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评价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评价试卷

资源简介

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评价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 共20分)
1.若通过时光隧道回到意大利,最早能看到手工工场生产情景的时间是 ( )
A.12世纪 B.13世纪 C.14世纪 D.16世纪
2.16世纪,罗马天主教千方百计掠夺西欧各国人民的钱财。当时受罗马教会剥削最重,被称为“教皇奶牛”的国家是 (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西班牙
3.17、18世纪,西欧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天赋人权”思想提出是在 ( )
A.文艺复兴时期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明清时期可称为“最后的盛世”。就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而言,明清时期已开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以下能说明其“开始落后”的史实有 ( )
①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②国家日渐闭关自守
③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长城在古代被用作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扰掠屏障,但康熙皇帝却认为其“形胜固难凭”,认为治国“在德不在险”。此话反映出他的民族政策为 ( )
A.防御政策 B.武力征服 C.怀柔政策 D.屈辱求和
6.2004年,中俄之间的边界走向全部确定。清朝前期,中俄就曾进行过边界划定谈判。1689年,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 ( )
《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读下图,回答7-8题。
7.以上四项发明中,属于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成果的是 ( )
A.蒸汽机 B.电灯 C.蒸汽火车 D.火箭
8.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汽车工业的兴起 D.通讯技术的新发展
人类的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文明和野蛮是相互交织中前进的。回答9-10题:
9.从十九世纪开始,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们作出的回应是 ( )
①海地爆发黑人奴隶起义 ② 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③中国进行太平天国运动 ④ 印度赶走英国殖民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为了奋起救亡,近代中国进行艰辛的探索,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长技”的着眼点主要是 ( )
A.政治制度方面  B.军事技术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社会生活方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大题,共计30分)
11.(本题10分)
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很重视航海事业的发展, 将海洋视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根本。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
(1)请在下图中用实线描出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的航海线路。(2分)
材料二:“太平洋那千古不息的蓝色波涛,一直在默默地召唤这个躺在大陆上的古老民族,偶尔也引起它的激动,把它的航船一直牵到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
材料三: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明朝 《殊域周咨录》
(2)材料二、三所指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称这一历史事件为“偶尔的激动”?(4分)
(3)每个国家的航海事业都对本国或者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请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指的航海事业分别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
12.(本题10分)
阅读以上文献资料,回答:
(1)以上内容分别出自哪一文献的内容?(写出国别和文献名)(4分)
(2)以上内容分别反映该两国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
(3)以上两种体制最早是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2分)
13.(本题10分)
材料: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一支庞大的由64艘帆船军舰组成的团队到达北京,
并拜见了乾隆皇帝。他代表英国还提出了以下七项要求:
【1】多口通商,可到宁波、舟山、天津、广东地方交易;
【2】在北京设立英国商行;
【3】在舟山附近给一小岛;
【4】拨给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
【5】英国货物自广东到澳门免收税或少收税;
【6】英船照其他地方税率交税;
【7】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
但这些要求均遭到了乾隆皇帝的拒绝。
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怎样的特征?乾隆皇帝拒绝他们的要求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4分)
半个世纪前英国使者提出的条件,在1840年后清政府无奈的满足了他们割地、通商等要求,请你至少选两个史实予以证明。(4分)
(3)英国使者所提条件一一得到实现的事实,这说明什么?(2分)
历史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A B A A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大题,共计30分)
11.(本题10分)
(1)略。(2分)
(2)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弘扬国威,劳民伤财,难以为继,后来便停罢了。(4分)
(3)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交融;(2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影响。(2分)
12.(本题10分)
(1)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美国宪法》。(4分)
(2)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共和政体(或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4分)
(3)法国的孟德斯鸠。(2分)
13.(本题10分)
(1)殖民侵略的外交政策(或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2分)乾隆皇帝拒绝的理由是: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认为中国十分富有,不屑与外国交流互补。(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
(2)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等5个通商口岸;割占了香港岛;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写出其中两点给4分)
(3)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落伍了)(2分)
内容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以后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能征收赋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内容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4年……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级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两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职守,即应继续在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