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升八 暑期预习讲义(机构)第8讲:神经调节的方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 七升八 暑期预习讲义(机构)第8讲:神经调节的方式(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八讲 神经活动的调节
【衔接导入】
  我们知道,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脑神经是支配头与面部的,脊神经是支配四肢运动的,而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
  所谓植物人,是医学上的一种类比。植物有生命、有新陈代谢,但没有意识和思维。医学上把那种类似植物,有心跳、呼吸和分泌、排泄,却不能进行思维的人称为植物人。
  植物人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脑神经是支配头与面部的,脊神经是支配四肢运动的,而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要是由于种种原因,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受到损伤而只有植物神经系统完好如初,维持着人体内脏各部分的正常运动,他照样能吃会屙,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却不会再有思维,这就成了植物人。
  医学家目前对植物人的成因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不过,一种最有说服力的观点认为,大脑和大脑下方的脑干受到广泛损害是植物人的成因,证据是植物人在成为植物人之前通常都是脑炎、头部外伤、头颅内血肿、脑血管畸形、一氧化碳或酒精中毒病人,而这些疾病都能使大脑和大脑下方的脑干受到广泛损害。
  植物人的治愈率极低,所以植物人被称作为“活着的死人”。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大脑移植可望成为现实,将是拯救植物人最有效的方法。不过,到那时人们也许会问:被救活的到底是植物人呢,还是提供大脑的那个人?
【知识新授】
一、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2)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3)结构如图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神经末梢。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轴突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来获取并传递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主要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高级中枢)
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脑干
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脊髓(低级中枢)
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31对)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三、神经调节
1、反射:
a.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d.产生反射的过程。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在脊髓中),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即缩回。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e.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a.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遗传的行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b.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需大脑皮层参与。
3、动物的行为
①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1)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大部分有助于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行为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激素的分泌活动的共同协调后完成的。
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动物的许多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a.婴儿一生来就会吮奶,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b.动物求偶行为c.动物的摄食行为d.有些动物的群聚生活行为e.蜜蜂和蚂蚁的通讯行为也是由遗传控制的先天性行为f.
以上所举的例子的动物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它们受遗传的控制,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我们把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
③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a.将老鼠放入迷宫中,开始时老鼠乱窜、乱撞,找不到出口,经过多次的训练后,再放人迷宫,老鼠能很快找到出口了。
b.黑猩猩、鹦鹉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行为
4.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4、体温的调节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a.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 态平衡的结果。
b.产热: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c.散热: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5、体温受脑控制
a.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b.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例题分析】
例1.(2020·宁波)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例2.(2020·嘉兴)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 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 ?)
A.?体温平衡???????????????????????????B.?血糖平衡???????????????????????????C.?氧气平衡???????????????????????????D.?水分平衡
例3.(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
例4.(2020八下·余姚期中)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B.?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
C.?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D.?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
例5.(2020八下·余姚期中)如果你是一位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兴奋或紧张而使你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专心看球的你,手不小心碰到了很烫的杯子,你会先缩手,该反射的途径是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然后产生痛觉,说明脊髓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2)当你看到心仪的球队进球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的调节,同时也受到________调节的影响。
例6.(2020·杭州模拟)体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测试项目。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________(填“反射弧”中某环节)做出处理,肱二头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骨骼向上运动。
(2)长跑过程中需靠血管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来 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例7.(2020·杭州模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 ???;②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20℃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量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图象,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________。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分析图象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 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例8.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为此两个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两个同学如图所示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为0刻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处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刺激的反应快慢。
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________。
(2)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什么?________。
(3)本实验还可以进行其他什么问题的探究,并请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作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________
【巩固练习】
1.(2020·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小乐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见犬吠快速逃离的感受器是眼睛的视网膜???????B.?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而行属于条件反射
C.?发出指令使男孩奔跑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促使男孩心跳加快的激素主要是雄性激素
2.(2019八上·越城期末)某人患脑部疾病,医生让他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尖,则患者的手指发生震颤运动,辨别距离过度或不足,方向偏转,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指向鼻尖,出现这种疾病的部位是(??? )
A.?脊髓?????????????????????????????????????B.?大脑?????????????????????????????????????C.?小脑?????????????????????????????????????D.?脑干
3.(2020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树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2020八上·苍南期末)脊髓是脑干的延续,具有传导和反射的功能。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采取的检查是(??? )
A.?心电图检查???????????????????????B.?内脏B超???????????????????????C.?膝跳反射检查???????????????????????D.?血常规化验
5.(2019八上·长兴月考)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B.?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D.?雄蛙呜叫
6.(2019八上·柯桥月考)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多次讨论到调节作用。下列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生长激素?????????????????????????????B.?滑动变阻器?????????????????????????????C.?神经系统?????????????????????????????D.?量筒
7.(2019八上·长兴月考)中国·长兴2019龙之梦·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赛于11月24日上午7:30在长兴县太湖龙之梦乐园钻石酒店前广场鸣枪开跑。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C.?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8.(2019八上·长兴月考)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高于正常水平
D.?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
9.(2019八上·长兴月考)2019年国庆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是由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在前风挡玻璃脱落情况下,成功备降的事件改编。当时航班在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在9800米高空突然遭遇副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此时飞机时速800公里,在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一次惊险的紧急着陆,没有人员伤亡,堪称奇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升空是利用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
B.?机组人员遭遇的状况是低温、缺氧、气压骤升等
C.?破碎的玻璃将会飞向飞行员
D.?机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利于乘客安全的正确的判断,这属于条件反射
10.(2019八上·长兴月考)饮酒会损伤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使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 ??)
A.?大脑、小脑???????????????????????B.?脑干、小脑???????????????????????C.?大脑、脑干???????????????????????D.?脊髓、小脑
11.在“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中,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测试者数到10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立即用手指去夹尺子。在这个过程中,被测试者没有用到的器官是 (? )
A.?眼???????????????????????????????????????B.?耳???????????????????????????????????????C.?皮肤???????????????????????????????????????D.?大脑
12.为了解A、B两根神经对兔心率的影响,王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A.?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A,B两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13.(2020八下·余姚期中)如图是“膝跳反射”实验。

(1)产生膝跳反射需要外界给予适当刺激。施加刺激的同学用叩诊槌迅速叩击的部位应是图甲中的________。
(2)乙、丙两图中的实线表示小腿的起始位置,虚线表示放松状态下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小腿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3)假如施加刺激的同学刚刚举起叩诊槌,受试者就产生小腿后缩的反应,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
14.(2020八下·余姚期中)如果你是一位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兴奋或紧张而使你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专心看球的你,手不小心碰到了很烫的杯子,你会先缩手,该反射的途径是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然后产生痛觉,说明脊髓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2)当你看到心仪的球队进球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的调节,同时也受到________调节的影响。
15.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体育中心拉开了序幕。中国队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数位居第一,实现了中国队在世界军人运动会赛场比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请回答:
(1)首次参赛的中国选手卢嫔嫔以2分10秒9剧新军事五项女子障得跑的世界记录,她听到枪声立即起跑,这属于________(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在公路自行车赛中,中国队一举夺得女子个人和团体的双料冠军。选手们骑完全程79.75里后,气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状态。但选手的体温变化保持动态平衡,此过程是通过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16.(2019八上·越城期末)某人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分析并回答问题:
?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栗,而后感觉到疼痛。“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________;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此患者的曲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
17. ? 2019年11月,我县成功举办中国卡丁车嘉年华暨亚太卡丁车公开赛。
(1)赛车沿着蜿蜒赛道呼啸而过,比赛选手完成各项反射活动所需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心跳加速,脸颊发热,这是由于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的原因,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________的共同调节作用。
(2)比赛中需要选手具备超高的技术和良好的身体协调性,人脑中主要负责动作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________。
(3)赛车需要极强的灵活性,为了增大赛车急速前进时的“抓地力”,可以给赛车装上尾翼。赛车尾翼的横截面形状应该选择图________。

18.(2019八上·萧山期中)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19.“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____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于________,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
20.X,Y,Z三人在一宗交通意外中不同程度地受伤,经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但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其结果如下: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 试 结 果
X
以针刺X的指尖
X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不缩手
指令Y移动本人的手
Y可以移动自己的手
Z
以针刺Z的指尖
Z立刻缩手但完全不能感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X,Y,Z三人的神经系统,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X________ Y________ Z________。
21.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査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醉洒者驾驶不稳,神志不清,还可能会“闯红灯”,更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易酿成事故。请结合如图冋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下面是甲乙二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情况:
?? 甲:眼睛失明,医生检查其眼球正常,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
?? 乙: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
以下能正确表示他感觉痛的传导通路的是________。
A.A→B→C→D→E???????????? B.A→B→C→F→⑤
C.E→D→C→B→A?????????? ???D.E→D→C→F→⑤
(3)过量饮酒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健康,酒后驾车还会出现交通事故,甚至丧命. 请你为机动车司机们写一条劝告语________。
22.如图表示某健康男性在45℃室内安静状态下的体内温度、皮肤温度和出汗率的变化,第25分钟时,此人饮入冰水。
(1)在0~25min内,此人皮肤温度低于体内温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据图分析饮用大量冰水导致皮肤温度升高的变化是如何引起的?
________。
(3)在45℃的室温环境中,人体皮肤内的________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入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汗液分泌________,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体温保持恒定。
2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实验步骤】①取性别与年龄相同的、健康的、生理状况一致的数十只成年小白鼠,分成两组并标记为甲组、乙组。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小白鼠的下丘脑,乙组小白鼠不作处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甲组小白鼠置于10 ℃的环境中,乙组小白鼠置于30 ℃的环境中,其他条件都相同。
⑤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写出③的操作步骤:________。
(2)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不妥之处,请提出并改进: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若假设不成立,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如果实验安排在同一组小白鼠身上进行,你认为可行吗?________。如果可行,请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4.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柏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飞抵昆明过冬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________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
资料二: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使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唱黄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3)某同学将资料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具有________.
(4)蜜蜂和家蚕的发育方式都属于________.
(5)白鹭、黄鹂和燕子都属于鸟类,请列举出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答两点________.
(6)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它属于________动物.
25.请用下列资料回答有关动物行为的问题:
资料一:①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三种蜂.它们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共同维护蜂群的生存;②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③工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卵,繁殖后代;⑤两只蜂王相遇,会互相咬杀到剩下一只.
(1)从资料一中的各项(特别是①)描述中可知蜜蜂是一种具有典型的________行为的动物;②这种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行为,叫做________行为.③是蜜蜂的节律行为——昼夜节律,这种行为受________(填“生物钟”或“环境”)控制;⑤表现的是蜜蜂的________行为.
(2)上述蜜蜂的各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看,都是________行为.
26.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不同的人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某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来测量两个同学的反应快慢.
(1)请你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实验数据.
(2)孙悟抓尺的平均数据为a,易川抓尺的平均数据为b.若a(3)画一个神经元的结构简图,并标注细胞核和突起.
27.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______图,此时体温________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此时血管处于________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_,皮肤温度________,散发的热量将________。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7℃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________图。
28. 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6℃
24℃
2厘米深处
24℃
23℃
4厘米深处
22℃
22℃
6厘米深处
20℃
21℃
(1)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________。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条结论。________。
(3)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________。
29.(2020·余姚模拟)图甲是运动会男子1000m比赛的场景,图乙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图丙为骨、骨骼肌、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试时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类型是________反射。
(2)小科同学在起跑前被旁边同伴不小心踩到脚,他迅速抬起了自己的脚。此时反射弧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填序号)
(3)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例题分析
例1. B
例2. A
例3. B
例4. B
例5. (1)反射;⑤→④→③→②→①;反射;传导
(2)神经系统;激素
例6. (1)神经中枢;收缩
(2)舒张;增加
例7. (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
(2)不可靠;只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实验具有偶然性
(3)9日龄后,雏鸟具备恒定体温功能,在20℃的较低温度下,散热量较大,需要通过提高产热量维持其恒定的体温。
例8. (1)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问题,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比较浅显的可测量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
(2)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避免实验中由于次数少所造成的偶然性影响
(3)①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②反应快慢是否受环境影响;③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等。具体操作方案:以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探究实验为例: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听觉等)。测5次,求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与前面平均值(视觉刺激信号下)进行比较,值越小则说明对那种信号刺激的反应速度越快。由此即判断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
巩固练习
1. B
2. C
3. A
4. C
5. B
6. D
7. D
8. B
9. D
10. A
11. A
12. D
二、填空题
13. (1)C
(2)丙
(3)大脑(或大脑皮层)和脊髓
14. (1)反射;⑤→④→③→②→①;反射;传导
(2)神经系统;激素
15. (1)条件反射;大脑(或大脑皮层)
(2)A;下丘脑
16. (1)④③②①;传导
(2)A
17. (1)反射弧;激素(体液或内分泌系统)
(2)小脑
(3)D
18. (1)慢;小
(2)76%
(3)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湿差,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4)越不舒适
19. (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
(3)非条件反射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20. 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大脑(或脊髓上部)
21. (1)⑥;小脑
(2)④视神经或⑤大脑皮层;D传出神经或E效应器;B
(3)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常思家中人,莫恋杯中物)
三、实验探究题
22. (1)汗液蒸发,散失热量
(2)饮用冰水后,体内温度降低,出汗减少,散失热量减少,加上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导致皮肤温度升高
(3)温觉感受器;脑干;扩张;增加;增多
23. (1)先测定甲、乙两组小白鼠的体温并记录
(2)甲、乙两组小白鼠应置于相同的较低温度(比如10 ℃)的环境中
(3)甲组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甲、乙两组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
(4)可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24. (1)先天性
(2)遗传因素
(3)脊柱
(4)完全变态发育
(5)身体呈流线型;小阻力;长骨中空,减轻身体重量
(6)两栖
25. (1)社群;防御;生物钟;攻击
(2)先天性(本能)
26. (1)
被测者
孙悟
易川
次数
1
2
3
4
5
1
2
3
4
5
数据/cm
平均值
(2)孙悟
(3)
27. (1)A;高于
(2)舒张;增加;升高;增加
(3)汗液蒸发;C
28. (1)阳光
(2)表层温度高,内层温度低或干细沙的表层温度比湿泥土的表层温度高或干细沙的表层温度与内层温度温差比湿泥土相对应的温差大
(3)在沙漠地带白天表面温度高,而砂层下面温度低些,蝎子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可以避开炎热的天气,更好地保存自己
四、解答题
29. (1)条件
(2)A→B→E→C→D
(3)③④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