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暑假作业8(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暑假作业8(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暑假作业(8)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1902年,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放射性元素的膻变理论:放射性原子是不稳定的,它们自发性地放射出射线和能量,而自身衰变成另一种放射性原子,直至成为一种稳定的原子为止。
B.从美国归来的崔永元日前举行媒体说明会,他举起中国护照供媒体拍照,笑称终于能说明自己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他也大方地承认,与方舟子在微搏上关于转基因的论战,是加速自己离开央视的原因。
C.在这月色溶溶的深夜里,望着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的农舍、草垛和睡去的杨柳,内心会感到分外平静。摆脱了一切辛劳、忧虑和不幸,隐藏在朦胧夜色的庇护下,村子显得那么温柔、凄清、美丽。
D.此次农展会,个大鲜绿的黄田辣椒、粗长肥厚的栗木莲藕、清甜化渣的芳林马蹄等等,这些散发着浓浓“土”味的特色农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亲睐。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一项(???)
A.今天天气太反常,滴水成烟,
炙手可热,真是难受极了。
B.所谓开放,就是要借他山之石,
师心自用,促进自我发展。
C.虽然他犯了错误,但是罪不容诛,应允许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D.经过多次反复修改,这篇文章差强人意,他终于总算过关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①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
②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悚然
③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
④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
⑤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
⑥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一
A.③①②⑤⑥④
B.③②⑥①⑤④
C.④⑥⑤②③①
D.④⑤②③⑥①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杜前《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常用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秦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②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③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为杜牧在重阳日与前来拜访他的友人张祜到齐山登高而作。②客:即张祜,他诗才横溢,但因被排挤而不得见用,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深表同情,同时对自己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不得施展才能与张祜有同病相怜之感。③牛山: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而流泪。
1.诗歌第三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全诗内容看,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氫气,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它的发热量是汽油的28倍。作为新能源,氢不仅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质燃料,而且也是未来迕入家庭的理想燃料和能源。用输氢管道可以将氬送入千家万户,代替煤气、电等能源。人们用氢能采暖、制冷、洗浴和做饭,燃氢汽车还可以直接在家里充添燃料。
(摘编自(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科学技术卷》)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大约96%的氢来自化石燃料,其余为水电解制氢。水是主要的制氢原料(有氢矿”之称),水电解制氢就是直接利用外来的能量,从水中制氢。用化石能源制氢,主要是利用化学能使水中的氢分离。以煤为例,煤本身含氢很少,通常的煤气化制氢的化学反应为:C+H2O→C0+H2,反应条件为温度>1000℃,常压至中压。可见反应产生的氢来自于水,煤(C)只是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进一步反应,产生氢气,反应如下:CO+H2O→H2+CO2,需采用催化剂,高温、中压。其他化石能源制氢与此基本类似,但同样受到本身资源和CO2排放的制约。另有人提出由矿物制得的粉末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推动燃料电池自行车。这种方法不排放CO2,但是仍然受到本身资源的制约。至于人们寄希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法,目前所占的比例有限,原因是受限于成本。
(摘编自《无限的氢能一一未来的能源),《自然杂志)2006年01期)
材料三
从国内实际情况看,氢能源的成熟应用尚需时日。首先是核心技术有瓶颈。国内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等关键材料、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其次是加氢成本高。目前我国氢气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产量规模不小,但加上提纯、运输等费用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与传统然油和锂电池汽车相比缺乏竞争力。第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比如加氢站建设,如果没有很妤的加氢系统,氢能源应用也将无法施展。此外,目前相关技术标准、安全储氢保障等仍有待明确,如何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和使用燃料电池汽车也需要时间。
(摘编自《面对氢能源“热”还需保持一份冷静》,《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年3月)
材料四
弄清南阳“水氢车”事件,辨识真假创新是关键。“水氨车"貌似神秘,其原理并不难理解。按照以湖北工业大学董仕节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的解释,无非就是以“铝合金粉末+催化剂+水”反应制氢,并通过氢燃料电池来驱动汽车。但诸多专家认为,这种制氢方法在技术上并不成熟,也不符合节能性、经济性、环保性等要求,基本没有商业价值。至于在车辆行驶中“即时制氢”所带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未得到任何验证。因此,这辆样车很可能只是企业忽悠地方政府的一个“道具”。
(摘编自《“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浮躁心态》,《经济日报》2019年5月27日)
材料五
2019年12月30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氢能源有轨电车在佛山上线载客开跑,标志着氢能源有轨电车在世界上首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氢能源有轨电车是一种以“氢”作为能源的新能源轨道交通工具。与常规列车不同,该车以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原理是通过燃料电池内氢和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有轨电车。由于氩燃料能量密度极高,氩能源有轨电车续航能力超强,加满一次氢气可持续行駛约100公里。该车行駛线路无需架设“接触网”,完美解决了常规有轨电车需要架设接触网、普通储能式有轨电车续航里程短的难题。
(摘编自“中国中车”微信公众号《世界首条氢能源有轨电车投入商业运营》)
1.下列选项对于“氢能”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氢能通过氢、氧发生的反应提供能量,能量密度高。
B.大规模制造氢气的困难在于原料的储藏量不充足。
C.日前,氢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已进入实践应用阶段。
D.受高运输成本影响,氢能目前未能得到普及运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煤等化石能源制氢,只需提供水和一定的反应环境,该制氢条件容易保障,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B.在评价制氢技术的应用价值时,人们要考虑制氢成本,还要综合考虑资源数量、碳排放量等各项因素。
C.在弄清南阳“水氢车”运用的制氢技术并非创新、不够成熟后,基本可以判断该车不具备商业价值。
D.不同于普通有轨电车,氢能源有轨电车续航能力超强,在行驶过程中不需要再通过接触网补充能量。
3.关于氢能的开发应用,有人提出“冷静对待、多元探索”的策略,你认为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90后00后而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更是一段饱含人间大爱的集体记忆、一场升华家国情怀的互动仪式,这必将成为他们心理成长和思想成熟的人生标记。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③在200年《开学第一课》中,一公院士说:“同学们,希望你们抓紧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在你们的黄金年代,吸收知识,释放潜能,创造属于你们这一代的精彩世界。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膻变——嬗变。B项:微搏——微博。D项:亲睐——青睐。
2.答案:D
解析: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句意为天气炎热,错误。B.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该成语为贬义词,句中并无贬义,错误。C.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句意为罪不至死,错误。D.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④明显属于总结性语句,确定答案是A或B;③是首句,由“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确定②承接③,由此确定答案为B。
4.答案:(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解析:
5.答案:1.世人在这一联中想说明的是:在佳节中,只管酣酌畅饮,愉快地度过重阳佳节,不要再去想那些关乎人生、仕途等烦恼的事情。
2.从全诗看,诗人表现出既郁闷又旷达的双重情调。“尘世难逢开口笑”足见其心中的郁闷不乐,而头插菊花,酩酊酬佳节,何必沾衣等的表述,则表现出他不计得失,只求快乐的旷达心理。
解析: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6.答案:1.B;
2.A;
3.示例:合理。
(1)冷静对待:氢能的使用成本不低、技术瓶颈犹在等,部分企业可能蓄意利用热度吸引资金。
(2)多元探索:开拓应用场景,推广普及认识等。
解析:1.B.“困难在于原料的储藏量不充足”于文无据,材料二的原文是“水是主要的制氢原料”,材料中没有说储藏量不足。
2.A.“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错,材料二原文为“但同样受到本身资源和CO2排放的制约”。
3.材料三“从国内实际情况看,氢能源的成熟应用尚需时日。首先是核心技术有瓶颈”、“其次是加氢成本高”、“第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比如加氢站建设,如果没有很好的加氢系统,氢能源应用也将无法施展”、“如何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和使用燃料电池汽车也需要时间”;材料四的出处“‘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存躁心态”;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知“冷静对待、多元探索”是合理的。
7.答案:略
解析:作文参考立意:(1)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青年担当;(2)危难之时,青年人应敢于担当;(3)青年一代要结合时代,承担责任,谋划人生;(4)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青年需要积蓄知识,未来才能绽放华彩;(5)青年人要抓住机遇,不负韶华,创造未来;(6)青年人要学得本领,报效国家;(7)厚植家国情怀,肩负兴国之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