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校园里的动物》的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利用简单工具实地寻访、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形态,联系已有知识推测动物的名称。(2)、学习整理统计观察记录并能分享观察收获。(3)能回应同学的问题,激发继续探索动物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认识校园里常见动物及其特征。教学难点:能就自己观察记录的动物回应同学的问题。三、材料准备学生:一根筷子、1个放大镜、便利贴、胶棒、观察记录表教师:教学ppt、微视频、平板、四、活动过程活动流程课堂观察环节1:聚焦目标1:了解寻访动物的任务、地点、要求,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我们周围生活着许多动物,你们看,这是哪儿?(出示学校操场八个场景图)。这儿有动物吗?(有)3、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出示课题),了解有多少动物生活在这里。我们将分成八个组,对应这八个不同的区域寻访动物,并完成三项任务,表现优异的小组将获得动物寻访员的胸贴。想挑战吗?(想)4、打开第一项任务:观察并记录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1)认识寻访工具:筷子、放大镜、便利贴。2)学习如何进行户外寻访动物(播放微视频)小结:爱护动物、安静观察。师:请各小组组长到材料区领取材料盒,其他同学带上笔和橡皮到楼道排队,准备出发。行为表现:环节2:探索目标2:会利用简单工具实地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形态及其特征。8个组按8块不同区域寻访!(教师事先踩点,贴好标记,确定寻访区域划分)探索指导:1、提醒学生寻访中注意安全。2、提醒学生爱护动物,不打扰它们的生活。3、提示学生观察动物行为,推测它们在干什么4、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动物的外形探索观察:1、是否做到安静观察、不打扰。2、是否蹲在原地,边观察便记录3、是否小组合作,共同寻找4、是否正确使用工具老师把各组凸显出来的优点或典型的问题用平板及时拍下来。哨声为令,集合,组长收齐工具返回教室。探索活动小结(展示活动中老师拍下的照片):预设1:表扬在寻找动物的过程中,安静认真的小组。预设2:表扬不打扰动物生活,不伤害动物的小组。预设3:表扬蹲在原地,细致记录的小组。预设4:表扬小组合作,正确使用工具的小组…………行为表现:环节3:整理目标3:学习整理小组的观察记录,能根据已有知识推测动物的名称。1、打开第二张任务卡:1)、整理小组记录的便利贴,把找到的动物贴在观察记录表上。(相同地点发现的相同动物只选贴一张)2)、标注地点序号。3)、数数一共找到了多少动物?4)、完成整理后把观察记录表贴在白板上。时间5分钟。2、教师讲解任务要求3、各组组长领取表格、胶棒、活动开始!4、小组整理交流,教师观察巡视指导5、教师对整理活动进行小结行为表现:环节3:研讨目标3:学习分享观察收获,并能回应同学的问题。1、打开第三张任务卡:介绍你们组的寻访成果,并回应台下同学的问题。2、教师示范介绍用语。3、生生互动,教师点评!4、教师小结环节4:拓展目标4: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动物的兴趣。教师对完成三项任务的活动小结。希望大家可以在课外去小区里、公园里继续寻访动物,并像今天一样观察、记录、整理不要忘了把你们的新发现和大家交流。教学板书12345678教学反思挑战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考虑到低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学习方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整堂课由挑战三项任务,获得动物寻访员胸贴为主线,设计了三项活动,分别引导孩子学会运用简单工具观察记录、整理统计、交流研讨,层层递进,较好地激发了孩子们主动观察、探究动物的兴趣。多策略运用,指导学生完成寻访、整理、研讨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工具的使用、记录的整理、合作学习交流研讨等方面还处于初学者阶段,因此必要的示范、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本堂课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指导孩子们顺利完成三项任务。采用制作一分半钟的微视频用孩子乐于接受的第一人称的讲故事口吻对寻访工具的使用进行了简单说明,并穿插了爱护动物的生命教育和安静观察的方法;采用图片示范的方式指导如何进行简单的观察整理;采用教师亲身示范的方式,学习如何进行观察记录的汇报。在观察记录表的设计中,“地点”一项的标注似乎作用不大,但在孩子谈到,为什么一种动物会出现在多个地点时,教师引导孩子动物的出现与周围的环境有较大关系。这虽然不是本课的重点,地点的存在,会让观察记录整理更加科学、清晰。教学评一致,让学生更清楚进步的方向三个挑战任务就是三个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三个学习活动要求开展活动,教师的点评也就犹为重要。第一个活动任务的评价采用教师在学生寻访动物的观察记录活动中进行侧面观察,并用平板电脑随机记录孩子们的表现作为活动小结时评价的依据。但这样的评价,对老师的现场观察力和洞察力是一大考验,有时候在巡视过程中可能错过了学生精彩的表现,也有可能看到了,但没有提炼出精彩点。第二个活动任务的评价直接以孩子是否完成观察记录表的整理进行的直接评价。第三个活动任务的评价,以学生是否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是否能回应同学的提问为主要评价指标。其实在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存在很多可以提炼总结的点,例如:在一小组介绍完毕后,很多同学都对他们记录的不知名的虫子产生了兴趣,有一个孩子提出,那可能是千足虫。当时老师抓的点是,当我们不清楚的时候不要妄下结论,可以多去查阅资料。但是也可以抓另一个点进行点评:“为什么认为是千足虫呢?千足虫和他们画的虫子有什么共同点吗?”从而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比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