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茅草与锯子》?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3.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6.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难点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逻辑推理法,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等?教学准备?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iaoshe.com?1.导入。?(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能把手划破——观察茅草外形特点——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2.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植物名称特点茅草叶子比较硬,边上有一排细细的“齿”苍耳表面具钩刺和密生细毛(3)交流:鲁班根据茅草这种植物的特点,发明了锯子。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发明,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都有哪些实例??3、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鸟与飞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鱼鳍与船桨?(1)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根据鸡蛋壳抗压原理发明了薄壳结构屋顶;根据鱼鳍能前后划动,推动鱼前进发明了船桨。(2)讲解: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4、课外活动(1)、根据苍耳这种生物的特点,你有什么构思?(2)、自选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物,并根据它的某种特点,设想制造一件物品,请把设想写下来。?5、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6、板书设计7、茅草与锯子茅草苍耳鸟-------飞机------鸟的飞行原理鸡蛋------薄壳结构屋顶----蛋壳抗压原理鱼鳍------船桨------鱼鳍前后划动能前进善于发现认真思考有所创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