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护心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课38~41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类比推理、搜集整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保持探究人体奥秘的欲望。2、体会合作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珍惜生命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心脏,了解心脏的工作量。教学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教学准备:一次性水杯,普通近70毫升的杯子,5000毫升空瓶,塑料盆、秒表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声音:(课件)听,是什么声音?(心脏跳动的声音)2、出示模型,认识心脏。3、导入并揭示课题。(板书:7、保护心脏)二、了解心脏工作情况1、观看视频《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了解心脏每天是怎样工作的。2、感受心脏的跳动。(学生说说从哪些位置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心跳。)3、点明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了解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三、活动: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一)了解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1、活动:请学生数数自己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2、学生汇报。3、师小结:在不同的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正常跳动次数每分钟在60—100次。安静时,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心脏每分钟跳动约75次。(二)了解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1、心脏跳动1次泵出的血液量。(1)师演示实验:70ml有多少。(2)学生认识70ml量有多大。2、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1)通过计算了解1分钟心脏泵出的血液量。(2)认识5000ml的量有多少。3、请学生把这盆的水想像成人体的血:这盆血就是你的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有何感想?(三)模拟心脏跳动时的工作量。1、学生活动所需的材料:约70毫升塑料杯一个,塑料盆两个(一个空的,一个盛有5升的水)。2、活动:(1)舀水:用塑料杯装满水,迅速舀到另一个空塑料盆中。(要求:每次塑料杯必须装满水;动作要迅速、连贯;舀水过程中不把水溅出盆外。)(2)夺红旗:计时1分钟,舀的次数最多的小组为冠军,奖红旗。(3)小组内分工合作:舀水员(1名):按活动要求认真舀水。督查员(1名):检查舀水员舀水必须满杯,否则本小组不参与评比夺红旗。记录员(1名):对活动结果做好记录。啦啦队员(2名):为本组能在1分钟内取得更多的舀水次数加油。(4)完成实验表格测量记录表第(???)小组?舀的次数(次)心脏跳动次数(次)1分钟?751小时??1天??3、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4、交流:(1)1分钟舀水次数最多的小组奖红旗(2)请各组的舀水员说说在刚才不停地舀水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3)交流测量记录表(4)感受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之多。?让学生根据1分钟舀水的结果,比较:1分钟舀水的量与心脏1分钟泵出的血液量谁大?(5)小结:通过活动,让学生把心脏跳动时的忙碌,每分钟泵出血液量联系起来,知道心脏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四、拓展:心脏每一天“泵”出多少血?课件出示:安静时,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75次,每次跳动约有70ml血液送出,计算一下心脏每天(24小时)内输送出多少血液?1、学生读题,小组内合作计算(用计算器)2、交流。3、小结:如果心脏完不成这些任务,人的身体就不能保持健康,健康的强壮的身体需要一个健康的心脏。(播放视频:《呼吸与血液循环》)五、总结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心脏的工作量如此之大,我们该怎样做呢?2、师小结。六、布置作业1、读41页的资料1了解心脏与血液循环的知识。2、到小学科学网站去了解更多的有关心脏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