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与社会材料题精编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历史与社会材料题精编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材料题精编一
1.2019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两个重要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的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上空无一人。拒绝签字,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这也是五四运爱国运动彻底反帝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中国近代第一次拒绝签字的是什么条约?中国代表为什么拒绝签字?(3分)
材料二: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新中国的筹建工作。1949年初,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共从军事上、政治思想上、组织上为建立新中国作了充分准备。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949年中国共产党从各方面为建立新中国所作的重大准备活动。(5分)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序号
时间
毛泽东年谱(部分)

1920年11月间
应陈独秀函约,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
(1)阅读年谱,指出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事实。(2分,写序号)
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4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法之间,有着关于民族复兴的共同话语。2014
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首站选在里昂,那里记录着近百年前留法中国青年的救国梦,留有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先驱的足迹。
2019
年春天,习近平主席再访法国,正值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00
周年。当前,中国走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法国也怀有振兴法兰西、复兴欧洲的抱负。(摘自《学习强国》)
材料二:如图(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52
页)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分)
(2)读图,A是

(国家)。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条件。(“思想、阶级、组织、外部”,选择一个填入)(2分)
(3)请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3分)
4.材料一
图说历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四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实。
(4分)
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2分)
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1分).
5.【忆革命历程
论制胜法宝】(12分)
材料一:

A

B
(1)将图A、图B分别填入年代尺相应方框里,并说出这两个事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4分)
材料二:
注:数据改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2)指出材料二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
(3)材料三“这一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取得该战争完全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回答,你觉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有哪些?(2分)
6.(10分)东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闪耀着中国人民抗争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识图忆史】
材料一:
任选一幅图片,说出对应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影响。(3分)
【史论结合】
材料二:
抗日中的东北就是中国抗日的缩影。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胜利的原因。(4分)
【以史为鉴】
材料三:1948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解放东北是战略反攻的第一步。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指导下,战前就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役方针。东北野战军灵活地执行战役方针,坚持英勇作战,这是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战役中,东北地区动员支前民工183
万人,担架13.7万副,筹集和运送前线的粮食1.1亿斤。
---------
邓新功《三大战役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从辽沈战役胜利的历史中能得到哪些启示?(3分)
7.材料一:辛亥革命……为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写出材料一中“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
分析材料一“为历史打了一个句号”的含义,在材料二中找出与此含义相近的内容
(3)试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8.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图片信息】
(1)你对文本信息中“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2)在图甲中,找出表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的字母。图乙中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表格信息】
按照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史实
推论
①________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________
改变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③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新道路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9.[救亡图存?
焕然一新]
材料一:“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1)当时国民思想状况角度说说材料一中“清朝余孽”为什么仍能“继当权”?为此,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予以“补课”的?
材料二: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满怀喜悦参加了巴黎和会,却被一瓢凉水浇了下来……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让国人震惊,让国人愤慨,一场浩浩荡荡的爱国运动爆发了。
(2)材料二中“凉水”是指什么?巴黎和会和这场爱国运动有何联系?这场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
10.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
2017
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每个中国人必须牢记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1)材料一是“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年代尺请将图中
A
处代表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例举一个史实证明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抗战。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
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是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
材料三: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
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
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
(3)举例一例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1.(1)条约:《凡尔赛条约》(1分)
原因:①因为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当要求(1分);②全国爱国群众运动的巨大压力(1分)。
(2)①军事上,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国民党(1分);
②政治思想上,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党的总任务转变(2分);
③组织上,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选举新中国领导人(2分)。
2.(1)序号:①②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获取农民的支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1)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时期),接受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大批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运动。(3分)
(2)法国,组织(2分)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3分

4.
(1)①五四运动②遵义会议③七七事变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4分)
(2)①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1949年)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3)经验: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或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或从中国国情出发。(1分)
5.(12分)
(1);图A:1919年;图B:1949年。(各1分)
图A: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分)
图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1分)
(2)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2分)原因:1927年9月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分);(只写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1分)
(3)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1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1分)
(4)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③要坚持全民族抗战;
④?道路的选择要从国情出发。(其他言之有理即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6.(10分)
(1)图一:东北易帜;影响: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图二:九一八事变;影响: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日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图三: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事件1分,影响2分)
(2)根据图四“加拿大华侨议决筹募捐款,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可以看出海外华侨的援助是抗日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根据图五“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促进了抗日的胜利;根据图六中“国民党领导的东北军的牺牲”说明了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抗战促进了抗日的胜利;“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说明了共产党领导英勇作战;“东北人民建立的自救武装占了51%”,说明了我们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1分,结论1分,写出两点即可)
(3)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军,要依靠人民;要制定和坚持正确的军事指挥;要坚持英勇抗争。(根据材料3点,言之有理即可)
7.(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皇帝倒了
(3)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8.(1)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9.(1)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的改变。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操纵会议的列强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10.(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的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一部分东北军也对日军进行了抵抗;②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击退日军多次进攻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④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军事上: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3)1942年1月,中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42-1945中国组织赴缅远征与日军作战,牵制并消灭了大量日军。
图一
图三
图二
东北军民在抗日中的牺牲
图五
加拿大华侨议决筹募捐款,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
图四
图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