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第一课。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3.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和形状发生改变,力有大小和方向。4.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套圈、弹簧秤、记录单生:导线、橡皮泥、橡筋、弹簧、风车、乒乓球、气球、陀螺、磁铁和曲别针、核桃和钳子、玩具车(每人自由地选择一到两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课前交流:自己的爱好)师:想知道老师的爱好吗?钓鱼!有没有同学也喜欢的?钓鱼确实是项很好的运动。不过这样的情形大家见过吗?一起来看下。(播放视频)有没有想说的?生:这鱼的力量真大呀。师:你们是从哪看出的?(出示钓鱼图)除了鱼的拉力外,还有哪儿有力的存在?生:钓鱼人的手臂、腿、腰,鱼竿的弹力……二、发现力无处不在师:我们在钓鱼时,不只是手臂和手腕用了力,其实全身都在用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力的世界,去探寻力在哪里。(板书课题:力在哪里)(生交流)生:跳远也要用力,叫弹力。生:打乒乓球时要用腕力。生:拉车时要用拉力。师:同学们真不简单,找到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你能从中找到力吗?(出示课本中的四幅图片)指名回答。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力一口气是说不完的,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力在哪里?生:力是无处不在的。师:这时候如果有人问老师“力在哪里?”老师这样回答:“你看得见力吗?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当风吹起落叶时,我知道,那里有力。”你觉得老师的回答怎么样?生:像诗歌。师:你想不想美美地用诗歌的方式像老师这样也来说一说力呢?生1:你看得见力吗?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当水滴轻轻落下时,我知道,那里有力。师:真有诗意。生:……三、自由探究力的作用师:力无处不在,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自由地玩手中的物品,边玩边思考:力有什么作用呢?看谁发现最多,别忘了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玩一玩:力的作用我玩的是我的玩法我的发现我的结论生自由地玩玩具:陀螺、橡皮筋、导线、小车、风车、橡皮泥、吸铁石等师: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说说自己的发现了,请收拾好玩具,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看他的发现与自己的发现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你有新的发现要随时进行补充。生1:力能让陀螺旋转起来。师:帮忙总结一下,力有什么作用呢?生1:能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师:能不能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呢?举个例子。生1:还是陀螺,它在运动,我用手一摁,它就不转了。师:力可以让陀螺由静止变运动,也可以让它由运动变静止,总结归纳的话,力有什么作用?生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师:还有没有新的发现?生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长度,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师:请你面向同学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你的发现。生3:橡皮筋用力拉就变长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长度;导线原来是直的,用力后可以变弯,气球吹气后可以变大,这些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师:说得真好!请继续把你们的发现说出来.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由的玩,发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真不简单!为了奖励同学们,我们再来做个游戏。四、套圈游戏,探究力的要素师:(出示套圈游戏图)想一想,这个游戏怎样做才能套取自己想要的物品?生:用力要得当。师:能否详细一些?生:要瞄准位置。生:要掌握力度。师:力度怎样掌握?生:力不能太大了,也不能太小了。师:游戏时还要注意什么?生:要注意安静。生:要认真观察。生:要做好记录。师:请表现最好的一组来试试看(生分组游戏,师观察巡视。)师:请介绍一下你获胜的经验,要注意倾听。生:要看清楚物品的位置,还要注意轻重。师:看清楚位置,就是套圈要对准,也就是要注意什么?生补充:对准也就是要找准方向。师:轻重就是要注意什么?生:轻重就是要注意力的大小,力大了会投过了,力小了会投不到。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知道了力有大小和方向。五、感知力的大小,学习使用弹簧秤。那怎么比较力的大小呢?(出示)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了。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课件介绍弹簧秤及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相机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原因:因为牛顿为力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力以牛顿为单位是为了纪念他作出的贡献。现在大家会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了吧?是吗?这么快就掌握了?老师不太相信,要不谁到前面来演示给老师看下?(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弹簧秤的使用,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真不错,下面我们就实际地用弹簧秤来测一测提起这一个钩码需要多大的力好吗?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逐一测量并填写好记录表。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记录表上还有两列空格,知道填什么吗?选择你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注意不能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呀。(学生再次动手测量,完成记录表)汇报交流测量结果。六、总结评价,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关于力的知识,大家能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吗?师小结:大家收获真不少,课后同学之间还可互相交流.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今后,我们将来详细研究各种各样的力的秘密,大家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