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测量呼吸和心跳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知道呼吸和心跳之间的关系;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师:看图片,他们在干什么?(出示人们正在运动的图片)生:在运动。师:你们都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在运动时有什么感觉?生:发热、疲惫、呼吸急促生:心跳加快,脸红……师:对,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板书:呼吸和心跳)师:大家都说呼吸快,心跳快,快到什么程度,你能说一说,预测一下吗?生:呼吸剧烈,心跳明显加速师:怎样才能知道快到什么程度?怎么办呢?(板书:测量)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出示课题《测量呼吸和心跳》)二、合作探究:1、怎么才算一次呼吸?师:怎样才算一次呼吸?生:说出一吸一呼才算一次呼吸。师讲解: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2、指导学生正确测量心跳的方法:师:怎样来测量心跳呢?可以借助工具,也可以在劲动脉脉搏等处。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稍微用力,就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了。试一试,你感觉到了什么?3、预测安静时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4、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每两人一组,对方为自己测心跳,自己数呼吸的次数。教师为大家计时。(2)两人交换再做一次,这样双方就都数完了呼吸和心跳的次数。5、汇报和交流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和你的预测一致吗?6、测量自己在运动1分钟结束时,呼吸和心跳次数。(1)师:每组选一个代表,做一分钟蹲起,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蹲起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一分钟时间,准备好,开始。(2)师:回到座位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自己数呼吸,组内其他同学为他测量心跳次数(计时1分钟)师:请组长将测得的结果记录到表上。7、测量休息三分钟后自愿者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师:不要忘了放松后的测量呀!。(2)、对自愿者进行测量。8、对安静时、运动后、休息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进行分析讨论,得出自己的发现。9、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及小组发现。三、总结发现1、师:请各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发现运动后呼吸和心跳都会明显加快,运动休息三分钟后,呼吸和心跳都变慢了,但不能完全缓解,比运动前要稍快一些。2、师:为什么每个学生的次数都不一样呢?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3、师:安静时、运动后和运动后休息的呼吸和心跳都有什么不同?生:运动后心跳会加快,休息一会儿之后,心跳次数会减少。4、教师讲解。5、小结。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1、生:(提问)大人和小孩的呼吸和心跳次数一样吗?师:其实,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数也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心跳要比大人多。新生儿的心跳次数会达到每分钟140次,成年人才六、七十次……2、生:(提问)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呼吸和心跳差多少?师:女生会比男生要多呼吸两次。因为男生身体比较好。3、生:(提问)心脏为什么要跳动?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五、组内评价师:请各组组长对今天上课做实验进行总结评议。生:上课非常认真,小组讨论时,非常积极。试验进行的井然有序,没有差错。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板书设计测量呼吸和心跳呼吸次/分心跳次/分安静时运动后增加增加休息后减少减少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大西街小学徐海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