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的感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三)科学态度
1、能对用感官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的感官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难点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三、教学准备
桔子或当地的新鲜水果、装有各种物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是什么让同学们快速走进教室?——铃声。大家知道,早餐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你早晨吃的什么?什么味道?你来学校的路上什么感觉?(眼、鼻、舌、皮肤——感官)
板书:眼、耳、鼻、舌、皮肤(感官)
出示课件
观察过程中感官能帮我们做什么?(点名回答——点评)
探究与发现
观察橘子(未知的物品不能随便闻或尝)打开橘子图片
制定计划:你想用什么感官观察?怎么观察橘子?观察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安全,卫生)
信息处理: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观察橘子用到哪些器官记录在手册纸上
表达交流:(有序、倾听、如实)你用到了哪些感官?你发现橘子
有什么特点?或“用眼睛看。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种感官的作用
眼睛——(辨别)大小、形状、颜色……
耳朵——(听清)大小、高低……
鼻子——(闻出)气味
舌头——(尝出)味道
皮肤——(分辨)软硬、冷热、大小、形状、表面粗糙程度……
盒子里面有什么?
闭上眼睛拿取盒子里的物体,体验感官的作用。并把辨别物体用到的感官记录到手册纸上
(猜物游戏——抓到物体的同学通过触摸和语言向大家展示,看到的同学通过眼睛获知物。猜到归学生。)
3、应用与拓展
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眼睛:时间不要太长,要休息,不要总要看近处物体……
耳朵:不要长时间用耳机,打电话时左右耳轮换,遇到大的声响要捂住耳朵……
鼻子: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闻,远离刺激性物体
舌头: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尝,太冷或太热的东西不要尝
皮肤:不要触摸太热或太冷的物体……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感官给我们带来的骄傲,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他们。让他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同学们,感官是我们的朋友,下面我们就用我们的朋友来尽情享受我们的美味吧——橘子。
(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