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案

资源简介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案
主备人:曹春芳 审核:八年级历社备课组
学习内容: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1、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2、了解洋务运动前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的大致情况
3、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代表人物、措施等
4、通过学习,学会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代表人物、措施
学习难点: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课前检测:1、1840年, (国家)对中国发动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于 (时间)签订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 、 条约。从此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英法联合对中国发动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了
3、1894年, (国家)对中国发动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于
(时间)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于 (时间)签订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69正文2、3段,回答:
1、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2、魏源在 一书中提出 ,主张
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P69正文4、5段及小字P70第一段及小字,回答:
洋务运动的时间是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教师指导)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 、
洋务运动的内容有:第一阶段,学习西方 ,兴办 工业,训练
军队,筹建了 、 、 三支海军
第二阶段,兴办 工业, 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兴办 ,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是
6、洋务运动的结果是 的惨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合作探究一:P6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结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合作探究二:P69,林则徐、魏源对西方的态度和前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合作探究三:洋务运动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课堂巩固:
1、我国近代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的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2、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关注外部世界的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其“新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引进外国生产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B了解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 D与各国保持友好往来,维护封建统治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B兴办了一批军事民用工业
C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 D最终失败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4、下列选项中,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设立翻译馆 B建立总理衙门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筹建海军
5、下列各项关于洋务运动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D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与技术人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的改革是从1868年开始的,中国的自强则是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逐渐展开的,两者几乎同时起步,结果却完全不同。
问题一:材料中提到的日本的改革和中国的自强各指的什么事件?
问题二:两国改革的结果怎么样?对当时的中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问题一:这则材料指的是哪场运动?它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问题二:“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指的是什么?
问题三: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次运动?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这场运动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主备人:曹春芳 审核:八年级历社备课组
学习内容:《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学习目标:1、掌握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战争的名称以及每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2、掌握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内容
3、从战争原因及条约内容的分析中,总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4、通过学习,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树立民族振兴的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战争的名称以及每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掌握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 从战争原因及条约内容的分析中,总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课前检测: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导火线(直接原因)是
2、《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性质是
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 、 、 、 、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自主学习一:阅读P65最后一段,回答: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 ,结果是 ,被迫签订
,条约中开辟的通商口岸是 ,割让的领土是
2、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
自主学习二:阅读P66一、二、三段,回答:
1、甲午战争的发动者是 ,起止时间是 ,结果是 ,被迫签订 ,条约中割让的领土是 ,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是 (教师指导)
2、《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几年中,列强在中国 、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自主学习三:阅读P65阅读卡,回答:
八国联军侵华的起止时间是 ,结果是 ,被迫签订
合作探究一: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是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二:论述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
课堂巩固:
1、下列不属于在《马关条约》中被割让的是( )
A辽东半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香港岛
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甲午战役割台湾”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关于甲午战争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为了复仇而发动的对华战争 B日本为了推动明治维新而发动的战争
C日本随着国力增强,为了称霸东亚而进行的战D日本为了向欧美显示国力而进行的战争
4、不平等条约规定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是(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开设工厂
5、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 )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6、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朝廷”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在哪次战争中全军覆没?( )
A黄海海战 B辽东之战 C威海海战 D渤海海战
8、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A列强纷纷对中国开战 B列强纷纷抢夺中国领土
C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D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建立国中之国
9、把下列国家与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对应连接起来(P66地图)
俄国 广东、广西、云南
法国 长江流域
英国 山东
德国 长城以北
日本 福建
10、台湾问题是今天的敏感问题,台湾的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祈盼。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侵略国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一度把台湾抢走达50年之久。
问题一:“一百多年前”指哪一年?这一侵略国是指哪国?这场侵华战争史称什么?
问题二:这个不平等条约指什么条约?试叙述它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