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讲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知识新授] 一、食物消化与吸收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千焦。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缺乏时会引起低血糖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P—骨质疏松症;缺Fe—缺铁性贫血;缺Zn—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维生素E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5.消化系统的组成: 6.消化腺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暂存胆囊流入小肠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 肠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7、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①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8、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2)消化的类型: 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3)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4)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 ②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最终消化产物: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 ③不能被消化吸收:粗纤维 9.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特点及相应功能:①小肠很长——消化、吸收 ②小肠表面有很多褶皱及小肠绒毛——消化、吸收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消化④小肠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10、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另外还有酒精(非营养物质)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11.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特点: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pH、温度等。 酶缺乏或不足: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缺乏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 [经典例题] [例1]生物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中,能够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C.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D.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例2]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可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④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例3]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图1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B.图2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图3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图4是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例4]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未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要多吃些图甲中c、d层食物 B.图甲中c层物质在图乙i部位开始消化 C.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Y曲线来表示 D.图乙中h处有胃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例5]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能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B.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⑥所示的结构 C.⑦表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叫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D.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⑧所示的结构 [例6]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 ①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②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③小肠能通过蠕动来促进消化 ④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例7]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例8]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g)的主要营养成分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D A[来 0.4 90 9 4 7 45 B 49.3 7 32 40 10 0 C 9.8 6.2 62 7 12 14 D 52.3 0.3 12.3 0 5 4 E 15 3 6 3 230 0 (1)根据上表可知,食物 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 能提供较多的能量,食物 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食物 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2)长期以食物D作为主食易患 . [例9]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某校餐厅在学生考试期间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 (答出一种即可) [例10].馒头是用小麦面粉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甲: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乙: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丙:2mL淀粉溶液+2mL唾液→100℃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1)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 组对照实验. (2)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 (3)制作馒头时,人们常将面粉、水与一种单细胞真菌和成面团,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面团会逐渐变得膨大、松软.此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是 (填“克隆技术”“发酵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 ,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密切相关,又与细胞内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两种结构分别是 . (6)如图是某植物一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曲线.在A、B、C、D、E时分别选择一片大小、朝向、叶龄相同的叶,摘下后即放入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清水冲洗,最后同时比较五个叶片的颜色,其中蓝色是最深的是 时所取的叶片. [例11]根据“人体的营养”有关知识,请你结合如图A、B、C回答下列问题. (1)今天早晨你吃了一个馒头,馒头的初步消化是从图A中标号 开始的. (2)洋洋同学特备喜欢吃油条,油条中含有的脂肪,需要通过图B结构中的标号 分泌的 乳化后促进其消化. (3)分析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图C中曲线 代表其消化过程. (4)无论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最终经消化后,都要到图A结构中的 (填结构名称)才能被吸收,因为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例12]我国已开发的马铃薯主食产品有300余种,“小土豆”变成“大产业”,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图是淀粉的消化示意图,①②表示消化过程,a 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完成①的第一站是 ,参与②的消化液有 . (2)a是 ,它被吸收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的 中,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当人体的分泌 不足时,a就会出现在尿液中,形成糖尿. [课后作业] 1.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用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鱼肝油中含有治疗佝偻病的( ) A.氨基酸 B.脂肪酸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合理的饮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中科学合理的是( ) A.只吃水果和蔬菜 B. 用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代替水 C.谷类、水果、蔬菜和肉类等搭配 D. 炒菜的时候多加油盐使菜更有滋味 3.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 B. 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 D. 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4.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 A. B.C. D. 5.将熟鸡蛋的蛋白切成碎块放入烧杯中.在适宜条件下下列哪组消化液对其消化效率最高( ) A.胆汁、肠液、胰液 B.唾液、胆汁、胃液 C.胃液、肠液、胰液 D.肠液、胃液、唾液 6.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有( ) A.唾液腺、胃腺 B.胃腺、肠腺 C.胰腺、肠腺 D.胰腺、胃腺 7.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 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 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8.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 A.蔬菜 B.水果 C.粗粮 D.奶、蛋、鱼、肉 9.(2012?杭州)科学课本上“食物与能量”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B. 变量控制 C.氧化反应程度 D. 同化作用 10.如图为测量食物中的能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要先用托盘天平测量花生的质量 B. 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C. 实验时,花生应该燃尽 D. 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11.根据消化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腺、肝脏,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 ] ,它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有胃腺和肠腺. (2)含有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消化器官是[ ___ ] . 12.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右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 是因为: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实验,是因为: . 13.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水温 时间 试剂(同浓度) 1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37℃ 10min 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0℃ 10min 碘液 3号 馒头块+2毫升唾液 37℃ 10min 碘液 4号 馒头碎屑+? 37℃ 10min 碘液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4号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组. (2)如果选用1、2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3)若要探究“口中的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实验,应选择 试管作为对照实验组.这探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14.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餐桌上食品的安全问题逐渐担忧起来.继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瘦肉精、牛肉膏等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瘦肉精能促进猪的骨骼肌(瘦肉)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脂肪沉积,明显增加瘦肉率.人体对“瘦肉精”十分敏感,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等症状.它还能降低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请分析回答: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消化道内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它们能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到绒毛的 . (2)瘦肉精被小肠绒毛吸收后,首先被运输到肝脏进行分解,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至少要经过心脏 次才能到达人体的肌肉组织? (3)瘦肉精能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 (4)如果瘦肉精在肝脏能被分解成含氮废物,则该废物在下列部位中含量最少的是 . A.出球小动脉 B.厡尿 C.肾静脉 D.肾小管. 15.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①为唾液,其中含有的消化酶是 ,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 . (2)③是 ,对脂肪的消化起 作用. (3)b是 ,能被小肠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16.人体每天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才能健康的生活,下图表示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过程分别代表人体 的 和 ,完成b过程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①其长度5至6米;③其内表面有 和绒毛. (2)尿的形成需要经历 作用和 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3)c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的 (能量转换器)中. (4)某同学为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②漱口后收集唾液;③A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④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⑤两支试管震荡后放人37℃水中保温5﹣10分钟;⑥取出两支试管,观察颜色变化. A.指出实验步骤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B.按改正后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 1.C. 2.A 3.D 4.A 5.A 6.C. 7.A 8.(1)B;A;E;A(2)夜盲症 9.(1)2ml清水;对照 (2)1与3 (3)1;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4)凉拌黄瓜等(蔬菜或水果之类食品) 10.(1)2 (2)胚乳 (3)发酵技术 (4)根毛 (5)叶绿体、线粒体 (6)D 11.(1)②;(2)①;胆汁;(3)乙;(4)小肠. 12.(1)口腔;肠液和胰液;(2)葡萄糖;毛细血管;胰岛素. [课后作业] 1.D 2.C 3.C 4.A 5.C 6.B 7.D 8.D 9.D 10.D 11.[ 5 ] 肝脏 ,[ 11 ] 小肠 . 12.(1) 蛋白质(或牛奶)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2) 幼鼠生长发育较快 (3) 样本大,实验结果更可靠,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同时,如果仅用一只鼠进行实验,一旦这只鼠发生意外,将会使实验无法继续. . 13.(1) 2毫升清水 (2)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吗 (3) 1号和3号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 14.(1) 氨基酸 , 毛细血管 . (2) 2 (3) 分离 (4) C 15.(1)① 唾液淀粉酶 , 麦芽糖 . (2)③ 胆汁 , 乳化 作用. (3) 氨基酸 16. (1) 消化 和 吸收 皱襞 (2)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3) 线粒体 (4)A. 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的同时应该向B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清水;应该先水浴后再滴加碘液 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