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公车上书D.义和团运动3.《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4.下列口号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是A.“扶清灭洋”B.“变法图强”C.“师夷长技”D.“均田免粮”5.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6.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依据是什么?()A.割香港岛给英国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7.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看法。下列史实与观点对应错误的选项是()选项史实观点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C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A.AB.BC.CD.D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李辛说:“我参加过甲午战争。”王平说:“我看见谭嗣同走向法场。”赵洋说:“我曾在新式学堂里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张义B.李辛C.王平D.赵洋9.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0.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A.盲目排外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11.“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仍拥有较强军事实力B.太平军的英勇抗击C.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D.列强内部矛盾重重12.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联军的增援部队7月底到达大沽,8月4日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各国联军由18000人组成,其中有8000名日本人、4800名俄国人、3000名英国人、2100名美国人、800名法国人、58名奥地利人和53名意大利人。德国人很晚才到,没有加入这支联军。强大的联军猛攻天津至北京一线,驱散了行军线路前面的拳民和政府军。西方强国很快地就击败中国,大获全胜。8月14日,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弃京出逃。材料二联军原先要求处死12名官员,包括庄亲王、端亲王等。最后决定,庄亲王被赐死,端亲王发配新疆终身监禁,16个省共119名官员受到了从死刑到申斥的惩罚。1901年5月7日,赔款数目进一步修订为6750万磅,或4.5亿两白银,分39年偿清(也就是到1940年),年息4%,以海关税、厘金、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些条款被正式写入由12款和19项附属条款构成的《辛丑条约》,由李鸿章、庆亲王和十一国代表于1901年9月17日签署,联军于9月1日撤出北京,朝廷直至1902年1月7日才返回北京。(1)依据材料一,指出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弃京出逃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2)依据材料二,归纳朝廷最终采取什么方法得以返回北京?(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事件的解决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侵略者敢于一再冒险,就是看透了中国的国家内耗、政府腐朽、社会涣散的状况。100多年来这些教训,一个比一个惨痛、一个比一个沉重。一个中国人仅会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还无法明白那段历史。材料二痛彻肺腑的中国人开始从体制上查找根源。严复说:“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严复这段话点出了中国至弱之源封建王朝统治者只对姓氏、家族负责,不对民族负责。(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100多年来这些教训"。(2)材料二对“落后挨打”原因的分析你是否赞同?为什么?严复所代表的力量进行了怎样的救亡尝试?(3)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还有什么力量进行了努力?结合史实说明。参考答案1.D2.D3.C4.A5.D6.D7.D8.A9.B10.C11.C12.B13.(1)八国联军侵华。(2)惩罚官员;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3)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中国完全论为半民地半封建社会)1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我同意,清政府统治腐败落后,统治者自私自利,不顾人民死活,苟且偷安,导致国家落户挨打。戊戌变法(3)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了新文化运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7课.pptx 八国联军侵华习题.doc 外国人讲中国历史:义和团、八国联军.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