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察一种动物—蜗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了解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里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教学难点: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里等。教学准备: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课前一起唱《蜗牛与黄鹂鸟》2、师生谈话,畅谈“请”蜗牛的过程同学们,你们把“小客人”蜗牛请来了吗?能讲一讲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吗?在找蜗牛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儿发生吗?(学生介绍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捉蜗牛时的趣事。)3、学生质疑,导入课题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蜗牛的知识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观察一种动物——蜗牛(板书课题)二、自主观察、学习新知1、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观察要求:每一小组把蜗牛“请”出来,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讨论。观察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的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学生作品展示。(3)在不打扰蜗牛的情况下,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画图形式记录、壳、触角、腹足、口、眼)2、观察蜗牛的反应当我们的身体突然间受到触碰时,会本能的一缩,那么当蜗牛受到触碰会有什么反应呢?(1)猜测。(2)验证: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观察蜗牛的运动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那么蜗牛是怎么走路的呢?(爬行)让我们具体来观察一下,观察时可要保持安静哦。(1)把蜗牛分别放在菜叶、玻璃片、线、树枝上,仔细观察蜗牛是靠身体的那个部位来爬的?(2)蜗牛在这四种不同物体上爬的快慢一样吗?(3)还发现了什么?观察结束,学生汇报(可以鼓励学生用肢体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教师记录班级记录表(记录腹足、粘液等信息)。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节课有趣吗?你觉得自已表现怎么样?你有哪些收获了?2、拓展延伸:和蜗牛相似的动物有蛞蝓(又叫鼻涕虫),螺,蛤.(课件播放)3、课后探究:蜗牛能听到声音吗?四、送蜗牛回家。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结束后,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这些蜗牛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五、板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蜗牛(班级记录表)日期:爬行后会留下黏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