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例研究表科目科学课题《燃烧的蜡烛》执教教师执教班级四年级时间参研教师教学内容《燃烧的蜡烛》设计理念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深钻教材,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史的作用。依托科技史,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蜡烛燃烧前、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科学知识: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较观察研究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的蜡烛所发生的变化。教学难点: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教学准备蜡烛、火柴、湿毛巾、尺子、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一、导入1、?导入实验:燃烧卡纸?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卡纸,它们的大小一样吗?把它们揉成纸团后,重量一样吗?如果老师把其中的一张纸烧掉,你们猜会发生什么变化?交流:在刚才燃烧报纸的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从先前的大纸球到这一小撮灰体积上有什么变化?重量呢?大家猜猜为什么会变轻呢?3、过渡:关于燃烧,历史上有一位科学家也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却发现了我们所不知的一些关于燃烧的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4、介绍拉瓦锡的实验。5、思考:燃烧后剩下的一小撮灰显然比原来的木炭轻很多,但整个密闭容器中的重量并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6、猜测:燃烧后除了剩下的灰,还会产生什么?7、过渡: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我们就要蜡烛为例来研究燃烧现象。(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巧妙设计情境导入实验,重演科技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认知矛盾。二、探究活动1、交流: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支蜡烛?,你们准备怎样进行研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2、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交待实验要求。3、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交流: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5、小结:蜡烛燃烧时会熔化成蜡油,能产生热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6、讨论:变短的蜡烛到哪里去了?(可能产生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种什么样的气体呢?怎么证明?7、分组检验燃烧后的气体8、交流:说说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9、小结:实验说明了蜡烛燃烧确实产生了气体物质,这种气体物质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来看看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吧!10、解释:你能用这个实验结果解释一下纸烧后重量变轻了,而拉瓦锡的实验却重量不变呢?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蜡烛燃烧前的观察”-“蜡烛燃烧中的观察和实验”-“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的顺序进行,旨在以实验验证和资料呈现的方法解决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三、应用拓展1、小结:今天我们以蜡烛为例研究了燃烧现象,谁能总结一下蜡烛在燃烧中有些什么样的变化?(相机板书)2、是呀,世界上的物质是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只是形态上的变化,不产生新物质,有的则会产生新物质。请你来判断下列这些变化属于哪种变化?3、总结下课。设计意图:应用拓展环节指导学生对“蜡烛燃烧中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进行回顾总结,同时也对整个单元所学的物质变化进行总结。板书设计:燃烧的蜡烛熔化燃烧蜡油二氧化碳形态改变产生了新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