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酸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3.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2.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3.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4.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难点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介绍做酸奶的方法1.交流:酸奶是什么味道?谁能说?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介绍酸奶是怎样做成的。3.交流:动手做酸奶的方法。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5.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3.学生交流。5.教师小结:酸奶中的乳酸菌是一种细菌。6.认识细菌。(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7.模拟细菌的繁殖试验:?介绍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并让学生说出试验中各种物品环节模拟的是什么??进行试验,试验到细菌繁殖到第八代。?预测第二十一代细菌的数量。?填写试验纪录,汇报实验后的结论和感受。8.你能说出那些细菌有用、那些细菌有害?三、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的呢?2.学生猜测。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5.学生交流。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8.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菌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