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①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
②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日本的兴起
1.早起国家的出现:______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______国家最为强大。
2.大和统一日本:大和不断征服扩张,______时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后来改称______。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国内因素:7世纪中期,日本的______十分尖锐。______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政治上,______贵族反抗______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_____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
(2)国外因素:中国______高度繁荣,______上的一些国家也蒸蒸日上,这一现实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3)改革氛围的形成:皇室、改革派及曾经到过中国的______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______国家和“______”的新国家。
(4)改革的前提:645年,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______,孝德天皇即位,年号“______”。
2.开始时间:_____年。
3.改革者:______。
4.主要内容
(1)政治上,改革______,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______,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______。
(3)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______。
5.治国基础:701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_____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6.改革的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权__的封建国家。标志着日本从_____过渡到______。
三、日本的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形成
1.日本的庄园
(1)建立原因: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______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______。
(2)发展情况:到10世纪,庄园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2.武士阶层的形成
(1)原因: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______。
(2)形成:武士的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______。
(3)影响:武士阶层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探究
1.日本什么时候实现了统一?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你能概括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吗?
3.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 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4.日本的大化改新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公元前1世纪前后
C.1世纪前后 D.2世纪前后
2.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是在(  )
A.5世纪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之后 B.10世纪
C.大化改新以后 D.1世纪,中日交往发展时期
3.710年,日本仿照中国长安的式样,建立的新都叫(  )
A.东京 B.大阪 C.平城京 D.名古屋
4.下列选项属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或原因的是 (  )
①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日益激烈
②以苏我氏贵族为代表的豪强贵族专权跋扈,独揽朝政
③中国大唐王朝的高度繁荣,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④建立起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关于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史实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
①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②公元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
③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等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
④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中日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对贫民颁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用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田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1)材料一的规定出自哪个国家的法令?这一法令是在什么改革中颁布的?
(2)材料一中改革开始于什么时候?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一中的田令与材料二中的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二、自主学习
(一)日本的兴起
1. 1世纪、大和
2. 5世纪、大王、天皇
(二)大化改新
1.(1)社会矛盾、世袭、地方、中央、豪强(2)唐朝、朝鲜半岛(3)日本留学生、中央集权、法治完备(4)宫廷政变、大化
2.646
3.孝德天皇
4.(1)行政制度(2)国有、赋税(3)公民
5.一
6.中央集权、奴隶制度、封建制度
(三)日本的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形成
1.国家分配田地、庄园
2.武士、武士阶级
三、问题探究
1.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日本。开始叫做大王,后来称为天皇。
2.内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3.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
4. ①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②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四、课堂检测
1.C 2.C 3.C 4.A 5.A
7.答:(1)日本。大化改新。
(2)646年。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共同点: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其实是仿效唐朝的制度。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