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给物体分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 给物体分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科学知识目标
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2.能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物体分类。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1.
能对物体的分类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
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分类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帮助。
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物体分类,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多种水果如不同颜色的樱桃、香蕉、荔枝等;
准备
多种蔬菜如黄瓜、不同品种的西红柿等。
3.
打印的超市物品小图贴等。
4.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师拿出盛满果蔬的“百宝箱”。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百宝箱”,哪个小朋友敢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然后告诉同学们你摸到的是什么?
2、找3名学生到前面来摸,并说出自己摸到的果蔬是什么样的,先自己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并且把摸到的果蔬放在讲桌上。
3、老师也参与其中,摸到果蔬,描述摸到的果蔬的样子,让学生猜老师摸到了什么,然后把摸到的果蔬也放到讲桌上。
4、师:蔬菜和水果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平时我们要多吃水果蔬菜。请爱吃水果蔬菜的小朋友举起小手。
5、哪位小朋友说说都爱吃什么水果,
学生交流:我最喜欢吃香蕉;
我最喜欢吃鸭梨;
我最喜欢吃荔枝
那谁来说说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我最喜欢吃豆角;
我最喜欢吃黄瓜;
6、开启百宝箱。

师:你们瞧,今天老师把你们爱吃的水果蔬菜拿来了。
二、探究过程——给果蔬分类
1.开启宝箱:出香蕉、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请同学们描述出你认出的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这些外部特征,
并记住它们的特征。
2.
提出问题:同学们了解了不同水果和蔬菜的外部特征,有的特征是相同,比如颜色,形状等,我们将拥有相同特征的果蔬放到一起,这就是分类。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不同标准给水果蔬菜进行分类吧~
分小组讨论,并将分类的结果记录在报告册。
注意在分类时要制定简单的分类计划,说出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都有哪些果蔬。
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班内交流:
引导学生用相对规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3.教师总结:
同学们能按根据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对果蔬进行分类,做的非常好。其实对物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就是根据相同点把物体分类。
板书:给物体分类
三、拓展与应用
1.生活中将物体分类的标准有很多,除了按外部特征分类,还可以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下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我们学校的科学仪器室看一看,老师是根据每种仪器的用途及材料分成了8大类:有通用仪器、测量仪器、专用仪器、模型、标本、玻璃仪器、药品、其他实验材料及工具。
2.学生活动——争做超市小老板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超市老板,要想让顾客很快、很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应该怎样物品分类呢,”
学生交流得出:可以按商品的用途分类。
教师出示需要摆放的商品(超市物品小图贴),学生进入情境表演,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摆放的理由。
师生总结:我们根据这些小商品的用途可以分成食品类、日用品类、饮品类。
谁的分类更合理呢,评出最佳“小老板”。
教师出示超市的物品摆放,让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的分类方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四、课后实践作业:
将书包里的物品要如何分类才能让我们很方便的找到呢?
五、板书设计
给物体分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