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化学中考推断题攻关精典题大汇聚攻关02 基础篇推断题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0】化学中考推断题攻关精典题大汇聚攻关02 基础篇推断题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关02
基础篇推断题(学生版)
1.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  、  (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
C→A: 
 。
2.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均由下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l
Mn
Fe
(1)甲溶液在黑色固体乙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丙,丙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甲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丁放入过量戊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
②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D除了用来制取气体C之外的另一用途是 

 
4.A~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在常温下为液态,F是黑色粉末.
(1)B→D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C→E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E物质的另一种用途 
 。
 
5.下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6.下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
⑴甲物质中的元素共有___种。
⑵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⑶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A为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为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A:  
D:  
E: 
 ;
(2)写出过程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8.已知A、B、C、D、E是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气体C,化合物D中含有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的单质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  ;
(2)评价物质B的“利”与“弊”(各写一例)利:  

弊: 
 .
(3)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9.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合物,A是氧化物,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C,D,E都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B,D是碱,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即部分生成物省略):
(1)写出化学式:A 
 ;B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属于 
 .
10.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如图所示: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一种紫色固体单质.C是一种红色固体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氧化物,E、F各表示一种化合物:A、C、D、E、F几种物质中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请根据图示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和E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
(2)在如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反应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2.下列图中字母A﹣I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2)操作1的名称为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
13.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
(1)金属B的活动性  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
试回答:(1)写出A,B,C,D的化学式;(2)写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图4所示的变化。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
16.某厂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其中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乙橱是空橱。现有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应该分别把它们放入哪个橱中?其中试剂瓶口一定要密封的是哪些化学药品?
⑴甲橱:锌、铜、     ,乙橱:      。
⑵需密封保存的是:      。
17.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⑴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___种。
⑵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⑶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____操作。
18.用五个圆表示A(氧化铁)、B(稀盐酸)、C(二氧化碳)、D(碳酸钙)、E(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C、D、E三个圆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A与B反应的现象

(3)写出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
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0.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C_______E______F__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21.
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若B+E+F→C,则C是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物质可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请回答:
(1)写出G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24.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 
 ,D 
 .
(2)在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号“→”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5.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式表示,既简明又扼要.以下Ⅰ和Ⅱ为两种常见的图式:
(1)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用图式Ⅰ表示,“→”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若A、B、C分别为CaCO3,CaO,Ca(OH)2,则A→B是  反应(填反应类型),B→C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A为CaCO3,C为Na2CO3,则B的是 (填化学式).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包含和交叉关系.图式Ⅱ中,A与B是并列关系,如酸与碱;C与D是包含关系,如单质与非金属.若用A,B,C分别代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仿照图式Ⅱ的表示方法,将它们三者关系表示出来(A,B,C不要重复).
26.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
(3)E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2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是中和反应,乙是一种红色粉末.“→”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28.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9.水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物质.下图表示水与其它常见物质间的一种循环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标出),物质甲是单质,物质乙为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1)物质甲、乙的化学式分别为:甲  ,乙 .
(2)物质甲与灼热的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产,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2.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属于  (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2)写出熟石灰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3)写出从生石灰得到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
 
33.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其中乙是水,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分析:甲可能是  .
(2)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
34.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点).
 
3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  ;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 .
36.
X是常见的碳酸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37.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A
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A~G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已知A转化为B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②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④B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反应
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  。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
 
40.
A~F是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俗名烧碱,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2)D的化学式

(3)写出F→C的化学方程式

41.“复兴号”化学动车组五节车厢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教材中五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表示相邻车厢的物质间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适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B是黑色固体,D、E是碱性的不同类物质,且D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
A的化学式为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转化关系中一定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只有能与门两边的“车厢”都反应的“旅客”才可从此门上车,则“旅客”盐酸可以从
顺利上车,(填括号)。
①门1
②门2
③门3
④门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关02
基础篇推断题(教师版)
1.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  、  (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
C→A: 
 。
【答案】(1)NaOH,Na2O,NaOH+HCl=NaCl+H2O;
(2)CH4+2O2
点燃
CO2+2H2O;
(3)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1)盐酸能与碱或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2)含有碳和氢元素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A高温能分解生成固体B,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为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是液态,故D是水,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E是气体,故E是二氧化碳.
(1)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或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填:NaOH,Na2O,NaOH+HCl=NaCl+H2O;
(2)含有碳氢元素的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例如甲烷,故填:CH4+2O2
点燃
CO2+2H2O;
(3)A高温能分解生成固体B,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为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是液态,故D是水,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E是气体,故E是二氧化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B是氧化钙,D是水,C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C是氢氧化钙,E是二氧化碳,A是碳酸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3↓+H2O。
2.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均由下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l
Mn
Fe
(1)甲溶液在黑色固体乙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丙,丙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甲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丁放入过量戊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
②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答案】(1)H2O2
(2)FeCl2、H2O2、HCl;
【解析】(1)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双氧水是液体,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氧气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故A溶液为双氧水溶液,化学式为H2O2
(2)①由现象可知丁为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②由①可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亚铁和过量的盐酸,甲溶液为双氧水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铁,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故答案为:(1)H2O2.(2)FeCl2、H2O2、HCl。
3.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D除了用来制取气体C之外的另一用途是 

【答案】(1)碳酸钙;32;(2)CO2+C
高温
2CO;化合;(3)建筑材料;
【解析】由于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黑色的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碳酸钙能够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可猜想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E应该是氧气,带入框题推断合理;
(1)D的名称是碳酸钙,E是氧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6×2=32;(2)反应③是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
高温
2C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D是碳酸钙除能制取二氧化碳外还能用作建筑材料;故答案为:(1)碳酸钙;32;(2)CO2+C
高温
2CO;化合;(3)建筑材料;
 
4.A~F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标出.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在常温下为液态,F是黑色粉末.
(1)B→D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C→E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E物质的另一种用途 
 。
【答案】(1)放热;
(2)化合;
(3)Fe2O3+3CO
高温
2Fe+3CO2;
(4)燃料。
【解析】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是液态,则B是水,C是二氧化碳,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则D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红棕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铁,F是黑色粉末,则生成的F是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B→D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2)C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3)E是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
高温
2Fe+3CO2;(4)一氧化碳还具有可燃性,能用作燃料,故填:燃料。
5.下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转化过程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已知转化过程④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答案】(1)C
(2)C+CO2
高温
2CO
(3)Fe2O3+3CO
高温
2Fe+3CO2(4)置换
【解析】初中阶段接触的红色固体主要是铜和氧化铁,A、B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固体D和C,则A和B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生成的D为铜,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可能是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F是红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F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G是铁,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则H可能是硫酸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碳,故填:C;
(2)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填:C+CO2
高温
2CO;
(3)E是一氧化碳,F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
高温
2Fe+3CO2;
(4)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6.下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
⑴甲物质中的元素共有___种。
⑵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⑶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A为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
【答案】⑴两种

置换反应
⑶A为H2,H2+CuO
?
Cu+H2O
或3H2+Fe2O3
?
2Fe
+3H2O。
【解析】⑴
据“单质B+单质C→化合物甲”,可知甲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⑵
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⑶据“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推断乙为H2O,再结合所学过的有H2O生成的置换反应(即H2还原CuO或Fe2O3),可知A为H2,则C为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H2+CuO
?
Cu+H2O
或3H2+Fe2O3
?
2Fe
+3H2O。
7.如图所示为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A:  
D:  
E: 
 ;
(2)写出过程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CuO,Cu(OH)2

CO
(2)① CO2+Ca(OH)2=CaCO3↓+H2O ;② Cu+2AgNO3=Cu(NO3)2+2Ag ,置换反应
【解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蓝色沉淀D是氢氧化铜,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C中含有铜离子,可能是硫酸铜溶液;固体A与溶液B反应生成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则A可能是氧化铜,B可能是硫酸;氧化铜与气体E反应生成气体F和固体H,气体F通入溶液M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则F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M是氢氧化钙,G是碳酸钙;H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则H是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氧化铜,D是氢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故填:CuO,Cu(OH)2,CO;
(2)①反应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
②反应②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2AgNO3=Cu(NO3)2+2Ag,置换反应。
8.已知A、B、C、D、E是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气体C,化合物D中含有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的单质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  ;
(2)评价物质B的“利”与“弊”(各写一例)利:  

弊: 
 .
(3)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是碳;(2)利: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弊:CO有毒,易污染空气或产生中毒;(3)3Fe+2O2
点燃
Fe3O4
【解析】化合物D中含有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的单质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D中含有铁元素,D是黑色固体,含有铁的黑色固体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气体E能反应生成气体C和B,也能生成D,则E可能是氧气,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C可能是一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能生成二氧化碳,则A可能是碳;碳能反应和僧传二氧化碳,故B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碳,故填:碳;
(2)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用作燃料,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故填:利: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弊:CO有毒,易污染空气或产生中毒;
(3)E是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
点燃
Fe3O4.
9.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合物,A是氧化物,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C,D,E都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B,D是碱,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即部分生成物省略):
(1)写出化学式:A 
 ;B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属于 
 .
【答案】(1)CO2
NaOH
(2)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解:A是氧化物,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是二氧化碳;A能B这种碱反应,生成的C能与D这种碱反应,则B可能是氢氧化钠,生成的C为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D可能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E是碳酸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钠,故填:CO2,NaOH;
(2)C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10.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HCl
Na2CO3 (2)复分解
(3)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故B可能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且能与盐酸反应,故C可能是碳酸钠,E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产物,且能够与两种碱反应,故E是二氧化碳,A是一种碱且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A可能是氢氧化钠D能与碳酸钠反应,故D可能是氢氧化钙;
(1)由分析知B是HCl,C是
Na2CO3;
(2)C→E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物是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11.如图所示: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一种紫色固体单质.C是一种红色固体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氧化物,E、F各表示一种化合物:A、C、D、E、F几种物质中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请根据图示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和E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
(2)在如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反应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Fe3O4
FeCl2
(2)①

(3)Fe2O3+3CO
高温
2Fe+3CO2
【解析】因为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且能够燃烧,所以A可能是铁,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铁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紫红色的单质铜,C是红色的氧化铁,该物质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的铁A;
(1)由分析知D和E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Fe3O4和FeCl2;
(2)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由图中的反应过程可知:铁的燃烧属于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多数为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故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②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间的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12.下列图中字母A﹣I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2)操作1的名称为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aCO3
(2)过滤
(3)CaO+H2O=Ca(OH)2 
(4)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黑色固体B和稀硫酸反应产生G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因此B是氧化铜;硫酸铜和F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I,F可能是氢氧化钠;A高温煅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即二氧化碳,产生的D又能够和水反应产生E,E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F氢氧化钠,故E是氢氧化钙,D是氧化钙,A是碳酸钙;
(1)A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操作1是将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离得到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因此是过滤;
(3)反应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G+F→I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13.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
(1)金属B的活动性  金属D的活动性(填“>”、“<”、“=”);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Fe2O3+3CO
高温
2Fe+3CO2
(3)CuCl2+2AgNO3=Cu(NO3)2+2AgCl↓
(4)CuCl2+2NaOH=Cu(OH)2↓+2NaCl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可知:一氧化碳(或氢气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硫酸铜(或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因此硫酸铜(或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或氯化钠),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C中含有氯离子.因此A是一氧化碳或氢气或碳,B是铁,C是氯化铜,D是铜,E是氯化亚铁.(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B是铁,D是铜,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
(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3)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白色沉淀,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AgNO3=Cu(NO3)2+2AgCl↓
(4)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NaOH=Cu(OH)2↓+2NaCl
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
试回答:(1)写出A,B,C,D的化学式;(2)写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A为CaCO3,B为CaO,C为CO2,D为Ca(OH)2。
(2) 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解析】本题所提供的信息是CaCO3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属推断题。根据最终产物是CaCO3这一条件,可用逆推法,按果索因。
  由反应③的生成物(CaCO3)可推出其反应物C为CO2,D为Ca(OH)2。再根据反应②,推出B为CaO。最后由反应①的产物B和C,推出A为CaCO3。推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尚须代入关系图中验证,无误即为答案。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图4所示的变化。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1)Na2CO3;
(2)①Na2CO3+Ca(OH)2=2
NaOH+CaCO3↓
②Na2CO3+CaCl2=2
NaCl+CaCO3↓
【解析】由气体A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C可推出A为CO2;C为CaCO3;由①的生成物NaOH和沉淀C(即CaCO3)可逆推出X为Na2CO3;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可顺推出B为NaCl。最后验证,符合题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Na2CO3+Ca(OH)2=2
NaOH+CaCO3↓②Na2CO3+CaCl2=2
NaCl+CaCO3↓
16.某厂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其中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乙橱是空橱。现有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应该分别把它们放入哪个橱中?其中试剂瓶口一定要密封的是哪些化学药品?
⑴甲橱:锌、铜、     ,乙橱:      。
⑵需密封保存的是:      。
【答案】⑴碳酸钙、氧化铜、烧碱
浓硫酸和浓盐酸
⑵浓硫酸、烧碱和浓盐酸
【解析】不同化学药品的存放原则是药品间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不能再放浓硫酸和浓盐酸,应把它们放入乙橱。同理,碳酸钙、氧化铜、烧碱应放入甲橱。由于浓硫酸和烧碱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烧碱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也应密封保存。
答案:⑴碳酸钙、氧化铜、烧碱
浓硫酸和浓盐酸
⑵浓硫酸、烧碱和浓盐酸
【易错点点睛】熟练掌握金属锌、金属铜、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于浓硫酸和烧碱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烧碱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也应密封保存。
17.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剂。前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⑴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___种。
⑵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⑶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____操作。
【答案】⑴
三种

Ca(OH)2+K2CO3=2KOH+CaCO3↓
⑶过滤
【解析】明确其反应过程:①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CaCO3=CaO+CO2↑;②灼烧后的固体与水作用:CaO+H2O=Ca(OH)2;③氢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Ca(OH)2+K2CO3=2KOH+CaCO3↓。以上三种反应就是三种基本类型,即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需将CaCO3沉淀通过过滤操作除去。
【易错题点睛】此题是典型的文字叙述式信息给予题,篇幅不长,但所隐含的信息丰富,需细细研读。根据创设的三个问题可知,要解决问题必须弄清制备氢氧化钾的反应过程。结合本题信息,再联想学过的制备氢氧化钠的制备,可以提炼出其中有效信息。
18.用五个圆表示A(氧化铁)、B(稀盐酸)、C(二氧化碳)、D(碳酸钙)、E(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C、D、E三个圆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A与B反应的现象

(3)写出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2)红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NaOH+HCl=NaCl+H2O,2NaOH+CO2=Na2CO3+H2O
【解析】(1)盐酸能与氧化铁、碳酸钙以及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与盐酸的圆相切的圆内的物质是氧化铁、碳酸钙以及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钠相切的圆内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图为:
(2)A是氧化铁,B是盐酸,氧化铁是红色粉末,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铁的水溶液呈黄色,故填:红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3)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和水,故填:NaOH+HCl=NaCl+H2O,2NaOH+CO2=Na2CO3+H2O.
19.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
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答案】(1)CaCO3;(2)+2,+3;(3)Fe+CuSO4=FeSO4+Cu(CuCl2,Cu(NO3)2也可以);(4)?还原性。
【解析】(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G的化学式是CaCO3;(2)根据“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和图示反应关系判断A为Fe2O3,B为CO,C为Ca(OH)2,D为CO2,E为Fe,F为CuSO4(CuCl2,Cu(NO3)2也可以),H为H2O,I为Cu,J为FeSO4(FeCl2,Fe
(NO3)2也可以),K为CuO,L为H2,F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2,+3;(3)铁比铜活泼,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置换出来,即Fe+CuSO4=FeSO4+Cu(CuCl2,Cu(NO3)2也可以);(4)CO和H2具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从它的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20.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C_______E______F__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答案】(1).
Fe
(2).
CaCO3
(3).
CO2
(4).
C
(5).
CaCO3+2HCl===CaCl2+H2O+CO2↑
(6).
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
CaCO3。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
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2)HCl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21.
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若B+E+F→C,则C是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O2
(2)Ca(HCO3)2(或碳酸氢钙)
(3)C+O2CO2
CaCO3CaO+C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F是CaCO3,F能生成E,且E是气体,所以E是CO2,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气体,则A是H2O2,D是O2;
(2)二氧化碳与水和碳酸钙反应可生成碳酸氢钙,则C是碳酸氢钙;
(3)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2CO2

(4)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物质可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请回答:
(1)写出G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答案】⑴
CO2

2NaOH+Cu(NO3)2=Cu(OH)2↓+2NaNO3
⑶复分解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初中常见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常常想到:水和双氧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为蓝色沉淀说明D是氢氧化铜,D能与E反应,说明E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等),C能制取氢氧化铜,可以是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而D、E是碱和酸了,所以C是盐,假设是硝酸铜,A和B只能从单质和氧化物中选了,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一氧化碳,B是铜,C是硝酸铜,D是氢氧化铜,E是酸;因为A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G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此F是氢氧化钙,H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合理即可)
(1)D为蓝色沉淀说明D是氢氧化铜,D能与E反应,说明E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等),C能制取氢氧化铜,可以是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而D、E是碱和酸了,所以C是盐,假设是硝酸铜,A和B只能从单质和氧化物中选了,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一氧化碳,B是铜,C是硝酸铜,D是氢氧化铜,E是酸;因为A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G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
(2)C是硝酸铜,D是氢氧化铜,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硝酸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NaOH+Cu(NO3)2=Cu(OH)2↓+2NaNO3;
(3)碳酸钠有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
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答案】(1))H2SO4
Ba(OH)2
(2)H2SO4+BaCl2==BaSO4↓+2HCl
(2分,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Ba(OH)2+Na2CO3===BaCO3↓+2NaOH
(2分,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3)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新盐(写对一点给2分。任意两点均可,其它合理答案都给分)
【解析】通过读图可知,酸和碱反应生成了硫酸钡,说明酸中含硫酸根,是硫酸;碱中含有钡离子,是氢氧化钡;碱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说明盐是碳酸盐(如碳酸钠或碳酸钾);酸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说明次盐是钡盐(如氯化钡或硝酸钡)。
24.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 
 ,D 
 .
(2)在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号“→”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答案】
(1)CaO;CuSO4;(2)
【解析】(1)由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所以可知A是盐酸,B为单质,所以B是铁粉,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D是硫酸铜,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氢氧化钙,C是氧化钙,故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aO、CuSO4;
(2)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可知盐酸能够与铁反应,能够与氧化钙反应,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铁能够与盐酸和硫酸铜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铜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故物质间的关系是。
25.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式表示,既简明又扼要.以下Ⅰ和Ⅱ为两种常见的图式:
(1)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用图式Ⅰ表示,“→”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若A、B、C分别为CaCO3,CaO,Ca(OH)2,则A→B是  反应(填反应类型),B→C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A为CaCO3,C为Na2CO3,则B的是 (填化学式).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包含和交叉关系.图式Ⅱ中,A与B是并列关系,如酸与碱;C与D是包含关系,如单质与非金属.若用A,B,C分别代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仿照图式Ⅱ的表示方法,将它们三者关系表示出来(A,B,C不要重复).
【答案】(1)分解
CaO+H2O═Ca(OH)2
CO2 
(2)
【解析】(1)若A、B、C分别为CaCO3,CaO,Ca(OH)2,则碳酸钙转变成氧化钙要通过高温煅烧,发生的分解反应;CaO→Ca(OH)2
的方法是氧化钙和水发生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若A为CaCO3,C为Na2CO3,则B的是一种能由碳酸钙反应生成,且能通过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物质,通过分析二氧化碳题意;故答案为:分解;
CaO+H2O═Ca(OH)2,CO2.(2)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都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中和反应是一类特殊的复分解反应,它们属于包含关系;故答案为:
26.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
(3)E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答案】(1)H2O2
(2)CaO+H2O═Ca(OH)2 
(3)灭火
【解析】(1)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且A可以生成B,所以可以判断A为过氧化氢,而B为水,那么C为氧气,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可推断D为氢氧化钙,而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可以断定F为碳酸钙,D和E反应生成了F,所以可以判断E为二氧化碳,其中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2)由(1)的解答可以知道,B为水,D为氢氧化钙,所以B→D的反应为水和氧化钙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故答案为:(1)H2O2;(2)CaO+H2O═Ca(OH)2;(3)灭火.
2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是中和反应,乙是一种红色粉末.“→”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aO;(2)Ca(OH)2+2HCl═CaCl2+2H2O;(3)Fe2O3+3CO
高温
2Fe+3CO2;
【解析】根据A高温分解可知A可能是碳酸钙,①是中和反应,所以D是一种碱,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钙;所以B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F是一种酸,可以是盐酸或稀硫酸等;则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E,一氧化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G,G在氢前时能与酸F反应生成氢气,乙是一种红色粉末,故G是铁;
(1)由分析知B是CaO;
(2)①是中和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②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故答案为:(1)CaO;(2)Ca(OH)2+2HCl═CaCl2+2H2O;(3)Fe2O3+3CO
高温
2Fe+3CO2;
28.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2H2O
通电
2H2↑+O2↑;(2)CuO或Fe3O4;(3)置换反应
【解析】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则A是水,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和C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B能转化生成黑色固体D,且D能与C反应生成水,则可能是发生的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是氢气,B是氧气,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
通电
2H2↑+O2↑;
(2)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故填:CuO或Fe3O4;
(3)反应③是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29.水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物质.下图表示水与其它常见物质间的一种循环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标出),物质甲是单质,物质乙为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1)物质甲、乙的化学式分别为:甲  ,乙 .
(2)物质甲与灼热的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2
Ca(OH)2 (2)H2+CuO
?
Cu+H2O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故甲是氢气;乙是碱,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则乙是氢氧化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甲是氢气,乙是氢氧化钙,故填:H2,Ca(OH)2;
(2)甲是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填:H2+CuO
?
Cu+H2O.
30.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产,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H2SO4;(2)ZnSO4+Ba(OH)2═BaSO4↓+Zn(OH)2↓或者BaCl2+ZnSO4=BaSO4↓+ZnCl2
【解析】(1)由A、B、C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说明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硫酸根离子,所以制取的气体可以是氢气,有一种物质可以是硫酸,所以A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B可以是硫酸锌等硫酸盐又因为硫酸盐的沉淀只有硫酸钡,所以C是硫酸钡.硫酸锌到硫酸钡可以用硫酸锌与氢氧化钡反应,反应物是硫酸锌和氢氧化钡,生成物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锌,硫酸钡和氢氧化锌后面都标上沉淀符号.所以方程式是:ZnSO4+Ba(OH)2═BaSO4↓+Zn(OH)2↓或者BaCl2+ZnSO4=BaSO4↓+ZnCl2。故答案为:(1)H2SO4;(2)ZnSO4+Ba(OH)2═BaSO4↓+Zn(OH)2↓或者BaCl2+ZnSO4=BaSO4↓+ZnCl2
3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水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1)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H2O,B是氧气,C是氧化铜或者四氧化三铁,D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故A是H2O,名称为:水
;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所以C是氢氧化钠,B可以是碳酸钠,A和碳酸钠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盐酸或者稀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二氧化碳,B→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32.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属于  (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2)写出熟石灰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3)写出从生石灰得到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⑴④
(2)可用作建筑材料等
(3)CaO+H2O═Ca(OH)2
【解析】(1)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可用作建筑材料,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答案为:(1)④;(2)可用作建筑材料等;(3)CaO+H2O═Ca(OH)2.
 
33.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其中乙是水,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分析:甲可能是  .
(2)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⑴盐酸
(2)2H2O
通电
2H2↑+O2↑
【解析】乙是水,丙点燃能生成水,则丙可能是氢气;甲能生成氢气和水,则甲可能是盐酸,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或碱等反应生成水,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甲可能是盐酸,故填:HCl;
(2)水通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
通电
2H2↑+O2↑.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点).
【答案】⑴CH4+2O2
点燃
CO2+2H2O
(2)分解反应
(3)产物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
【解析】“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知,A为甲烷,化学式为CH4,燃烧需要氧气,B是氧气;甲烷经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能够电解,因此D是水,C是二氧化碳;电解水产生的E可以做燃料,则E是氢气;
(1)反应①是甲烷燃烧的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2)反应②是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3)E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产物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等).
故答案为:(1)CH4+2O2
点燃
CO2+2H2O;
(2)分解反应;(3)产物无污染(或燃烧热值高等).
 
3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  ;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 .
【答案】⑴C
(2)CH4
(3)骑自行车上学
(4)C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故说法错误;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说法错误;C.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户后的产物都是CO2;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C60不能导电,故说法错误.故选C;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CH4;
(3)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学、电灯不用时立即关闭等都是倡导“低碳”生活表现;故答案为:骑自行车上学;
(4)①根据题中信息“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结合图中转化可知,X是一氧化碳,Y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
②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36.
X是常见的碳酸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CaCO3
(2).
Na2CO3+Ca(OH)
2
==CaCO3↓+2NaOH
(3).
复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是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X是常见的碳酸盐,X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A,气体A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沉淀C,C是碳酸钙;X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X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C和B,则为B氯化钠。因此:
(1)C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
(2)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
2
==CaCO3↓+2NaOH,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7.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A
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Cl(或H2SO4)
(2).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H+与OH-生成H2O)。
(3)
H2SO4
+
BaCl2=BaSO4↓+2HC1
(或HCl
+AgNO3=AgC1↓+HNO3
(4).CO2+Ca(OH)2=
CaCO3↓+H2O
(或SO2+
2NaOH=Na2SO3
+
H2O)
【解析】A可用于金属除锈,则A是盐酸(或硫酸);B难溶于水,且A能转化为B,则B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水能转化为D,A能与D反应,则D为碱(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水能与C反应,D也能与C反应,则C为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A的化学式为HCl(或H2SO4);A为酸,D为碱,A
与D反应为中和反应,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H+与OH-生成H2O分子或H+与OH-生成H2O);(2)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AgNO3=AgC1↓+HNO3(或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BaCl2=BaSO4↓+2HC1);(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
(或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2NaOH=Na2SO3
+
H2O)。
38、A~G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已知A转化为B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②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④B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D
(3).
BC
(4).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5).
氢氧化钠、氯化钠
(6).
硫酸
(7).
FeS2
(8).
-1
(9).
Fe2O3+3CO2Fe+3CO2
(10).
SO2+H2O=H2SO3
(11).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解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合金中必须有金属,不锈钢外壳是合金;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铜导线属于单质;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聚氯乙烯线套和酚醛手柄属于合成塑料;(2)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故氯化钠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3)根据题中信息“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可得出C是SO2,由C溶于水生成D,SO2+H2O=H2SO3,可得出D是H2SO3;由D和氧气反应生成G,2H2SO3+O2=2H2SO4,可推出G是H2SO4;根据A是含铁的矿石的成分和C是SO2可推出A中含Fe和S两种元素,根据“A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可推出A的化学式为FeS2,根据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验证正好是三氧化二铁,在Fe2O3中铁的化合价为+3,所以在FeS2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在高温下和CO反应将铁还原为单质,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所以B和G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反应
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  。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
【答案】(1)FeCl3
(2)复分解反应
(3)② Fe+2HCl=FeCl2+H2↑ ;③ 4Fe(OH)2+O2+2H2O=4Fe(OH)3 。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黄色溶液和水,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A是氧化铁,B是铁,C是氯化铁溶液,D是氯化亚铁溶液,E是氢氧化铁;反应③是物质F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因此F是氢氧化亚铁。
(1)A是金属氧化物,B是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E是红褐色沉淀,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黄色溶液和水,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A是氧化铁,B是铁,C是氯化铁溶液;故答案为:FeCl3;
(2)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4Fe(OH)2+O2+2H2O=4Fe(OH)3;
 
40.
A~F是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俗名烧碱,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2)D的化学式

(3)写出F→C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Fe2O3或Fe2O3·xH2O
(2)二氧化碳或FeCl3(或Fe(NO3)3等合理即可)
(3)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或2H2O
2H2↑+
O2↑。
【解析】(1)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2O3或Fe2O3·xH2O。(2)E的俗名烧碱为氢氧化钠,从图示知A、B能反应,又因A是三氧化二铁,则B酸类物质,由于A、B均可转化成D,并D能与E(NaOH)反应,D为二氧化碳或FeCl3或Fe(NO3)3等。(3)若D为二氧化碳,
C可以是氢气,
F可能为水,则F→C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2H2↑+O2

;若D为氯化铁,C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氢气,F可能是碳酸钠或水,则F→C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或2H2O
2H2↑+
O2↑。
41.“复兴号”化学动车组五节车厢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教材中五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表示相邻车厢的物质间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适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B是黑色固体,D、E是碱性的不同类物质,且D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
A的化学式为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转化关系中一定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只有能与门两边的“车厢”都反应的“旅客”才可从此门上车,则“旅客”盐酸可以从
顺利上车,(填括号)。
①门1
②门2
③门3
④门4
【答案】(1)O2
(2)Ca(OH)2+
Na2CO3=CaCO3↓+2NaOH
(3)置换反应
(4)④
【解析】
(1)因为A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所以A为氧气,因为D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则D为碳酸钠,又因为D、E是碱性的不同类物质,且碳酸钠能生成E,可推断E为氢氧化钠;氧气能生成B,B能生成C,C能生成碳酸钠,且B为黑色固体,可推断B为氧化铜,氧化铜与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则C为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