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肺和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2、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得重要器官;4、认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5、知道肺活量的含义及增大肺活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作用难点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作用教学准备:澄清石灰水、保鲜袋、打气筒、注射针筒、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呼吸器官1、师: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喊开始时同学们闭上嘴巴,捏住鼻子,到自己觉得坚持不住时松开手并举手示意,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2、教师打开工具中的时钟工具,学生开始游戏,教师适时关注。3、游戏结束,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游戏时有什么感受?生:难受,胸闷……师:为什么会这样?生:不能呼吸……教师板书出示:呼吸4、谈话:刚才我们一会儿不呼吸就会很难受,时间稍长一点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我们呼吸几次,感受一下,呼吸时气体会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小组交流讨论并把结果在记录纸上标注出来,最先好的小组派一名代表把你们的观点画在黑板老师的器官图上,其他组有不同观点的可以随后上来补充。5、学生活动,并汇报活动结果。6、师: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自己认为的呼吸器官,那这些到底是不是都是我们的呼吸器官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找同学起来说一说视频中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7、教师播放《呼吸器官》的视频,学生观看。8、学生汇报刚才看到的呼吸器官,教师多媒体板书出示。9、师:这些都是我们的呼吸器官,你能在图上指出这些呼吸器官吗?10、请学生上台用线条把器官和名称连起来,教师适时纠正。11、师谈话:刚才我们画出的器官里有哪些不是呼吸器官呢?返回学生刚开始标注的呼吸器官,师生一起纠正,口腔不是呼吸器官,它是消化器官。二、认识呼吸器官的作用1、师提问:认识了我们的呼吸器官,那么经过这些呼吸器官后的气体(即呼出与吸入的气体)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2、、学生交流讨论: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3、师:怎么证明你们的观点?4、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教师介绍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7、师生共同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有所不同的,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它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师谈话:其实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不全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只占其中的4%左右(教师出示研究人员测量的呼出气体的成分资料),还有78%的氮气、16%的氧气、1.1%的水蒸气以及0.9%的其它气体;在我们四年级学过的《空气中有什么》时,我们讲到普通空气中有哪些气体,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占多少?你们还记得吗?9、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出示,提问:观察这两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10、学生观察汇报: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变多了。11、提问:这些变化是怎样完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教师播放录像)。在放完鼻腔的作用时暂停,提问:鼻腔有什么作用?生:能过滤空气,加湿和温暖空气……师:我们可以把手指放在鼻孔前呼吸几次,有什么感受?生:热热的、湿湿的……师:这一器官让我们呼出的气体变得潮湿,水蒸气变多了。我们接下来看其它气体的变化(继续播放录像)。12、谈话: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呼吸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是在哪个器官里进行的?(肺里)(板书课题呼吸和肺),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请一位同学来简要的阐述一下。13、学生描述,教师多媒体出示气体在肺里交换的资料,学生齐读。三、认识肺活量及保健1、提问:肺为我们提供了气体交换的场所,那我们每次呼吸时有多少的气体进入呢?接下来我们收集两位同学呼出的气体,让他们分别吹一口气在气球里。2、两个学生上台吹气球,其余学生观察。3、谈话:他们都用了一口气,请大家观察这两只气球有何不一样?(一大一小)为什么会这样?(肺活量不一样)(出示肺活量)4、教师介绍肺活量就是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提问:你们认为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5、学生交流讨论肺活量大小对健康的好处。6、提问:既然肺活量大好,那如何提高肺活量呢?7、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提高肺活量方法。四、呼吸器官的保护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觉得我们的呼吸器官重要吗?(重要)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2、学生交流讨论。3、教师小结:呼吸器官的保护方法。五、总结全课。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