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化学中考推断题攻关精典题大汇聚攻关11 给出元素和物质范围型推断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0】化学中考推断题攻关精典题大汇聚攻关11 给出元素和物质范围型推断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关11
给出元素和物质范围型推断题(教师版)
1.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均由下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l
Mn
Fe
(1)甲溶液在黑色固体乙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丙,丙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甲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丁放入过量戊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
②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答案】(1)H2O2
(2)FeCl2、H2O2、HCl;
【解析】(1)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双氧水是液体,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氧气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故A溶液为双氧水溶液,化学式为H2O2
(2)①由现象可知丁为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②由①可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亚铁和过量的盐酸,甲溶液为双氧水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铁,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故答案为:(1)H2O2.(2)FeCl2、H2O2、HCl。
2.图中
A~I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分别由
H、O、Cl、S、Fe、Cu、Al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F
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只有
G
由三种元素组成:A、B、C、F、I均为单质;H、G
类别相同;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
F
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
I→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G

C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如
E
和F
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写出
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Al
置换反应
【解析】A~I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分别由
H、O、Cl、S、Fe、Cu、Al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F
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可推出F为Al,F能转化为B和I,F能与A反应,A、B、C、F、I均为单质,B也能与A反应,可推出A为氧气,B为铜或铁,G由三种元素组成,且G能与Al反应,G能转化为H和I,I与H可相互转化,且H、G类别相同,可推出H为盐酸,I为氢气,G为硫酸,C能与G反应,且C能转化为B,可推出C为铁、B为铜,D能与C反应,H能转化为D和E,D能转化为E,可推出D为氯化铜,则E可能为氯化亚铁或氯化铝,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F为铝,化学式为:Al;
(2)I为氢气,H为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为硫酸,C为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如
E
和F
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F为Al,则E为氯化铝,D为氯化铜,铝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有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六种溶液(用A、B、C、D、E、F
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分析后回答:
(1)D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A
和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Ca(OH)2
BaCl2+H2SO4=BaSO4↓+2HCl
【解析】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六种溶液反应关系为: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2CO3=Na2SO4+CO2↑+H2O
;H2SO4+BaCl2=BaSO4↓+2HCl
;2HCl+Ca(OH)2=CaCl2+2H2O;2HCl+Na2CO3=2NaCl+CO2↑+H2O;HCl+NaOH=NaCl+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BaCl2=BaCO3↓可用图表示:
由图知AC均可以和4种物质反应,由反应关系可知稀硫酸、碳酸钠都可以和四种物质反应,故稀硫酸和碳酸钠应该分别为AC当中一种,B只可以和AC(稀硫酸、碳酸钠)反应,故B为氯化钡,D可以和AC(稀硫酸、碳酸钠)反应,还可以和别的物质反应,和反应关系中氢氧化钙符合,故D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除了和硫酸、碳酸钠反应,还和盐酸反应,故E为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和硫酸不反应,故C为碳酸钠,A为硫酸,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都反应,故F为氢氧化钠,将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代入转换关系,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得D为氢氧化钙,故填:Ca(OH)2。
(2)由分析可知A为硫酸,B为氯化钡,故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故填:BaCl2+H2SO4=BaSO4↓+2HCl。
4.A、B、C、W、X、Y
、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
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1)写出Z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⑤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碳酸
灭火(合理即可)
2H2O2
MnO2
2H2O+O2

化合反应
【解析】(1)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Y和二氧化锰反应、X通电都会生成单质B,B、X、Y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可知B是氧气,X是水,Y是过氧化氢,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氢气,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W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Z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Z的名称:碳酸;故填:碳酸。
(2)由上述分析可知W是二氧化碳,经常用来灭火;故填:灭火。
(3)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

;故填:2H2O2
MnO2
2H2O+O2


(4)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⑤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5.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
(1)D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图中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
②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答案】Fe2O3
置换
【解析】根据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C会与铁和氧化铁反应,所以C是盐酸,A会和C反应,且能由B反应得到,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根据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C会与铁和氧化铁反应,所以C是盐酸,所以C是盐酸,A会和C反应,且能由B反应得到,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C是盐酸,D是氧化铁.
(1)D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6.(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S、Na、Ca、K、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D属于氧化物,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E、F属于碱;A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G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I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A是_________。
(2)E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I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或氧气)
熟石灰或消石灰
Cu2+
2NaOH+SO3=Na2SO4+H2O(合理均可)
K2CO3+H2SO4=K2SO4+H2O+CO2↑
【解析】根据A~H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S、Na、Ca、K、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根据“B、C、D属于氧化物”、“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推测C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为氧化物,其中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2:48=2:3;根据“A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则A为氧气;根据“G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则G为碳酸钾;根据
“I的溶液呈蓝色”,可知I中含有铜离子,结合所给元素,I可能为硫酸铜溶液;D属于氧化物,A氧气和G碳酸钾反应都能生成D,故D可能为二氧化碳,A→D:一氧化碳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G→D:碳酸钾和稀盐酸(或稀硫酸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钾(或硫酸钾等);B属于氧化物,A氧气和C三氧化硫通过反应都能生成B,故B可能为水,A→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B: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F属于碱,F与C和I都能反应,
F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C—F: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F—I: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硫酸钠;H能和G反应,反应能生成I,H可能为稀硫酸,G—H: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F→G: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E属于碱,E和D、H反应,B反应生成E,E反应生成F,E可能为氢氧化钙,E—D: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E—H: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B→E: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E→F: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A是O2。
(2)根据分析,E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I为硫酸铜溶液,I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是Cu2+。
(3)C→B反应,即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3=Na2SO4+H2O(合理均可)。
(4)G与H反应,即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
7.下列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铁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C反应生成D的物质的______(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答案】MgCl2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置换
Ca(OH)2+CuSO4=Cu(OH)2↓+CaSO4

【解析】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中,氢氧化钙能与其中的三种物质反应,因此A是氢氧化钙;氯化镁只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D是氯化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因此C是盐酸,B是硫酸铜,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1)D的化学式为MgCl2;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A与B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uSO4=Cu(OH)2↓+CaSO4;
(4)B是盐酸,D是氯化镁,镁,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选③。
8.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E与D作用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B与C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纯碱;除锈;(2)置换反应;Ba(OH)2+CuSO4=
BaSO4↓+Cu(OH)2↓.
【解析】根据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判断C为硫酸铜溶液,根据由于A与E作用产生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判断A、E为稀硫酸或碳酸钠,然后假设若A为稀硫酸,
E为碳酸钠,代入关系式中进行推理不成立,判断A为碳酸钠,E为硫酸,然后进一步推断剩余物质。
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说明C为硫酸铜溶液,光合作用原料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由于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也就是两者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A、E为稀硫酸或碳酸钠,若A为稀硫酸,
E为碳酸钠,B为氢氧化钡,D为铁,铁不能与E碳酸钠反应,故推理不成立,因此A为碳酸钠,E为硫酸,B为氢氧化钡,D为铁。据此解答:
(1)A物质为碳酸钠,俗称纯碱,E为硫酸,可以用来金属除锈;(2)物质E硫酸与物质D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物质B氢氧化钡与物质C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SO4=
BaSO4↓+Cu(OH)2↓.
9.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 
 。
(2)A物质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
(4)D生成C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CO
(2)灭火
(3)2H2O22H2O+O2↑
(4)分解
【解析】(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E会转化成D、C,D、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D是水,C是氧气,A会与水反应,会与氧气相互转化,所以A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的化学式是CO;
(2)A物质的用途是灭火;
(3)E→C+D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D生成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10.
图中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S、Cl、K、Fe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固态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l)写出化学式:G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
(1).
NaHCO3;
(2).
Fe2O3
(3).
2KClO32KCl+3O2↑
(4).
K2CO3+H2SO4==K2SO4+H2O+CO2↑
【解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B是氧化铁,C是氯化钾;固态E叫做“干冰”,E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是硫酸,D是碳酸钾,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H是氯酸钾,I是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G是碳酸氢钠,M是水。(l)化学式:G是NaHCO3,B是Fe2O3。(2)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题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
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2)
复分解反应
(3)
【解析】由所给元素及图中转化关系,单质可转化为A、E两种氧化物,所以单质是氧气,氧化物A中某元素化合价为+4价,且可转化为+6价的氧化物B,所以A是二氧化硫,B
是三氧化硫,氧化物E中某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E是氧化钡,三氧化硫可转化为酸C,
C为硫酸,氧化钡可转化为碱F,F为氢氧化钡,由硫酸可转化为盐D,D是硫酸钾,由氢氧
化钡可转化为盐G,G是氯化钡;
(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E是氧化钡,化学式为,故填:;;
(2)D与G反应即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3)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发生中和反应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2.如右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

HC1、
NaOH、
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休可以熄火终点的火炬。
(I)甲能分别与另4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写一种)。
【答案】(1
)
HC1
CuCl2(不分先后)
CaCO3
+2HC1=CaC12
+CO2↑
+H2O
(3)复分解反应
(4)
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甲为单质,则甲为铁,甲可以与盐酸、氯化铜反应,而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能灭火,即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丁与戊应为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故乙为氯化铜,进而确定出丙为氢氧化钠。若若无机物X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则X为氧化物,氧化物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水是常用的液态灭火剂,则X为氧化铁或氧化铜,即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水。
13.如图所示,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
H、
O、S、CI、Na、Ca、
Fe中
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一种元素组成,B、
D、
G、H、
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固态G俗称“干冰”.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I____________.
(2)
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
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Fe2O3
CH4
(2)
置换反应;
(3)
H2SO4+BaCl2=BaSO4↓+2HCl
(4)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固态G俗称“干冰”,为二氧化碳,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则根据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微微为氧化铁和水,故H为水;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分别由C、
H、
O、S、CI、Na、Ca、
Fe中
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故B为氧化铁,A由一种元素组成,由氧化铁转化而成,故为铁;则铁能反应的物质是酸,含三种元素,为硫酸,硫酸能和E反应,还能产生二氧化碳,E为碳酸钠;D能和氧化铁反应,D还能和F反应,F能和二氧化碳反应,F为碱,为氢氧化钙,则D为盐酸.
(1)
固态G俗称“干冰”,为二氧化碳,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则根据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微微为氧化铁和水,故H为水;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分别由C、
H、
O、S、CI、Na、Ca、
Fe中
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故B为氧化铁;
(2)A为铁,C为硫酸,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
C→D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为硫酸,D为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4)为碳酸钠,F
为氢氧化钠,E→F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14.图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和碱,共含H、O、S、Ca四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其中,B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常见大气污染物。
(1)B的俗称______;
(2)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又称______反应。
【答案】生石灰
CaO+SO2=CaSO3
Ca(OH)2+H2SO3=CaSO3+2H2O
复分解
中和
【解析】由题文可知,六种物质,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和碱,共含H、O、S、Ca四种元素,其中,B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常见大气污染物,故B是氧化钙,E是二氧化硫;由图可知,B能转化为C,E与C反应,E能转化为F,C与F反应,故C为氢氧化钙,F为亚硫酸,据此思路分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B是氧化钙,俗名:生石灰;
(2)由分析可知,B和E反应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O+SO2=CaSO3;
(3)
C和F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3=CaSO3+2H2O;
氢氧化钙和亚硫酸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而酸碱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故填:复分解,中和。
15.如图所示,A~H
分别是氢、氧、氮、氯、碳、钠、镁
、钙八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C、E是常用的灭火剂。请回答:
(1)G、E的化学式为___、____。
(2)C和_____(填物质名称)
反应可生成D。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_____。F和H反应:_____。
【答案】Na2CO3
CO2
氧化钙
HCl+AgNO3=AgCl↓+HNO3
2NaOH+
Mg(NO3)2=Mg(OH)2↓+2NaNO3或2NaOH+MgCl2=Mg(OH)2↓+2NaCl
【解析】A~H
分别是氢、氧、氮、氯、碳、钠、镁、钙八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是酸,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组成的酸是盐酸和硝酸,A以转化为B,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所以A是盐酸,B是硝酸;C、E是常用的灭火剂、氧化物,E能转化为C,二氧化碳、水是常用的灭火剂、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E是二氧化碳,C是水;
C能转化为D(碱),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D(氢氧化钙)能转化为F(碱),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所以F是氢氧化钠;F(氢氧化钠)能与H(盐)反应,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钠能与硝酸镁(或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硝酸钠(或氯化钠),所以H是硝酸镁或氯化镁;E(二氧化碳)能转化为G(盐),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G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G是碳酸钠、E是二氧化碳,化学式分别为Na2CO3、CO2;
(2)C和氧化钙
反应可生成D;
(3)A→B的反应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F和H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钠,或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
Mg(NO3)2=Mg(OH)2↓+2NaNO3或2NaOH+MgCl2=Mg(OH)2↓+2NaCl。
16.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稀硫酸;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2NaOH+CO2═Na2CO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E是常见的溶剂,故E是水,E能与D反应,根据题中物质可知,二氧化碳与水能反应生成碳酸,D是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能与C反应,根据题中物质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是氢氧化钠;C(氢氧化钠)能与B反应,根据题中物质可知,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是硫酸;B(硫酸)能与A反应,根据题中物质可知,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A为氧化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是硫酸;
(2)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在硫酸中会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3)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A与B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关11
给出元素和物质范围型推断题(学生版)
1.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均由下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l
Mn
Fe
(1)甲溶液在黑色固体乙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丙,丙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甲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丁放入过量戊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
②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2.图中
A~I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分别由
H、O、Cl、S、Fe、Cu、Al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F
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只有
G
由三种元素组成:A、B、C、F、I均为单质;H、G
类别相同;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
F
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
I→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G

C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如
E
和F
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写出
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现有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六种溶液(用A、B、C、D、E、F
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分析后回答:
(1)D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A
和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A、B、C、W、X、Y
、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
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1)写出Z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⑤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
(1)D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图中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
②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6.(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S、Na、Ca、K、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D属于氧化物,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E、F属于碱;A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G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I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A是_________。
(2)E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I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铁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C反应生成D的物质的______(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8.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E与D作用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B与C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9.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 
 。
(2)A物质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
(4)D生成C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0.
图中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S、Cl、K、Fe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固态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l)写出化学式:G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题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
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
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如右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

HC1、
NaOH、
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休可以熄火终点的火炬。
(I)甲能分别与另4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是_(写一种)。
13.如图所示,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
H、
O、S、CI、Na、Ca、
Fe中
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一种元素组成,B、
D、
G、H、
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固态G俗称“干冰”.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I____________.
(2)
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
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图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和碱,共含H、O、S、Ca四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其中,B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常见大气污染物。
(1)B的俗称______;
(2)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又称______反应。
15.如图所示,A~H
分别是氢、氧、氮、氯、碳、钠、镁
、钙八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C、E是常用的灭火剂。请回答:
(1)G、E的化学式为___、____。
(2)C和_____(填物质名称)
反应可生成D。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_____。F和H反应:_____。
16.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