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的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从实际生活和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新物质及它的特点。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愿意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新物质及它的特点。难点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 教学准备: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之所以能有如此便捷的生活与那些爱动脑思考,勇于动手实践的科学家们分不开的,你都知道哪些科学家?师: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介绍一位科学家(示多媒体)他叫拉瓦锡,哪位同学能为同学们介绍一下。(指名读)师:燃烧后剩下的一小撮灰显然要比原来的木炭轻很多,但整个密闭容器的重量并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亲自来一探究竟呢?二、探究新知:师:我们今天来探究一下燃烧的蜡烛(板书课题)师:在同学们面前有一根蜡烛,在实验前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下燃烧前的蜡烛是什么样子的。师:接下来我们将观察燃烧中的蜡烛,看看这时蜡烛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实验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在燃烧中的蜡烛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同学们猜一猜,燃烧掉的蜡烛变成了什么?师:那是不是像你们猜测的那样有气体产生了呢?我们要怎么做?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下实验的方法,把你们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师:同学们好厉害与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多媒体示实验方法)师:实验证明了同学们的猜测是事实。现在我们应该能够解释拉瓦锡做的实验了,为什么木炭燃烧前与燃烧后的重量一样?师:可见物质燃烧后并不是没有了,而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在自然界中。师:燃烧能产生新物质,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吗?三、建立概念:师:在自然界中有的物质的变化只是形态上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有的变化则会产生新的物质,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师:现在用我们所学的知只来判断一下,下面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判断)四、总结:师:在自然界里有的变化只是形态上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有的变化则会产生新的物质。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教学板书:燃烧的蜡烛点燃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