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谁在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参照物的概念;知道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会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与静止的事例;在活动中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明确参照物的概念;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教学难点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教学准备运动与静止的课件、视频等。课型第一课时(本节课共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导入播放《谁在运动》短视频师:生活中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象:坐在行驶的列车中感觉道路两旁的树在后退。这是怎么原因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一起研究《谁在运动》。(板书:2.谁在运动)新课教学(1)概念教学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运动?生:走路、跑步、开车......课件列举生活中的各种运动。运动的概念:所谓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师:“另一个物体”指的是什么呢?生:参照物。师:什么是参照物?说说你们的理解。生: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物体的位置时也用到了参照物,是人们事先选定好作比较的标准。师:(板书)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是事先假定的静止的物体。游戏猜猜谁动了教师选四名学生在讲台前站成一排,让全班同学观察他们的站位,记住他们的位置后,闭上眼睛,四名学生移动位置,再请全班同学看看谁刚才动了。生:刚才xx同学动了。师:你是如何看出的?生:我是根据他旁边的同学记忆的,换位置前他在XX旁边。生:XX同学之前在讲台左边,现在变成在讲台右边了......师:刚才同学们根据旁边的同学、讲台等物体的位置,猜出了移动的同学。那么我们把刚才的这些物体叫什么?、生:参照物。师:如何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生:要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练习练习一:刘民是否在运动?生:以路边的女孩为参照物,刘民是运动的;以车上的女孩为参照物,刘民是静止的。练习二:用你学过的知识描述图片中的运动。生:以水草为参照物,鱼是在运动的;以鱼为参照物,水草是运动的。练习三:图中女孩在运动时,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静止时,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生:以岸边的栏杆为参照物,女孩在运动;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女孩师静止的。生:以窗外的景物为参照物,女孩在运动;以电梯里的行李箱为参照物,女孩是静止的。(4)讨论交流观察课件上的两幅图,图中有什么物体在运动?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它们是运动的?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答案。生:天上的鸟儿在运动,是以草地为参照物。生:汽车运动了,以马路为参照物。生:自行车的运动是以草地上的人为参照物。......趣味竞赛问题一:“月亮走我也走”歌词中,“月亮走”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我走”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生:“月亮走”以“我”为参照物;“我”走是以“月亮”为参照物。问题二:如何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生:竹排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问题三:寻找古诗词中的运动与静止。生:在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中,体现出了山的运动,山相对于船来说是运动的。拓展提升(1)课件播放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师:故事里的人最后找到他的剑了吗?生:没有找到。因为他乘坐的船在运动,他寻剑的位置不是原来剑掉落的位置了。师: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找到剑?生:可以在剑掉下去的时候立即跳入水中去找;生:可以记住宝剑掉落位置的参照物,比如说石头、岸边的树等分享历史上关于运动与静止的故事讨论:有人说:“世上万物都在运动中”,你同意吗?课后总结师:学习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试着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整理知识点,总结本节课所学重点。作业完成科学实验册第29页的课后习题板书设计谁在运动参照物:是指事先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