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拓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拓展的含义及其价值。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并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3、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释一些科学现象。教学难点在解释现象中分析条件差异。教学准备课件、尺子、报纸若干、吸盘挂钩。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许多科学探究的本领。我想考验考验大家,怎么样,敢接受我的考验吗?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不用胶带,水等东西就能粘在黑板上,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谁能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学生回答。2、同学们,听说过“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吗?什么意思?6、指明回答。7、谈话:学习科学也要这样,我们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像滚雪球那样,知识越积越多,本领越练越强。许多科学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拓展吧。(板书课题:拓展)二、新授1、观察现象,解释道理。(温室效应的拓展)(1)利用电子白板播放课件:(温棚里的小草)。(2)提问: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几天后,结果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不一样?瓶子改变了什么?(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要求在别人回答时注意倾听。(5)教师小结:盖上瓶子后,瓶内的温度和湿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所以瓶内的小草要比瓶外的小草长得快,长得高。这就是温室效应(板书),温室效应的作用就是:室内温度较室外高、不易散热、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6)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这样的温室效应吗?(7)小组讨论并交流。(8)利用视频展台出示图片:(塑料大棚、花房等图片)(9)课件显示提问:1、如果瓶子一直盖上,里面的小草会怎么样?为什么?2、如果换成不透明的容器去盖会怎样?你如何解释?(10)学生讨论汇报。(11)提问:温室效应有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地球现在就在一个大温室里,你能说说温室效应对地球带来什么影响吗?(12)小组讨论,集体交流。(13)利用电子白板播放视频: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及其危害。(14)提问:面对地球温室效应我们该怎么行动?(15)小组讨论交流。(1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同运用所学知识对小草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并且我们在解释过程中获得许多新发现。像这样运用所学知识对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就是一种对所学内容的拓展。2、动手操作,探究奥秘(大气压力的拓展)(1)教师表演两个吸盘粘在一起,学生解释现象。(板书:大气压力)(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出示实验要求并演示方法):把一张报纸平摊在课桌上,取一把尺插在报纸下,另一半露出桌沿外,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会怎么样?重而快地向下击打尺,报纸又会怎么样?(3)学生先猜测,然后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4)交流实验现象和解释原因。(5)利用电子白板播放: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压力。轻而慢地向下压尺,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压力相等,从而尺能翘起报纸;重而快地击打尺,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大气压力远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不会轻易被抬起,甚至还有可能被尺打破。(6)提问: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与大气压力有关吗?(7)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8)小结:像上面纸板托水、吸盘挂钩、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现象的原因都是大气压力的功劳。3、继续实验,探究气垫汽车的奥秘(液体的热对流)(1)在汽车上吹气,汽车能开动吗?(2)比赛:比一比哪一辆汽车开得最快?(3)你知道“汽车”为什么能开动吗?(4)学生讨论并交流汇报(5)播放视频:气流反冲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三、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了好多科学现象,也获得一些新的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我们同学尽可能多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试着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最后,老师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今后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开拓发展,创造奇迹!板书设计:拓展温室效应大气压力气流反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