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列放缩技巧大本营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的极好素材。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裂项放缩技巧积累:(1)(2)(3)(4)(5) (6)(7)(8)(9)(10)(11)(12)(13)(14)(15)(16)(17)二、函数放缩(1)(2)(3)根据具体题目够造函数,利用求导判断单调性证明不等式。三、分式放缩“糖水”不等式:和应用:(1),解析:即(2)解析: 运用两次次分式放缩: (加1)(加2)相乘即证。四、分类放缩(1)(2)五、迭代放缩例. 已知,求证:当时,解析:通过迭代的方法得到,然后相加就可以得到结论例. 设,求证:对任意的正整数k,若k≥n恒有:|Sn+k-Sn|<解析:又 所以六、借助数列递推关系例.求证:解析: 设则,从而,相加后就可以得到所以例. 若,求证:解析:所以就有七、分类讨论例.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证明:对任意的整数,有解析:容易得到,由于通项中含有,很难直接放缩,考虑分项讨论:当且为奇数时(减项放缩),于是①当且为偶数时②当且为奇数时(添项放缩)由①知由①②得证。八、均值不等式放缩例.设求证解析: 此数列的通项为,,即注:①应注意把握放缩的“度”:上述不等式右边放缩用的是均值不等式,若放成则得,就放过“度”了!②根据所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来选取所需要的重要不等式,这里其中,等的各式及其变式公式均可供选用。例.求证解析: 不等式左=,原结论成立.九、二项放缩,,例.证明:简证如下:利用二项展开式进行部分放缩:只取前两项有对通项作如下放缩:故有例.设,求证.解析: 观察的结构,注意到,展开得,即,得证.十、部分放缩(尾式放缩)例.求证:解析:例. 设求证:解析:又(只将其中一个变成,进行部分放缩),,于是例.设数列满足,当时证明对所有 有;解析: 用数学归纳法:当时显然成立,假设当时成立即,则当时,成立。利用上述部分放缩的结论来放缩通项,可得注:上述证明用到部分放缩,当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也可以整体放缩:;证明就直接使用了部分放缩的结论十一、三角不等式的放缩例.求证:.解析:(i)当时, (ii)当时,构造单位圆,如图所示:因为三角形AOB的面积小于扇形OAB的面积 所以可以得到当时 所以当时有(iii)当时, ,由(ii)可知: 所以综上有十二、使用加强命题法证明不等式(i)同侧加强 对所证不等式的同一方向(可以是左侧,也可以是右侧)进行加强.如要证明,只要证明,其中通过寻找分析,归纳完成.(ii)异侧加强(数学归纳法)(iii)双向加强有些不等式,往往是某个一般性命题的特殊情况,这时,不妨”返璞归真”,通过双向加强还原其本来面目,从而顺利解决原不等式.其基本原理为:欲证明,只要证明:.例.已知数列满足:,求证:解析: ,从而,所以有,所以又,所以,所以有所以所以综上有引申:已知数列满足:,求证: .解析:由上可知,又,所以从而又当时,,所以综上有.同题引申: (2008年浙江高考试题)已知数列,,,.记,.求证:当时. (1); (2); ★(3).解析:(1),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i)当时,,结论成立;(ii)假设当时,,则时,从而,所以 所以综上有,故(2)因为则,,…, ,相加后可以得到: ,所以,所以(3)因为,从而,有,所以有,从而,所以,所以所以综上有.十三、经典题目方法探究探究1.(2008年福建省高考)已知函数.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令.求证:.证明:首先:可以得到.先证明(方法一)所以(方法二)因为,相乘得:,从而.(方法三)设A=,B=,因为A所以,从而.下面介绍几种方法证明(方法一)因为,所以,所以有(方法二),因为,所以 令,可以得到,所以有(方法三)设所以,从而,从而又,所以(方法四)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i)当时,左边=,右边=显然不等式成立;(ii)假设时,,则时,,所以要证明,只要证明,这是成立的.这就是说当时,不等式也成立,所以,综上有探究2.(2008年全国二卷)设函数.如果对任何,都有,求的取值范围.解析:因为,所以设,则,因为,所以(i)当时, 恒成立,即,所以当时, 恒成立.(ii)当时,,因此当时,不符合题意.(iii)当时,令,则故当时,.因此在上单调增加.故当时,,即.于是,当时,所以综上有的取值范围是变式:若,其中且,,求证:.证明:容易得到由上面那个题目知道就可以知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