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化学中考推断题攻关精典题大汇聚攻关13 表格型推断题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0】化学中考推断题攻关精典题大汇聚攻关13 表格型推断题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关13
表格式推断题(学生版)
1.下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价类图”。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各物质中均有某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并且A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补钙剂。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换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F是___(写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与C反应____;D→E的反应___。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B→A可以是高温下的置换反应
②C与其它5种物质都能反应
③C与E的反应会放出热量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1)配酞试液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如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2)
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能作干燥剂,E中含有两种元素,F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另外一种用途: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C______;E与F_______。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D→A的反应是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②实验室常用E与G的反应制取氢气
③E能分别与B、C、D发生反应
④B→D的转化途径只有一种
5.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一:
A
B
C
D
E
A

_
_

B


_

C
_

_
_
D
_
_
_

E


_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
___
B___C___
D___
E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现有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稀盐酸、食盐水、Ca(OH)2溶液和酚酞试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进行鉴别,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可以及格。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与老师的评价如下:
学生
学生鉴别结果
教师评价

③号为食盐水
④号为稀盐酸
四位同学都及格,但是没有一位同学得满分。

①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Ca(OH)2溶液

②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酚酞试液

②号为Ca(OH)2溶液
③号为稀盐酸
请你根据上面四位同学的鉴别结果和老师的评价,回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上述现象确定四种溶液的组成。
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若仅用一种试剂并将该试剂依次滴入四种未知就可以一次性加以鉴别,你将选用__________。若将该试剂加入①—④四种溶液,请根据(1)的推断结果填写下表:
液体代号




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种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B+C
B+D
C+D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溶液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写出溶液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8.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式。下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
【知识卡片】: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一定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所属物质类别是

(2)D的化学式是

(3)可以用
(写化学式)和D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
(4)G可以是硫酸盐,这种硫酸盐可用作贫血病人的补血剂,写出可生成该硫酸盐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5)C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化合反应变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新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给他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填字母)。
A.单质或酸
B.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10.小婷和小彤在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小婷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一瓶是硫酸铜溶液.小彤把其他三种溶液分别编号成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A+B
B+C
A+C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体产生
据此,小彤很快就分辨出了三种未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
.
(2)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3)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
?
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12.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六种物质玩游戏。规则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物质才能坐在一起。已知A-F是盐酸、氢气、氢氧化钙、氧化铜、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若A是一种气体肥料,请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若C是胃酸的成分,则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氢气,则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攻关13
表格式推断题(教师版)
1.下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价类图”。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各物质中均有某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并且A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补钙剂。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换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F是___(写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与C反应____;D→E的反应___。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B→A可以是高温下的置换反应
②C与其它5种物质都能反应
③C与E的反应会放出热量
【答案】(1)CaCO3
(2)Fe2O3+6HCl=2FeCl3+3H2O
或者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3)
①②③
【解析】A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B能转化为铁,B是元素显+3的氧化物,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B为氧化铁;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补钙剂,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能用作补钙剂,则F为碳酸钙;D是一种碱,D中有一元素显+2价,D能转化为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D可能是氢氧化钙,E是一种碱,E中有一元素显+1价,D(氢氧化钙)能转化为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则E为氢氧化钠;B(氧化铁)能与酸反应,酸中有一元素显+1价,酸中氢元素显+1价,则C可能是盐酸或硫酸。将猜想代入验证,猜想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F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B与C反应是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D→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①B→A是氧化铁转化为铁,可以是氧化铁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①正确;②C为盐酸或硫酸,都能与铁、氧化铁、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故②正确;③C与E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故③正确。故选①②③。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1)配酞试液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
(3)金属除锈(或制某些药物;或在胃中帮助消化等)
【解析】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会变红色,A+B以及A+C都变红色,故A为酚酞,B和C为氢氧化钙或者碳酸钠,故D为稀盐酸,B+D生成气体,故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代入实验,符合题意。
(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会变红色,A+B
A+C都变红色,故A为酚酞,故填:A。
(2)由分析可知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
(3)由分析可知D为稀盐酸,可用于除锈,故填:金属除锈。
3.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如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2)
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答案】(1)做干燥剂
(2)
(3)NaOH、NaOH和Ca(OH)2
(4)7
【解析】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A为氧化物,故A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且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推出A为氧化钙,氧化钙能转化成B,B属于碱,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为氢氧化钙,B能转化为C和E,且C为盐,E为碱,E能转化为D,D能转化为C,D为盐,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可推出C为碳酸钙,E为氢氧化钠,D为碳酸钠。
(1)A为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A的用途是:做干燥剂;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M为酸,如稀盐酸,H为单质,G为氧化物,故G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且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推出G为三氧化二铁,G能转化为H,且H能与酸反应,可推出H为铁,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为碳酸钠、B为氢氧化钙,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碳酸钠,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NaOH),也可能是氢氧化钙过量,这时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Ca(OH)2;
(4)A为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题意;
B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符合题意;
C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D为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E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符合题意;
F为盐,且F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三氧化二铁能转化为F,可推出F可能为氯化铁,氯化铁与稀盐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G为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符合题意;
H为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符合题意。
故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7种。
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能作干燥剂,E中含有两种元素,F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另外一种用途: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C______;E与F_______。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D→A的反应是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②实验室常用E与G的反应制取氢气
③E能分别与B、C、D发生反应
④B→D的转化途径只有一种
【答案】(1)作发热剂(或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
(2)
(3)①③
【解析】A物质属于氧化物,其中含有+2价的元素,说明A可能是CaO、CuO等;因为A能作干燥剂,说明它能吸水或与水反应,所以A是CaO。B物质属于碱,其中含有+2价的元素,并由金属氧化物CaO转化而来,则B是Ca(OH)2。C物质属于碱,其中含有+1价的元素,可以由Ca(OH)2转化而来,那么C可能是NaOH或KOH;物质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则C是NaOH。D物质属于盐,其中含有+4价的元素,并且Ca(OH)2可以转化为D,所以D是CaCO3。E物质属于酸,其中含有+1价的元素,并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E是盐酸。F物质属于氧化物,其中含有+3价的元素,常见的是氧化铁、氧化铝;由于F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所以F是Fe2O3。G物质属于单质,可由Fe2O3转化而来,所以G是Fe。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氧化钙,另外一种用途:作发热剂(或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
(2)B→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与F的反应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D→A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①正确;
②E与G的反应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由于此反应的速率较慢,实验室不常用E与G的反应制取氢气,故②错误
③盐酸能分别与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发生反应,故③正确;
④B→D的转化途径不是只有一种,例如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或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④错误。故选①③。
5.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一:
A
B
C
D
E
A

_
_

B


_

C
_

_
_
D
_
_
_

E


_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
___
B___C___
D___
E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2)2NaOH+
MgSO4==Mg(OH)2↓+Na2SO4
Mg(OH)2
?
MgO+H2O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6..现有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稀盐酸、食盐水、Ca(OH)2溶液和酚酞试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进行鉴别,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可以及格。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与老师的评价如下:
学生
学生鉴别结果
教师评价

③号为食盐水
④号为稀盐酸
四位同学都及格,但是没有一位同学得满分。

①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Ca(OH)2溶液

②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酚酞试液

②号为Ca(OH)2溶液
③号为稀盐酸
请你根据上面四位同学的鉴别结果和老师的评价,回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上述现象确定四种溶液的组成。
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若仅用一种试剂并将该试剂依次滴入四种未知就可以一次性加以鉴别,你将选用__________。若将该试剂加入①—④四种溶液,请根据(1)的推断结果填写下表:
液体代号




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稀盐酸
Ca(OH)2溶液
食盐水
酚酞试液
(2)碳酸钠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没有明显现象
溶液变红色
2HCl+Na2CO3=2NaCl+H2O+CO2↑
Ca(OH)2+
Na2CO3=CaCO3↓+2NaOH
【解析】(1)根据题意知每一位学生的结论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假设一个同学的结论中某一个是正确的,如果能保证每一位同学的结论中有一个正确,另一个不正确,那就可以证明假设成立;假设:设甲同学③为食盐水是正确的?丁同学中②为氢氧化钙是正确的?丙同学的④为酚酞是正确的?乙同学的①是盐酸是正确的,这样保证了每一位同学的结论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且互不冲突,所以该假设成立,故为:①稀盐酸;②Ca(OH)2溶液;③食盐水;④酚酞试液;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色,故可以用碳酸钠进行区分。有关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Ca(OH)2+
Na2CO3=CaCO3↓+2NaOH。
7.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种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B+C
B+D
C+D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溶液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写出溶液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1)Ca(OH)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H2SO4+BaCl2===BaSO4↓+2HCl
【解析】五种物质两两混合,产生气体的是稀硫酸和碳酸钠,故B和C为二者之一,产生沉淀的是稀硫酸和氯化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和碳酸钠,为B和D,据此推断B为碳酸钠,则C为稀硫酸,D为氯化钡,A和B也能产生沉淀,A为氢氧化钙,则E为氢氧化钠。
(1)溶液A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Ca(OH)2。
(2)溶液A为氢氧化钙溶液,溶液B为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3)溶液C为稀硫酸,溶液D为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8.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式。下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
【知识卡片】: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一定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所属物质类别是

(2)D的化学式是

(3)可以用
(写化学式)和D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
(4)G可以是硫酸盐,这种硫酸盐可用作贫血病人的补血剂,写出可生成该硫酸盐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5)C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化合反应变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单质
(2)Fe2O3
(3)CO、C
(4)Fe+H2SO4=FeSO4+H2↑(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5)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1)由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可知,A物质的化合价为0,所以A属于单质;
D物质中铁元素呈+3价,且属于氧化物,所以D的化学式为:Fe2O3;
A为单质Fe,D为Fe2O3,所以Fe2O3在高温条件下被还原成Fe,所以可与C或CO反应;
由图知,G中铁元素呈+2价,且为硫酸盐,那么G为FeSO4,可采用铁与酸的置换反应或铁与某些盐的置换反应等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填:Fe+H2SO4=FeSO4+H2↑(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由图知,C中铁元素呈+2价,且为碱,那么C为Fe(OH)2,与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9.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新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给他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填字母)。
A.单质或酸
B.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答案】(1)Na2CO3
(2)不一定
(3)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4)D
【解析】(1)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可推知7为碳酸钠。
(2)因为1为碳粉,属于单质,碳在高温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
(3)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若2是二氧化碳,则3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则5为盐酸或硫酸,若2是氧化铜,则3为盐酸或硫酸,则5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所以5和7的反应可以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4)若8为氯化钡,则9可以是硫酸,则6代表可以是碱、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碳酸盐;若9是碳酸钠,则6可以是氢氧化钙、酸、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所以6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10.小婷和小彤在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小婷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一瓶是硫酸铜溶液.小彤把其他三种溶液分别编号成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A+B
B+C
A+C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体产生
据此,小彤很快就分辨出了三种未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
.
(2)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3)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其他三种溶液为无色
(2)Na2CO3
(3)复分解反应
(4)Na2CO3
+
Ca(OH)2=2NaOH
+
CaCO3↓
【解析】从提供的溶液可知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和C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产,故A和C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因此C为碳酸钠,则B为氢氧化钙,A为稀盐酸,
硫酸铜为蓝色,从外观可判断.
(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其余都为无色;(2)C溶液中溶质的是碳酸钠;(3)A与B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为复分解反应;(4)B与C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反应方程式:Na2CO3
+
Ca(OH)2=2NaOH
+
CaCO3↓.
11.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
?
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答案】(1)①H2SO4

BaCl2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①NH4Cl;②4:21;
【解析】(1)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
B+C产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aCl+H2O+NH3+CO2=NaHCO3↓+X中,X是氯化铵;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
B+C产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H2SO4;BaCl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aCl+H2O+NH3+CO2=NaHCO3↓+X中,X是氯化铵;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
Na2CO3+H2O+CO2↑
2×84
18+44
x
3.1g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0g﹣8.4g=1.6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1.6g:8.4g=4:21;故答案为:①NH4Cl;②4:21;
12.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六种物质玩游戏。规则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物质才能坐在一起。已知A-F是盐酸、氢气、氢氧化钙、氧化铜、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若A是一种气体肥料,请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若C是胃酸的成分,则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氢气,则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改良酸性土壤
(3)复分解反应
【解析】(1)若A是一种气体肥料,则A是CO2,能与CO2反应的是氢氧化钙,则B是氢氧化钙,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有稀盐酸和碳酸钠,碳酸钠只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碳酸钠放在中间,则C是碳酸钠,D是盐酸,能与盐酸反应的是氧化铜,则E是氧化铜,能与氧化铜反应的是氢气,F是氢气。B是氢氧化钙,C是碳酸钠,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C是胃酸的成分,则C是HCl,能与盐酸反应的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氧化铜,又因为碳酸钠只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钠放在中间,盐酸一边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一边是氧化铜,氢气只能和氧化铜反应,因此左边是氧化铜和氢气,右边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即A是氢气,B是氧化铜,C是稀盐酸,D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F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3)若A是氢气,分析同(2),B是氧化铜,C是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