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各种各样的土壤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知识点二: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的生长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度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二、重难点突破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1、土壤颗粒的分类(按颗粒的大小)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主要的因素。 2、土壤分类 (二)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的生长 1.三种类型土壤的特性归纳如下表: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度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2.三种类型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比较 这是判别三种土壤类型的标志之一。 3.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的性状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考点:各种各样的土壤 例1.小明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记为A、B、C。如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 花盆 植物名称 放置地点 浇水量(毫升) 每天浇水次数 A 郁金香 窗台 200 l B 小雏菊 窗台 100 2 c 小雏菊 窗台 200 l (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 (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 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答案】(1)栽培植物的种类不统一,浇水量不同,每天浇水次数不同; (2)C、壤土类土壤 三、优化与提高 (一)选择题 1.某些农田附近通常会有一些池塘,塘底淤积的泥土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三类都不是 2.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3.下图所示是三类土壤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模型,其中通气、透水能力最强的土壤是( ) A.甲 B.乙 C.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 ) A. 有机物的含量 B. 矿物质的含量 C. 微生物的含量 D. 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5.下列特征不能构建黏土类土壤模型的是( ) A.矿物质颗粒占土壤固体部分的比例较大 B.土壤固体部分占土壤体积的比例较大 C.空气比例显著大于水分比例 D.水分比例比空气比例大 6.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的无机盐成分 B. 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C. 给植物提供食物 D. 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小娜同学学习土壤类型后所画的某类土壤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可判定该类土壤应是 类土壤。该类土壤的3种矿物质颗粒的构成比例 ,它具有的特性是 ,因而该类土壤 (填“宜于”或“不宜于”)耕种。 8.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3)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 号花盆。 9.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或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图)。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 10.随着上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浦江;农村养殖、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饲料转变为人工复合饲料。农作物施肥由人畜粪尿变成以施化肥为主,而大量的人畜粪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黄浦江水体严重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据报道:1999年黄浦江水域的“水花生”等水草大量生长繁殖,给黄浦江的航道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清除这些航道障碍,环保工人每天的打捞量比1998年同期增加了7?8倍,持续打捞时间比1998年延长了1个多月。请就以上资料 (1)造成黄浦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2)造成黄浦江水域“水花生”大量生长繁殖的原因是:① 和② 。 (3)控制黄浦江水体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11.为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一个同学取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砂土类土壤、粘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并分别编号为A、B、C,然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种、长势都不相同的植物幼苗:小麦、玉米、向日葵,浇水之后,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1)该同学能观察到他预测的结果吗? .试分析原因: . (2)要想成功,他必须控制好唯一的变量是 . (3)请指出他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 . (4)要想改良一块粘性土壤,有人向土地中倒入适量的砂砾,你认为效果如何?并请说出理由: . 2.下课,王鹏和刘磊两位同学正在争吵.王鹏说:“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先发芽.”刘磊说:“把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先发芽.”你认为他们谁说的有理?你有自己的说法吗?请说出来. . 第2课时 各种各样的土壤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知识点二: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的生长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度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二、重难点突破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1、土壤颗粒的分类(按颗粒的大小)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主要的因素。 2、土壤分类 (二)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的生长 1.三种类型土壤的特性归纳如下表: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度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2.三种类型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比较 这是判别三种土壤类型的标志之一。 3.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的性状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考点:各种各样的土壤 例1.小明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记为A、B、C。如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 花盆 植物名称 放置地点 浇水量(毫升) 每天浇水次数 A 郁金香 窗台 200 l B 小雏菊 窗台 100 2 c 小雏菊 窗台 200 l (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 (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 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答案】(1)栽培植物的种类不统一,浇水量不同,每天浇水次数不同; (2)C、壤土类土壤 三、优化与提高 (一)选择题 1.某些农田附近通常会有一些池塘,塘底淤积的泥土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 B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三类都不是 2.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3.下图所示是三类土壤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模型,其中通气、透水能力最强的土壤是( A ) A.甲 B.乙 C.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 A ) A. 有机物的含量 B. 矿物质的含量 C. 微生物的含量 D. 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5.下列特征不能构建黏土类土壤模型的是( C ) A.矿物质颗粒占土壤固体部分的比例较大 B.土壤固体部分占土壤体积的比例较大 C.空气比例显著大于水分比例 D.水分比例比空气比例大 6.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的无机盐成分 B. 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C. 给植物提供食物 D. 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小娜同学学习土壤类型后所画的某类土壤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可判定该类土壤应是 类土壤。该类土壤的3种矿物质颗粒的构成比例 ,它具有的特性是 ,因而该类土壤 (填“宜于”或“不宜于”)耕种。 【答案】壤土 大致相同 通气、透水,且能保水、保肥 宜于 8.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3)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 号花盆。 【答案】(1)光照时间长短。 (2) 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3 9.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或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图)。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 【答案】(1)A与D B与C(两空次序可互换) (2)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不合理 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10.随着上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浦江;农村养殖、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饲料转变为人工复合饲料。农作物施肥由人畜粪尿变成以施化肥为主,而大量的人畜粪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黄浦江水体严重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据报道:1999年黄浦江水域的“水花生”等水草大量生长繁殖,给黄浦江的航道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清除这些航道障碍,环保工人每天的打捞量比1998年同期增加了7?8倍,持续打捞时间比1998年延长了1个多月。请就以上资料 (1)造成黄浦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2)造成黄浦江水域“水花生”大量生长繁殖的原因是:① 和② 。 (3)控制黄浦江水体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答案】(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2)①排入黄浦江的工业废水、生产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富含氮、磷等养料,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②因改变饲养饲料,破坏了“水花生”→猪这条食物链,使“水花生”等大量生长繁殖 (3)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11.为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一个同学取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砂土类土壤、粘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并分别编号为A、B、C,然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种、长势都不相同的植物幼苗:小麦、玉米、向日葵,浇水之后,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1)该同学能观察到他预测的结果吗? .试分析原因: . (2)要想成功,他必须控制好唯一的变量是 . (3)请指出他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 . (4)要想改良一块粘性土壤,有人向土地中倒入适量的砂砾,你认为效果如何?并请说出理由: . 【答案】(1)不能 由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种、长势都不相同的植物幼苗无法比较结果 (2)土壤类型 (3)应该找三株大小、物种、长势都相同的植物幼苗放在不同类型土壤生长最后过段时间观察植物之间的差别 (4)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风和透水性 2.下课,王鹏和刘磊两位同学正在争吵.王鹏说:“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先发芽.”刘磊说:“把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先发芽.”你认为他们谁说的有理?你有自己的说法吗?请说出来. . 【答案】人的说法都没理,正确的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与土壤肥沃程度无关 【解析】如果将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条件下,在肥沃的土壤中与在贫瘠的土壤中种子会同时萌发.因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而与土壤肥沃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