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预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3.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预习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中把得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氧的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例如,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应。碳得到了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2)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下面几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反应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2CuO+C2Cu+CO2↑C得氧CuO失氧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C发生氧化反应CuO发生还原反应H2O+C?H2+CO____得氧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发生还原反应CuO+H2Cu+H2O____得氧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发生还原反应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还原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实质。2.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3.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学习重难点】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学习过程】(1)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下面几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反应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2CuO+C2Cu+CO2↑C得氧CuO失氧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C发生氧化反应CuO发生还原反应H2O+CH2+CO____得氧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发生还原反应CuO+H2Cu+H2O____得氧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发生还原反应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对于没有氧元素参与的反应,也可从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关键是要观察和判断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否有升降的变化。正确判断化合价变化要做到两点:要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与其最外层的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如钠原子、镁原子、铝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分别为1、2、3,它们均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化合价分别为+1价、+2价、+3价,氯元素、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它们分别得到1个和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和-2价。(2)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以下列两个反应来分析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化学反应2Na+Cl22NaClH2+Cl22HCl化合价的变化钠元素由____价升高到____价氯元素由____价降低到____价氢元素由____价升高到____价氯元素由____价降低到____价电子转移钠原子的最外层为____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为____个电子,在反应过程中,钠原子____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____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两种离子都达到稳定的结构氢原子的最外层为____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为____个电子,在反应过程中,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但共用电子对____氯原子,____氢原子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是由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过程,化合价降低是由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过程。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3)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在中学化学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可以归纳如下表:填表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实质氧化还原反应有下列两种关系: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当堂检测1.判断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2Mg+O22MgOC.Na2CO3+2HCl=2NaCl+H2O+CO2↑D.Cu(OH)2CuO+H2O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氧元素的得与失B.化合价的升降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D.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3.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2O3+3CO2Fe+3CO2B.NH4NO3N2O↑+2H2OC.2NaHCO3Na2CO3+CO2↑+H2OD.Cu2(OH)2CO32CuO+CO2↑+H2O4.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物质D.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Na2SO3+H2O=Na2SO4+2HClB.2HgO2Hg+O2↑C.2NaCl+H2SO4Na2SO4+2HCl↑D.Mg+2HCl=MgCl2+H2↑2.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D.可能被还原3.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H2+Cl22HCl②Na2CO3+2HCl==2NaCl+H2O+CO2↑③2H2O2H2↑+O2↑④CuO+2HNO3==Cu(NO3)2+H2O⑤2HgO2Hg+O2↑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④⑤4.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全部被还原的是(),部分被氧化的是(),部分被还原的是()。A.4HCl(浓)+MnO2MnCl2+Cl2↑+2H2OB.2NaCl(熔融)2Na+Cl2↑C.D.Cl2+H2O=HCl+HClO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Na2SO3+H2O=Na2SO4+2HClB.2HgO2Hg+O2↑C.2NaCl+H2SO4Na2SO4+2HCl↑D.Mg+2HCl=MgCl2+H2↑6.在反应中,元素x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Y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被氧化B.元素Y被氧化C.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D.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7.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B.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8.下列反应中,一种物质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A.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B.CaCO3CaO+CO2↑C.Na2CO3+2HCl===2NaCl+CO2↑+H2OD.3NO2+H2O===2HNO3+NO【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本质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3.了解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比较。【学习过程】1.(1)置换反应一定____氧化还原反应(2)复分解反应一定____氧化还原反应(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2.(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3.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本质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比较。【学习重难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比较。【学习过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初中化学学习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来划分的。这四类反应的特点可以表示如下: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氧化还原反应是看反应前后的元素有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标准与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1)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有不同的单质,同种元素由单质变为化合物(或由化合物变为单质)时,一定会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一定____氧化还原反应。(2)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交换,在反应中离子所带的电荷不变,即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一定____氧化还原反应。(3)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Cu+O22CuO(_________反应)CO2+H2O==H2CO3(________反应)(4)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KMnO4K2MnO4+MnO2+O2↑(________反应)Cu(OH)2CuO+H2O(________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的关系还可以用数学上的“集合”思想来理解与记忆(如图)。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元素化合价(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________;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________;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如HCl,既有氧化性(由____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____元素表现出的性质)。(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4.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要求较简单)(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当堂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中和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从硫元素的化合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B.SC.SO2D.H2SO43.根据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4.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是;(2)此反应若转移了12mol的电子,则生成氯气L(标准状况)。课后练习与提高1.已知可以发生下列化学反应:(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由上述反应可以推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Br2>Fe3+>I2B.Fe3+>Br2>I2C.I2>Br2>Fe3+D.Br2>I2>Fe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3.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1)C+CO2=2CO(2)C+H2O=CO+H2(3)CO+H2O=CO2+H2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A.C>CO>H2B.CO>C>H2C.C>H2>COD.CO>H2>C4.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A.FeB.Cl2C.H+D.O25.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化合物XY(其中X为+2价,Y为-2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XY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⑤XY中的Y2-具有还原性;⑥XY中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Y中的X2+的氧化性强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⑤⑥⑦6.在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被氧化的HCl与参加反应的HCl质量关系是:A.两者质量相等B.后者是前者的3倍C.前者是后者的1/2D.前者是后者的1/47.已知反应:①2A-+C2==2C-+A2②2C-+B2==2B-+C2③2D-+C2==2C-+D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A2>B2>C2>D2B.D-不能被B2氧化C.氧化能力:B2>C2>D2D.还原性:A->B-8.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Cl2→Cl-;MnO4-→Mn2+;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Fe3+B.Cl2C.MnO4-D.HNO29.R、X、Y和Z是四种元素,它们常见化合价均为+2,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R2+>X2+>Z2+>Y2+B.X2+>R2+>X2+>Z2+C.Y2+>Z2+>R2+>X2+D.Z2+>X2+>R2+>Y2+10.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编号填入括号内:(1)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4)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HCO3=Na2CO3+CO2+CO2↑B.2Na+Cl2=2NaClC.Zn+CuSO4=ZnSO4+CuD.2KMnO4K2MnO4+MnO2+O2↑E.CaO+CO2=CaCO3F.4FeS2+11O2=2Fe2O3+8SO211.根据反应(1)2P+5Br2+8H2O=2H3PO4+10HBr(2)Cl2+2HBr=2HCl+Br2(3)2KMn0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推断氧化性(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还原性(还原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2.在①S2-②Fe3+③Fe2+④Mg2+⑥Cl-⑦H+⑧SO2⑨Fe⑩HCl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8/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习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认识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各类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胶体的性质。教学难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Fe(OH)3胶体的制备。【学习过程】【第一学时】思考与讨论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方法引论:分类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的一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的目的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讨论:1.氧化物的如何分类?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3.酸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4.碱性氧化物的性质?5.碱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分散系和胶体分散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你能用交叉分类法说出它们能组成哪些种分散系吗?分类标准(本质区别):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思考:有些液溶胶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和胶体。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和鉴别胶体和溶液注意问题:制备方法:丁达尔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与生活:思考: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分层作业】A组1.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方程式是()A.3Fe+2O2=Fe3O4B.CO2+C=2COC.NH4HS=NH3+H2SD.Na2CO3+CO2+H2O=2NaHCO32.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单质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混合物B组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2.血液可看成一种胶体,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第二学时】思考与讨论:(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归纳如下,完成下表:思考:酸的分类①按组成分②按电离出H+的个数分③按酸性强弱分思考与讨论:请分别归纳碱和盐这两类的主要化学性质。碱的分类:碱的通性:盐的分类:盐的命名:盐的通行:思考与交流:酸、碱、盐之间主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哪些反应类型?思考与讨论:(1)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体会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Ca→CaO→Ca(OH)2→CaSO4C→CO2→H2CO3→CaCO3(2)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你有什么规律,总结并交流。(3)要制取某种碱,通常采用什么方法?3/4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了解电离、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学习重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学习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及离子推断是本节的难点。【学习过程】一、电解质的电离1.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铁氯化钠晶体盐酸铜氯化钠溶液稀硫酸锌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铝硝酸钾溶液烧碱溶液金葡萄糖溶液大理石结论与原因:①金属单质_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体及酒精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NaCl、KNO3、NaOH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上述表格中的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大理石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其导电?为什么?(2)葡萄糖固体熔化后能导电吗?为什么?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二、离子反应1.定义:2.表示:离子反应方程式步骤: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3)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4)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3.含义:①_______②________判断下列溶液中的反应是否能够进行,如果能则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1)硫酸与氯化钠溶液混合(2)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3)氯化银放入稀硫酸溶液中(4)锌放入稀硫酸溶液中4.实质:5.应用:化学反应能否进行、离子共存问题知识巩固①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K+、O2-、SO42-B.K+、Mg2+、OH-、NO3-C.Na+、Ca2+、Cl-、CO32-D.Na+、NH4+、Cl-、SO42-②有同学欲配制含有四种不同离子的无色溶液,下列能配制成的是()A.Fe2+、H+、NO3-、Cl-B.Ca2+、H+、Cl-、HCO3-C.Mg2+、Al3+、Cl-、SO42-D.Na+、NH4+、OH-、NO3-③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B.H2和O2反应生成H2OC.Zn片投入稀硫酸溶液中D.NH3遇HCl气体生成白烟(NH4Cl)归纳总结: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4)看条件:看清条件中各物质反应的配比;(5)三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物质的分类学案.docx 1.2离子反应学案.docx 1.3氧化还原反应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