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感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感觉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在其中起作用。2、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机理。3、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4、初步了解感觉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一些初步信息,认识事物还需要大脑进一步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3重点难点重点:感觉形成的机理。难点:了解认识事物是在大脑对各种感觉信息综合处理下完成的。4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呢?生:因为听到了铃声。师:是身体的哪个器官听到的?生:耳朵。师:耳朵是人体的一种感觉器官,它是使我们听到外界的声音,这就使我们有了听觉。(板书“听觉”)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什么?生:听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眼睛看到的。师:眼睛也是人体的一种感觉器官,它使我们看到周围的事物,这就是我们有了视觉。(板书“视觉“)除了听觉和视觉,还有其他的感觉吗?我们人体还有哪些感觉器官?生:舌头——味觉,鼻子——嗅觉,皮肤——触觉。师:那么这些感官又是如何产生感觉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人体的感觉。(板书“感觉“)(一)认识“视觉”首先,我们来研究视觉是怎样产生的。1.视觉的产生(请看大屏幕)1课件出示色盲测试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眼镜、101、)师:这三幅图都是由几百个涂色的图形组成的,那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生研讨.师点评)那么视觉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大屏幕)2出示眼球模型图片:仔细观察示意图,思考视觉是怎样产生的,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到物体的?(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究竟是不是像同学说的那样,咱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下。3、学生观看视频介绍。4小结:科学研究发现,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约90%都来自眼睛,视觉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占有机器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2.有趣的错觉师: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你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吗?(相信)好!那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考考你的眼力!1出示视觉错觉图片,并提问:两个圆柱的高和直径都相同吗?两个线段是否一样长?2研究科学,要注重证据,用事实说话。怎样知道我们判断的对不对?(借助工具测量)(请同学操作完成实验单)。小结:眼睛有时也会“欺骗”我们,所以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单凭感觉,有时还需要借助工具帮助我们判断。(二)认识“听觉”同学们,了解了视觉,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咱们的听觉。老师这里有一段录音,请大家听一听,听完以后,跟你的同桌讨论讨论你听到了什么,听觉是怎么产生的。(放一段海浪的声音,鸡叫的呐喊声、铃声。)1课件出示“耳朵听到声音示意图”并提问:认真观察,谁愿意说一说你认为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2小结:耳朵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声音进入耳朵,听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脑,大脑分析整理信息产生听觉。(三)认识触觉1.老师请一个同学来做一个特别的游戏。拿毛绒小兔玩具。老师问:感觉到什么?(痒痒的)是什么地方感觉痒痒的。(皮肤)2.皮肤是怎样产生感觉的?3.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皮肤受到外界的刺激后,神经将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识别了冷热、疼痛、和压力等信号后,就产生了触觉。)我们来比比看谁的触觉更灵敏。游戏“猜一猜”两人一组,把你同桌的眼睛蒙上,把桌子上的各种物体放到他的手掌心,猜猜分别是哪些东西。(老师悄悄把粉笔放到一生手中,生猜一猜)小结:.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薄厚、粗细等。(二)研究“嗅觉”与“味觉”之间的关系1.品尝辨别桌子上分别摆有四种不同的水,他们中有盐水、糖水、醋水和白开水,至于具体哪一杯是什么水,我就不知道了,考考大家,个时候,要怎么办?(尝一尝或闻一闻)2.闻一闻,尝一尝,运用什么感觉器官?(鼻子、舌头)3.全班交流,鼻子和舌头是怎样产生感觉的?4.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嗅觉味觉(当气味进入鼻子,神经将气味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做出判断,这时就产生嗅觉。当食物进入口腔,神经将味觉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做出判断产生味觉。)5.体验活动活动步骤:都是可以食用的对人体绝对安全的水,味道都比较淡。一会儿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尝一尝。要求:1第一次尝:蒙着眼睛,看能尝出几种不同的水,其他同学做裁判,帮他记录。2第二次尝:还是蒙着眼睛,并把鼻子也捏住,看能尝出几种,也记录下来。现在你能不能用我们发现的科学道理来解释:为什么我们感冒时,品尝任何一样实物都觉得没味道吗?探究:为什么感冒鼻子不通时感到特别没食欲。生交流结果,小组汇报讲解:嗅觉和味觉是紧密联系的,当我们在进食的时候,嗅觉增强了你的味觉,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你会感到格外的香,一旦嗅觉失灵,品味能力就会下降许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不仅是嗅觉、味觉的关系密切,所有感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单凭一种感觉器官去认识事物,往往是不准确的,我们去观察物体时要尽可能多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准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