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气温学案课题2.2气温章2学科科学年级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天气,并能说出一些关于天气的词语,能正确区分哪些描述属于天气。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食品和方法。3.学会测量气温。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观察、生活体验、视频观看等方法,从而掌握关于气温的相差知识,并能在生活在应用。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用此知识解决问题、解释现象。【教学重点】1.理解天气的概念。2.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1.会描述天气状况。2.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导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生活体验、视频观看、举例说明、课后巩固【课前预习】1.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_______(或气候)现象。2.测量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3.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_______℃。学习探究【新知导入】这些都是天气变化,那么什么是天气?它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合作探究】(一)天气是什么1.什么是天气?2.天气有什么特点?视频:我到底要带什么出门?3.你能说出一些天气现象吗?思考与讨论:(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2)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提示:主要从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等方面进行描述)(二)气温1.什么是气温?2.根据教材51页内容,完成表格气温测量工具单位测量一天中的气温3.百叶箱(视频:百叶箱)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2)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4.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思考与讨论:(1)高温有哪些危害?(2)严寒有哪些危害?(3)夏天,居民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抗高温?(4)冬天,常用哪些方法来御寒?(5)你还知道哪些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3.练一练:(1)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D.秋高气爽(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3)气温观测一般在百叶箱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仪器丢失B.便于放置仪器C.有利于遮阳及减少空气流动的干扰D.有利于观测员的观测(4)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什么是天气?2.什么是气温?3.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课堂练习】1.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2.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四季如春B.春雨绵绵C.长夏无冬D.冬暖夏凉3.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近地面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及其变化特征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D.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4.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天中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14时左右B.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D.气温即大气温度,故气温测量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5.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A.青蛙冬眠B.小狗呼吸加快C.兔子换毛D.小鸟觅食6.下列现象中属于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有( )①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子墙厚、窗子比较小,这样可以减少房屋内温度变化②夏季时,冷饮热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高③寒冷的冬天,中国东北的农民喜欢呆在炕上聊天④近两个月没下雨了,农田干裂,无法下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C.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D.气温年较差大约是7℃8.材料中反映了天气与人类直接相关的方面有( )①天气对交通的影响②天气对工业的影响③天气对生活的影响④天气对农业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下列关于气温和气温观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是指大气冷热的程度,单位是℃B.气温的测量每天要进行4次,为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C.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D.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10.夏日,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午后14: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行道树遮阴B.城市中人口较多C.城市车辆多D.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11.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A.10.5℃B.9℃C.11.5℃D.67.5℃(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B.学校放暑假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D.农民采摘春茶12.某电视台在9月13日播送的天气预报如下: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分析回答:(1)9月13日这天的35℃的气温通常出现在____左右,26℃的气温通常出现在_____。(2)上表中这些数据综合表示9月13日的____状况。13.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__。(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最低值出现在_____。(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_____。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答案】天气2.【答案】温度计3.【答案】22合作探究:(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C课堂练习:1.【答案】B2.【答案】B3.【答案】A4.【答案】D5.【答案】D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1)B(2)C(3)D12.【答案】(1)午后2时日出前后(2)天气13.【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气温浙教版初中新知导入睛天了!都是天气变化什么是天气?由哪些要素组成?合作探究一、天气是什么1.什么是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合作探究视频:我到底要带什么出门?2.天气有什么特点?多变的3.你能说出一些天气现象吗?合作探究刮风下雨合作探究雷电下雪合作探究冰雹睛朗合作探究(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电闪雷鸣思考与讨论(2)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合作探究主要从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等方面进行描述提示合作探究二、气温1.什么是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是大气的温度是空气的冷热程度合作探究2.根据教材51页内容,完成表格气温测量工具单位测量一天中的气温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温度计摄氏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合作探究3.百叶箱视频:百叶箱合作探究(1)为什么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思考与讨论更能反映真实气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空气流动对测温的干扰123合作探究(2)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14时左右日出前后最低最高2325时3133246810121416182022212729气温℃24气温日变化曲线合作探究(1)高温有哪些危害?烦躁发怒中暑4.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思考与讨论合作探究农作物冻害路面结冰(2)严寒有哪些危害?合作探究(3)夏天,居民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抗高温?手摇扇空调风扇合作探究(4)冬天,常用哪些方法来御寒?开暖气生火炉开空调合作探究(5)你还知道哪些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高温——狗呼吸频率加快低温——青蛙冬眠高温——海参夏眠合作探究气温适宜——农作物生长旺盛气温过高——农作物萎蔫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D.秋高气爽A课堂练习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B课堂练习3.气温观测一般在百叶箱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仪器丢失B.便于放置仪器C.有利于遮阳及减少空气流动的干扰D.有利于观测员的观测C课堂练习4.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C教学板书气温天气是什么气温作业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气温教案课题2.2气温章2学科科学年级八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天气,并能说出一些关于天气的词语,能正确区分哪些描述属于天气。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食品和方法。3.学会测量气温。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观察、生活体验、视频观看等方法,从而掌握关于气温的相差知识,并能在生活在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用此知识解决问题、解释现象。【教学重点】1.理解天气的概念。2.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1.会描述天气状况。2.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生活体验、视频观看、举例说明、课后巩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导入】这些都是天气变化,那么什么是天气?它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观看动图思考发言引入新课【合作探究】(一)天气是什么1.什么是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2.天气有什么特点?视频:我到底要带什么出门?[多变的]3.你能说出一些天气现象吗?思考与讨论:(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风细雨、电闪雷鸣](2)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提示:主要从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等方面进行描述)(二)气温1.什么是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是大气的温度;是空气的冷热程度]2.根据教材51页内容,完成表格气温测量工具单位测量一天中的气温温度计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摄氏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百叶箱视频:百叶箱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空气流动对测温的干扰;更能反映真实气温](2)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值:14时左右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4.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思考与讨论:(1)高温有哪些危害?(2)严寒有哪些危害?(3)夏天,居民家里常用哪些方法来抗高温?(4)冬天,常用哪些方法来御寒?(5)你还知道哪些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思考、讨论观看视频总结特点学生讨论发言思考与讨论回答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思考发言小组合作完成观看视频思考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思考与讨论先由学生说一说,然后给出答案直观的了解天气的特点了解学生对天气的理解正确理解天气正确描述天气先由学生说一说,然后给出答案了解天气的测量直观的了解百叶箱的组成及放置了解原因了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举例子,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密切关系【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D.秋高气爽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3.气温观测一般在百叶箱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仪器丢失B.便于放置仪器C.有利于遮阳及减少空气流动的干扰D.有利于观测员的观测4.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习题训练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总结】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温→空气的冷热程度知识小结总结概括【教学板书】【作业布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八上科学2.2 气温 学案.docx 浙教八上科学2.2 气温 教案.docx 浙教八上科学2.2 气温 视频:我到底要带什么出门?.wmv 浙教八上科学2.2 气温 视频:百叶箱.wmv 浙教八上科学2.2 气温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