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度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2、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出生活中那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何种影响(作用效果)。(3)在弯道竞走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和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知各种力的存在及力对物体的作用。难点:在体验活动中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同时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等方面的因素。三、教学准备:装着水的桶,海绵,小铁球,斜面,条形磁铁;剪成条形的厚纸条,胶带,乒乓球,记录纸。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图片,提问:同学们,什么力使帆船浮在水面上?什么力推动帆船向前进?这节课我们研究力。(板书:力)(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力的作用(1)进行“提水”、“掰手腕”、“推手”、活动。出示思考的问题: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学生活动,做好简要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师学生汇报总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板书)(2)进行“压海绵”活动接下来我们用手压一压海绵。思考:向下压海绵时,你有什么感觉?海绵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师生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进行“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活动。出示实验要求,思考:怎样用磁铁来改变桌面上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生汇报结果:磁铁的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师总结板书:运动状态)活动小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活动二:弯道“竞走”屏幕出示竞赛规,生读。师:这次竞赛看似简单,但是要想“又快又不出界可真不容易”,大家可要认真对待哦。生活动,汇报成绩。师汇总,确定冠军。师生总结:大小和方向是力的两个要素(板书:要素),在对物体用力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好这两个要素,才能更好地发挥力的作用效果。(如果学生还能提出与“吹的角度”有关的语言时,可规范“力的作用点”的知识。)(三)学习指南车:看书中的指南车信箱(课件出示力的单位和种类),生:朗读。(四)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出示图片学生自由说:举力、压力、风力、推力、拉力等。教师小结:看来呀,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真是无处不在呀!因此我们就把本节课的课题确定为无处不在的力(师板书补充完整课题:无处不在)(五)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了力的作用,大家有哪些收获呢?生回答(六)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力的资料,做成资料卡为我们以后继续研究各种各样的力做好准备。五:板书设计:无处不在的力相互作用力(牛顿N)改变:形状、运动状态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