记录单等。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后的录像,地面控制中心对飞船位置、速度、方向的了解情况。知道这位航天英雄是谁吗?课件出示杨利伟的图片。然后可以简单介绍神舟六号在这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什么他能大胆地去冒险,难道他就不怕一去不复返吗?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对课题进行拓展即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由此确定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研究。课件出示小轿车,引导学生进入下环节的学习。二、合作探究小汽车是怎样运动的1、学生读图,了解图中信息。图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方向,出租车行驶路线、路标、时间指示和房子等参照物。2、学生思考并试着自行描述,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怎样描述?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引导,提示学生必须要描述小汽车四个时段的所在的位置,行驶的方向和速度。4、组织学生描述出租车的运动,并对他人的描述给予评价。生1:我的描述:15:00小汽车位于路标10千米处,往东北方向行驶,15:30到达路标20千米处,此段路程相距10千米用时30分钟,可见速度较慢;生2:然后向东行驶,15:45行驶到达路标30千米处,此段路程相距10千米用时15分钟,可见速度较快;生3:然后在路旁一座红色房顶的屋子处转弯向南行驶16:00行驶至路标40千米处,此段和第二段路程速度相同。4、师生共同小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师并板书。5、拓展:用画图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出示课件。根据物体的运动路径,能不能把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再对所学的知识应用。比较用画图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更直观更形象。课间1分钟放松运动。三、活动选用合适的物体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很多物体的运动,他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选用物体模仿课本35页或其他物体的运动,并归纳出他们不同的运动方式。自主实践,合作探究1、学生6人一组进行,选用合适的物体模仿课本35页中或其他物体的运动(只选一个),每个组员分工合作,记录员在记录单上可以用文字或图画来记录轮子的运动路线,当学生小组合作模仿物体的运动方式时,教师适时指导并予评价。2、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展示汇报,然后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也可以用笔划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板书。通过活动,你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哪些?你能说出几种吗?教师介绍: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平动和转动两种。讲述:摆动属于振动。振动又属于平动,这是因为摆动和振动都是物体在来回或上下移动,因此可以看作平动。3、介绍复合运动,找找身边的哪些是复合运动,说说它包含哪些运动方式?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运动的知识,谈谈自己的收获吧。五、拓展槭树种子会怎样运动,延伸到课外。附板书:4、它是怎样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运动方向速度平动振动摆动运动方式转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