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水教学目标1,能用多种感官综合观察水的持点2,能用语言简单描述水的特点3、初步了解水的用途,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4、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水的基本特点难点: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持点教学准备:PPT、水、牛奶、白醋、各种形状的容器、塑料袋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猜谜语.平的像镜,清的透明,热了变气,冷了变冰学生答,教师引导。教师出示四副图片,“同学们,这四副图片中有一种相同的物质,你能发现是什么吗?”学生答“水”,然后直接引入问题:“那么水有什么特点呢?”由此直接过渡到下一个探索发现环节的学习。二、探究与发现活动一、观察比较,判断哪杯是水(1)制订计划:教师出示分别装有水、牛奶和白醋的三个杯子,让学生判断哪个杯子里装的是水。活动前,让学生先说一说“你会用到哪些感官观察?观察时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学生没说到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2)分组观察:任务明确之后,分组进行观察、判断。(3)交流汇报:让学生充分交流“哪个杯子是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会用眼晴观察出白色的是牛奶,用鼻子辨别出酸的是醋,剩下的就是水。牛奶有清香气味,醋有酸味,牛奶是白色的,而水没有这些特征。在比较中,学生初步感知到水无颜色、无气味的特点。同时在观察辨别水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感官的重要作用,为后面进一步利用感官观察物质做好铺垫。活动二:发散思维,认形状(本节课最重要的探究活动)提供不同形状的容器、塑料袋,将水倒入容器和塑料袋中让学生感受水本身没有固定形状这一特点。除教材提到的水的基本特征外,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水的一些其他特征,如无味道、是透明的等,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4)学生集体总结“水的特点”(5)处理信息。提示学生用画“√"的方式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此环节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真实记录、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三、应用于拓展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水的一些特征,那么水的用途有哪些呢?”学生答:做饭、煲汤、熬药、游泳、洗澡、洗车、拖地、冲马桶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用水的PPT,然后通过提问“我们有这么多的地方用到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水呢?”由此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四、课堂总结(学生齐读和教师抽读)1.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2.水是没有气味的3.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板书设计认识水眼(图片)——看鼻(图片)——闻舌(图片)——尝手(图片)——捏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