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31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2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31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2个)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自由与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课题
7.1自由与平等的真谛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自由平等的意义,梳理自由平等的观念,明确自由的限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2能力目标: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意义,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极合作,勇于创新,乐于尝试,在合作中学习,学习中合作。3知识目标: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意义,理解自由的限度,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的这一原则。
重点
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难点
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平等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课前预习题目,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材料预习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出答案并做好标记。1、自由的含义,意义?2、为什么自由要受限制?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4、平等的含义、意义?5、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课件播放视频《陈果教授谈自由》,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对自由的理解。
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课件上所提问题的答案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提前的认识引起学生兴趣,引出主题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你在家隔离的真情实感,据此谈谈为什么人们都渴望自由。教师讲解自由的意义和作用,自由的含义和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除了法律以外,还有道德的限制。课件展示三位同学对自由的看法,提问学生这三位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课件展示图片有限制的自由和没有限制的自由是怎么样的。路上有交通规则限制的自由交通很通畅,没有交通规则限制的自由杂乱无章。课堂有限制的自由井然有序,没有限制的自由睡倒一片。教师讲解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课件展示案例,网友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请同学们讨论:1、网络世界完全自由的吗?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教师讲解: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游行示威法相关内容,提问学生:自由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课件展示图片,各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的图片,请同学们结合上图,请用身边实例说说你对平等的认识?教师讲解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是指什么。课件展示民族平等,同工同酬,受教育权,城乡平等等图片,教师讲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课件展示老人小孩孕妇在乘坐公交车时特别照顾的图片。教师讲解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请同学们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教师讲解平等的意义。课件展示宪法第三十三条,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课件播放视频《郭伯雄受审》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高官犯法也没有豁免权这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展示案例,专家杀妻案,提问学生:有突出贡献的人能法外开恩吗?为什么?
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感想回答问题做好笔记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自由的含义以及作用,自由应该受到限制,平等的含义,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和表现,通过对自由平等的认识,让我们更加明确法律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板书
7.1自由与平等的真谛一、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作用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3、为什么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4、请你谈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二、法眼看平等1、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指的是什么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预习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自由的含义,意义?
2、为什么自由要受限制?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4、平等的含义、意义?
5、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说说你对自由的理解。
无法治不自由
关键词:
自由的含义
作用
限制
自由与法治
01
说说你在家隔离的真情实感,据此谈谈为什么人们都渴望自由。
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束缚”。大家一起加油。
助学
1.自由的意义/作用:
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P97
新知讲解
助学
2.自由的含义/内涵:
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P98
为什么要用“主要”一词:
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和纪律等行为规范的约束。
为什么要给自由加限制呢?
同学甲
同学乙
同学丙
思考:他们对自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同学甲说法错误,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但是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同学乙说法也是错误的,自由有一定的限制,并不是完全自己做主。
※阿梅的说法也是片面的,自由除了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外,还有道德、规则不禁止的。
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制?
助学
3.为什么自由要受限制?/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有限制的自由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P97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P97
案例分析
请你讨论:
1、网络世界完全自由的吗?
2、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5月20日中午,重庆市巫山县铜鼓镇葛家村的赵某在家招待宾客,部分就餐人员出现身体不适现象。事情发生后,一男子沈某私自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视频,通过网络散布两人死亡的谣言,引起社会不良影响。县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经过多方排查,锁定沈某,随后被依法治安拘留。
各位谨记
自由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网络并非完全自由,我们在上网时,要注意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能违背法律。
自由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4.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答案为画横线部分)
法眼看平等
关键词:
平等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02
感受生活中的平等
少数民族人大代表
男女平等
结合上图,请用身边实例说说你对平等的认识?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P99
1.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是指什么/含义(红色字体掌握)
同工同酬
受教育权
男女平等
城乡平等
民族平等
选举平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
思考: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2.平等的意义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P99
宪法第三十三条
解析宪法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这一段文字中,你能读出什么?
只要是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
观看视频,说说高官犯法也没有豁免权这说明了什么?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P100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P101
助学
绍兴轻纺科技中心原总经理徐建平与其妻丁遐(公司董事长)因琐事发生争吵,徐建平将妻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抛入消防蓄水池内。绍兴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后,被告以自己有发明创造为由请求改判,并写下“万言书”,希望通过贡献社会洗刷自己的罪过。近200人以徐建平曾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大量科研成果,是一位对轻纺科技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为由,上书法院请求从轻判决。
助学
此案引起社会各界对“能人犯罪”可不可以从轻发落、准其“戴罪立功”的问题的争论。
有人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法外开恩”,你觉得呢?
浙江省高级法院2003年12月15日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平等
1、自由的作用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3、为什么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4、请你谈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1、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指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课堂总结
1.“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自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拥有自由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A
课堂练习
2.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它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
A.法律是自由的约束和保障
B.法律是对自由的否定
C.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
D.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A
3.我们生活在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对平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平等就是公民在生活中各方面完全平等
C.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
D.平等是指全体公民享受相同的权利

板书设计
7.1自由与平等的真谛
一、无法治不自由
1、自由的作用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3、为什么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4、请你谈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二、法眼看平等
1、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指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后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1《自由平等的真谛》练习
一、选择题
1.“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由不等于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风筝离开了系着它的线,再漂亮的风筝也无法起飞。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
A.法律是自由的约束和保障
B.法律是对自由的否定
C.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
D.自由与限制是对立的
3.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八年级(2)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小梁还在大声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梁的言行主要错在(  )
A.不能平等待人
B.不懂得珍惜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C.没有认识到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D.不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4.“自由精神是法治产生的动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对自由的必要限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由
C.拥有自由的确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但不利于法治国家的进步
D.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遵守法律是享有自由的底线
5.2018年1月3日9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冯新柱成为2018年首位被查处的省部级官员。这说明(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③我国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6.材料一 有人说:“过度的自由不是一件好事,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
材料二 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但不减速反而抢行,已在不少地方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乱象。自2017年6月起,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重点围绕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启动集中整治。这些年来,“礼让斑马线”里的一个“礼”字,活生生把法律义务降格成了道德责任。好像在斑马线面前,机动车踩不踩刹车都是很自由的事情。殊不知,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并非高级的道德责任,而是基本的法律义务。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
(2)材料二中“以法治刚性守护斑马线安全”的做法体现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CD
二、简答题
(1)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
(2)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