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4、它是怎样运动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2.通过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3.用纸飞翼探究槭树种子传播的秘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技的先进,激发民族自豪之情。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1.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2.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3.了解槭树种子为什么能飘落到离母树很远的地方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2、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难点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教学准备课件、调查表纸、图片、轮子、溜溜球等。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分析法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运动的快慢有了了解和初步的认识,本课运用前面的知识来描述出租车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会想到从参照物运动的快慢、方向入手的。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进行运动,这些运动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运动,现对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大多数运动方式都应该分得清的,个别有难度的要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带大家看一段视频:在2016年10月,我国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啦!(播放神舟十一号发射视频)。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3、景海鹏、陈冬是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中的两位航天英雄。(出示景海鹏、陈冬的照片),问:为什么他们能大胆地去冒险,难道他们不怕一去不复返吗?这是因为:飞船在发射升空后,地面控制中心必须随时了解飞船在什么位置,飞的有多快,下一步飞向哪里。4、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二.活动---小汽车车是怎样运动的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呢?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下小汽车是怎样运动的?1.出示课件:学生读图,了解图中信息。图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方向,出租车行驶路线,路标,时间指示,和房子等参照物。2.(播放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完成记录表一。3.(播放课件)组织学生汇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并试着自行描述: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怎样描述?(齐心协力完成记录表一)出租车的运动情况:3点出租车位于路标10千米处(设为A点),往东北方向行驶3:30到达路标20千米处(设为B点),此段10千米用时30分钟,速度较慢;然后向东行驶,3:45行驶至路标30千米处(设为C点),此段10千米用时15分钟,速度较快;然后在路旁一座红色房顶的屋子处转弯向南行驶,4:00行驶至路标40千米处(设为D点),此段和第二路段速度相同。距离时间方向速度(A-B)10千米30分钟东北方向20千米/小时(B-C)10千米15分钟向东40千米/小时(C-D)10千米15分钟向南40千米/小时4、如果小汽车原路返回呢?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训练。5、师生共同小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板书)三.活动---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同学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很多物体的运动,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让我们用轮子模仿这些物体的运动,归纳出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1.打开课本35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轮子模仿上面物体的运动,一人在纸上可以用文字或图画来记录轮子的运动路线,共同完成记录表二。当学生小组合作模仿物体的运动方式时,教师适时指导。物体运动飞机飞行向空中抛球钟摆蹦极电扇吹风滚铁环运动方式平动抛物运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2.展台展示学生的记录表二。3.师生共同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教师适时板书。(分别为:平动、抛物运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用卡纸做出这些运动形式)4、小结:(教师介绍)讲述:摆动属于振动,振动又属于平动这是因为摆动和振动都是物体在来回或上下移动,因此可以看作平动。因此,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平动和转动两种。(板书)拓展:平动和转动。平动:也称平移,平行移动。是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刚体运动时,如果刚体内任何一条给定的直线,在运动中始终保持它的方向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平动”。所以,我们平常所说的移动、摆动、振动、抛物线运动都属于平动。转动:运动物体上,除转动轴上各点外,其他各点都绕同一转动轴线作大小不同的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叫做“转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是以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我们平常所说的转动、滚动都属于转动。5、学生根据拓展内容把黑板上贴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四、拓展---槭树种子会怎样运动1、播放树叶随风飞舞的视频。问:树叶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指出: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个简单的运动方式。2、展示槭树种子随风飞舞的图片。问:槭树种子为什么能飘落到离母树很远的地方?(由于槭树的种子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故而能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安排学生课后制作纸飞翼进行探究。3、槭树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种子的传播运动,我们小朋友要多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他们的运动方式。五、作业安排。(一)填空。1、物体运动的方式有()()。2、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和()3、人们常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它是怎样运动的?(1)旋转的电风扇(2)运动中的小车轮子(3)开动的火车(4)跳水中的运动员(3)我是小裁判----你做我说。六、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七、板书设计:4它是怎样运动的1、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2、运动方式:平动---摆动抛物运动振动平动转动---转动滚动本课教学反思:《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要重视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努力使体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体验性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它是怎样运动的》是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运动的快慢有了了解和初步的认识,本课运用前面的知识来描述出租车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会想到从参照物运动的快慢、方向入手的。通过教学,学生知道描述物体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知道按照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一、设计紧跟时代的导入:撇开课本2003年神舟5号飞船航天飞行的导入,选择2016年10月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的视频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二、本课的课件在教学中起着很大的辅导作用,我把课本34页“小汽车是怎样运动的”这一活动的图片设计成动感状态,让学生很容易清楚了小汽车的运动情况,而且能让学生根据汽车的运动情况进行口头描述训练,让学生对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快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三、本课的教学注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以图片、实物等不同的形式体现。在作业设计中渗透玩中学---我做你说。这样学生在当小裁判的时间里,把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四、我对小组的评价也面向了全体,只要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这节课都说了、做了且有收获,都得到表扬,这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就感。总之,整节课我就是进行了必要的导和引,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