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化学中考二轮复习第一讲 推断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0】化学中考二轮复习第一讲 推断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
推断题
1.(2019·湖南初三月考)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D可以用作炉具清洁剂,C→F反应过程很复杂,E,B不含相同元素。
试推断: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A→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2019·江西临川一中初三期中)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只有甲为单质,其他都是化合物;
A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C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反应②属于中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试推断: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E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B: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
3.(2020·天津初三)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C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A、D不含相同元素,F是氧化物且为红色固体,G是最常用的溶剂,E→F反应很缓慢。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试推断: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2020·江西初三期末)A、B、C、D、E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与B可发生反应,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与D含相同的金属元素。试推断: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反应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
5.(2019·贵州初三)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
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6.(2019·山西初三)已知A﹣E分别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俗名为熟石灰,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A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4)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7.(2020·广西南宁二中初三月考)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E均为氧化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
(2)E→A的转化在自然界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来实现。
(3)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该转化的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8.(2020·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初三月考)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
A
是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C
是气体肥料;B、C、D、E、F
分别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E、F
物质中不含有相同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条件的
B、D
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D_____。
(2)写出
C、F
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
A

E
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9.(2019·湖北初三)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1:
2。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
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态的物质B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0·河南初三)A~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粉末;D易溶于水;E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40%,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D与E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0·河北初三)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
(2)①②③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
(3)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12.(2019·山东初三)图中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C、D和E为单质;E和C反应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F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3.(2019·广西初三)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分别由Na、Cu、Ba、H、O、C、S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已知A溶液呈蓝色,A和E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沉淀,D常用于灭火。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注: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忽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_;
(2)D物质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4)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2020·哈尔滨风华中学初三月考)如图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和C是两种酸,E
可以制肥皂,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化学式C:_____D:_____。
(2)写出E转化F的方程式_____。
(3)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15.(2020·内蒙古初三期末)已知A、B、C、D、E初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是一种有毒的气体,D是一种白色沉淀物,E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F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它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E: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
16.(2019·江西初三)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俗称苏打,G在常温下是气体,常用于灭火。请回答:
(1)
A的化学式为_____。
(2)
E的一种用途为_____。
(3)B、C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17.(2020·山西初三期末)A、B、C、D四种纯净物之间存在看下图所示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其中A和D属于氧化物。B和C属于单质,且B、C中其中一种物质的量不同,发生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物质。“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请回答:
(1)B、C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
(2)B-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3)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CO
CO2
高温
18.(2019·辽宁初三)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其中A、B、C三种物质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A、B、D的物质类别不同,由B转化成C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3)
A与物质x反应能生成C,同时生成D,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转化关系涉及到_______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19.(2020·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初三月考)A~G是初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E是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有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写出G转化为F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其中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4)将图中未画出的反应关系用“一”补完整。_______________
20.(2020·广东初三)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7·江苏初三)(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S、Na、Ca、K、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D属于氧化物,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E、F属于碱;A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G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I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A是_________。
(2)E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I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20·海城市第四中学初三)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8
种不同的物质,其中
D
为铁锈的主要成分,A-G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
广泛用于造纸、制玻璃及印染工业,H
中只含有两种元素。A、B、C、E、F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②放热。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
(1)G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A
在生活生产中用途: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23.(2019·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D易溶于水,G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②产生白色沉淀。试回答:
(1)写出A、B、E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
、E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4.(2020·江苏初三)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O、Na、Al
、S、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I均由一种元素组成,D、E、F、H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C、G、J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固态D俗称“干冰”,
G难溶于水,J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
(2)写出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已知:B和D;C和E;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请写出: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G物质类别___________。
(2)E→C且生成B同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其中F在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剂。
26.(2020·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期末)已知A~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E是红棕色固体,F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加热时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且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类别属于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F的颜色____,C和E的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和E反应_________,C与F反应_________;
(3)一定量的B加入A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A溶液的质量____(增加或减少);将所得溶液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名称______;
(4)上述变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7.(2019·山东初三学业考试)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G俗称小苏打。请回答下列题: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在B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8.(2020·通河县凤山镇中学初三)如图所示A~E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通常为无色液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制玻璃的一种原料,通常情况下E和F均为气体,空气中E若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B与C固体反应的现象:_____;
(3)写出一个E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2020·江苏初三期末)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F、G、H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组成C和D的元素种类相同,F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019·山东初三学业考试)已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
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B是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D是地壳中含量位于第二位的金属,E和F组成元素相同,C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4)G与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1.(2020·广西初三)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
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
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一”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H________。
(2)B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反应现象为___。E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属于___。(填“酸”或“碱”或“盐”或“氧化物”)
32.(2019·黑龙江初三)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有些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金属单质,
B含两种元素,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4:1,C、D、E、F所属物质类别为酸、碱、盐,请回答问题:
(1)B、D的化学式为:B_____,D_____。
(2)A转化为B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本题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3.(2020·河南初三)现有A~F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步反应完成,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气态氧化物,C俗称纯碱,E可用作食品干燥剂,且B?C?D?E?F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则B的化学式为_____;F的用途是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4.(2020·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A、B、C、D、E、
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圈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反应①和反应②都会有A物质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物质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固态A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则C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019·湖北初三)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不含结晶水)。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常温下C是最轻的气体,D的浓溶液可作气体干燥剂。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B→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6.(2020·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校初三月考)如图涉及的是我们最近复习的六种物质。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打开B瓶塞会有白雾,其中A和F为两种铁矿石主要成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F________;
(2)用“→”补全还有的转化关系(初中范围内)______;
(3)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7.(2019·湖南初三竞赛)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则E的用途有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
推断题
1.(2019·湖南初三月考)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D可以用作炉具清洁剂,C→F反应过程很复杂,E,B不含相同元素。
试推断: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A→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HCl
【解析】
【分析】
D可以用作炉具清洁剂,D是氢氧化钠,C→F反应过程很复杂,E、B不含相同元素,A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A是碳酸钠,E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E是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B是盐酸,C与盐酸反应,和F可以相互转化,C是铁,F是氧化铁,氧化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钠都会转化成G,G是水。
【详解】
(1)D是氢氧化钠,C→F反应过程很复杂,E、B不含相同元素,A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A是碳酸钠,E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E是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B是盐酸,故B的化学式HCl。
(2)A→D转化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D可以用作炉具清洁剂,D是氢氧化钠,A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A是碳酸钠,E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E是二氧化碳。
2.(2019·江西临川一中初三期中)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只有甲为单质,其他都是化合物;
A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C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反应②属于中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试推断: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E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B: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
【答案】H2O

2H2+O2
2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1)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它会是水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而C能中和土壤中的酸,则C是氢氧化钙,且它能与A反应,则A应该是二氧化碳,利用这一突破口可解决此题;
(2)氧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B是水,故甲是氧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碳酸盐如碳酸钠。
【详解】
(1))B是水,
E属于碳酸盐,故答案为:H2O;盐;
(2)甲→B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甲→B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反应③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或其他合理答案)。
3.(2020·天津初三)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C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A、D不含相同元素,F是氧化物且为红色固体,G是最常用的溶剂,E→F反应很缓慢。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试推断: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Fe
【解析】
【分析】
F是氧化物且为红色固体,E→F反应很缓慢,推测F是三氧化二铁,E是铁,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速度较慢。G是最常用的溶剂,推测G为水,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和水,C曝露在空气中易潮解,推测C为氢氧化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且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推测D为二氧化碳,A、D不含相同元素,A与单质铁反应,A能生成二氧化碳,推测A为氯化氢,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与稀盐酸反应,B可以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推测B为碳酸钠,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经过验证,以上物质的推断合理。
【详解】
(1)E是铁,化学式是Fe。
(2)A+F的反应是稀盐酸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C转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020·江西初三期末)A、B、C、D、E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与B可发生反应,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与D含相同的金属元素。试推断: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反应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
【答案】CaCO3

分解
放热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已知A与B可发生反应,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C是氧气,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D是碳酸钙,E与D含相同的金属元素钙元素,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进一步推测E为氢氧化钙,反应⑤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A通过反应③生成氧气,A可以是水、双氧水、高锰酸钾、氯酸钾等物质,碳酸钙可以转化成A,则推测A是水,则反应④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⑥是水和生石灰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③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与水能够反应,B是氧气与某物质反应的产物,则推测B为二氧化碳,反应②为含碳元素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例如单质碳的燃烧、一氧化碳的燃烧等,反应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经过验证,以上的物质推断合理。
【详解】
(1)由分析可知,D是碳酸钙,化学式是;
(2)反应②为含碳元素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例如单质碳的燃烧、一氧化碳的燃烧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或;
(3)反应③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4)反应⑥是是水和生石灰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2019·贵州初三)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
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CO2
(合理都对)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E是氢氧化钙,D和氢氧化钙会发生反应,D是碳酸钠,碳酸钠和C可以相互转化,C是二氧化碳,F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F可以是盐酸,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B也会转化成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A是碳或氧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E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①可以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2019·山西初三)已知A﹣E分别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俗名为熟石灰,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A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4)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改良酸性土壤
Na2CO3+Ca(OH)2=CaCO3↓+2NaOH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解析】
【分析】
根据A﹣E分别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俗名为熟石灰,所以A是氢氧化钙,E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水;
D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或氧气,C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D,所以C是酸,可以是盐酸,D是氢气,B会与盐酸、氢氧化钙反应,所以B是碳酸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A的俗名为熟石灰,所以A是氢氧化钙,它的用途之一是改良酸性土壤;
(2)A和B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3)A与C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4)D→E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

【点睛】
本题难度有点大,因为所给的突破口太少,解决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推断,这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
7.(2020·广西南宁二中初三月考)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E均为氧化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
(2)E→A的转化在自然界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来实现。
(3)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该转化的化学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O2
H2O
光合作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A、E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E均为氧化物,A与B可以相互转化,A与E可以相互转化,则推测A为氧气,B是水,C是氢氧化钙,F为碳酸钠,E为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A、B的化学式分别为:O2,H2O;故填:O2,H2O。
(2)E→A的转化,即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故在自然界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故填:光合作用。
(3)反应F→D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4)该转化的化学反应中:A→B,即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B→C,即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A→E,即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均为化合反应;B→A,即水分解生成氧气与氢气,为分解反应;F→D,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为复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2020·哈尔滨市松雷中学校初三月考)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
A
是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C
是气体肥料;B、C、D、E、F
分别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E、F
物质中不含有相同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条件的
B、D
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D_____。
(2)写出
C、F
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
A

E
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答案】Ca(OH)2
CaO
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CO2↑+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分析】
A
是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所以A是稀硫酸,C
是气体肥料,C是二氧化碳;B、C、D、E、F
分别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假设B是氢氧化钙,则D是氧化钙,
E、F
物质中不含有相同元素,E是稀盐酸,F是碳酸钙,经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B可以是氢氧化钙,D是氧化钙;故填:Ca(OH)2;CaO;
(2)C、F
相互转化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CO2↑+H2O;
(3)A到E是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2019·湖北初三)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1:
2。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
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态的物质B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A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干冰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是二氧化碳,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会转化成C,C是水,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水,A是氧化铜,氧化铜转化成的D可以直接转化成氢氧化铜,E和氢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D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E是氯化铜,D是硫酸铜。
【详解】
(1)
A、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是二氧化碳,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会转化成C,C是水,故C的化学式为H2O。
(2)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是二氧化碳,故固态的物质B俗称为干冰。
(3)反应①是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符合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故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
A生成D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A、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是二氧化碳,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会转化成C,C是水,D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D是硫酸铜。
10.(2020·河南初三)A~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黑色粉末;D易溶于水;E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40%,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D与E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
H2SO4
=
FeSO4
+
H2↑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产生蓝色沉淀
【解析】
【分析】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40%,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E是硫酸铜;A是黑色粉末,A能与E(硫酸铜)反应,铁粉是黑色固体,铁能与硫酸铜反应,所以A是铁,B能转化为E(硫酸铜),能与A(铁)反应,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能与硫酸反应,所以B是硫酸;
D易溶于水,D能与E(硫酸铜),能与B(硫酸)反应,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D是氢氧化钠;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铁)属于单质,E(硫酸铜)属于盐类,B(硫酸)属于酸类,D(氢氧化钠)属于碱,则C为氧化物,B(硫酸)能转化为C,D(氢氧化钠)能与C反应,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C为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与B的反应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
FeSO4
+
H2↑;
C与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D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点睛】
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1.(2020·河北初三)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
(2)①②③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
(3)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H2
①④
CaO+H2O=Ca(OH)2
做干燥剂
【解析】
【分析】
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A是氢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C能转化为氢气,能与碳酸钙反应,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在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C可以是盐酸,盐酸生成B,B能转化为氢气,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为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可能是水;碳酸钙转化生成的E能与盐酸和水反应,则E是氧化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A是氢气,其化学式为:;
(2)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②是盐酸和活泼金属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盐酸与金属氧化物或是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属于分解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①④;
(3)B与E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是氧化钙,能用作干燥剂。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2019·山东初三)图中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C、D和E为单质;E和C反应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F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H2O2
O2
2H2+O22H2O
4H2+Fe3O43Fe+4H2O
【解析】
【分析】
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C、D和E为单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水转化成的D会与氧气反应,所以D是氢气,E和氧气反应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所以E是铁,氧气、铁都会转化成F,所以F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C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填:H2O2;O2。
(2)C和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2H2+O22H2O。
(3)F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Fe3O43Fe+4H2O。故填:4H2+Fe3O43Fe+4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3.(2019·广西初三)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分别由Na、Cu、Ba、H、O、C、S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已知A溶液呈蓝色,A和E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沉淀,D常用于灭火。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注: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忽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_;
(2)D物质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4)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CuSO4
NaOH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
【分析】
A溶液呈蓝色,则A是硫酸铜,A和E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沉淀,则E是氢氧化钡,D常用于灭火,则D是二氧化碳,C与D可相互转化,C与E可发生反应,则C为碳酸钠,B与C可以相互转化,B与D可发生反应,则B为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B的化学式分别为:、;
(2)D物质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A与B反应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现象为生成蓝色沉淀;
(4)C和E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2020·哈尔滨风华中学初三月考)如图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和C是两种酸,E
可以制肥皂,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化学式C:_____D:_____。
(2)写出E转化F的方程式_____。
(3)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答案】HNO3
CO2
2NaOH+H2SO4=Na2SO4+2H2O
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解析】
【分析】
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和C是两种酸,E可以制肥皂,所以E氢氧化钠,B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A、C会与B反应,所以B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成的D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A会转化成C,所以A是硫酸,C是硝酸,硫酸转化成的F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硫酸钠,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C是HNO3;D是CO2;
(2)E转化F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3)A溶液与B溶液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现象为: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2020·内蒙古初三期末)已知A、B、C、D、E初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是一种有毒的气体,D是一种白色沉淀物,E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F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它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E: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
【答案】C
CO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A、B、C、D、E初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则B是一氧化碳;F是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则F是氢氧化钙,C与F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为二氧化碳,D为碳酸钙;C转化为E,E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E为碳酸,A能分别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A是碳;代入验证即可。
【详解】
(1)物质A、B、D的化学式分别为:、、;
(2)C→E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方程式为:,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C→D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点睛】
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16.(2019·江西初三)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俗称苏打,G在常温下是气体,常用于灭火。请回答:
(1)
A的化学式为_____。
(2)
E的一种用途为_____。
(3)B、C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答案】H2O
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或作助燃剂或作氧化剂等
置换
【解析】
【分析】
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A是水,C俗称苏打,所以C是碳酸钠,G在常温下是气体,常用于灭火,所以G是二氧化碳,水会转化成E,E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时能生成氧气,所以E是氧气,F会与二氧化碳、氧气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F是碳,水会转化成B,B能与C(碳酸钠)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D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水,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能与氢氧化钙生成水,能所以D可以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是水,化学式为H2O;
(2)E是氧气,其用途为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或作助燃剂或作氧化剂等;
(3)B、C间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水转化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所以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7.(2020·山西初三期末)A、B、C、D四种纯净物之间存在看下图所示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其中A和D属于氧化物。B和C属于单质,且B、C中其中一种物质的量不同,发生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物质。“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请回答:
(1)B、C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
(2)B-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3)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CO
CO2
高温
【解析】
【详解】
B和C属于单质,且B、C中其中一种物质的量不同,发生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物质,可知,B、C是碳和氧气中的其中一种,因为碳和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是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能转换成A,A能与C反应,说明B是碳,C是氧气,A是一氧化碳,D能与一氧化碳和碳反应可知,D可以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经验证推到正确。
(1)碳和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是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O、CO2。
(2)B-D是碳和氧化铜反应,条件是高温;故填:高温。
(3)B→A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4)A-D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18.(2019·辽宁初三)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其中A、B、C三种物质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A、B、D的物质类别不同,由B转化成C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3)
A与物质x反应能生成C,同时生成D,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转化关系涉及到_______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
人体补钙(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分析】
由B转化为C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可以推出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因为B、C都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所以可以推出B为碳酸钙,C为氯化钙,所以A含有钙元素,A可能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因为A可以转化为B,若A为氧化钙则不能直接转化为B,A若为氢氧化钙则可以一步转化为碳酸钙,所以A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以看到碳酸钙与酸反应和氢氧化钙与酸反应有共同的生成物,盐和水,而A、B、C、D都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为盐,则D不能为盐,所以D为水,因此A为氢氧化钙,B为碳酸钙,C为氯化钙,D为水。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A为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2)B为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因此可以用于补钙(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A为氢氧化钙,C为氯化钙,D为水,生成物为盐和水,类似酸碱中和反应,所以x为盐酸,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A氢氧化钙生成B碳酸钙,可以通过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实现,反应为复分解反应,A氢氧化钙转化为D水,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生成水,酸碱中和反应也是属于复分解反应,A氢氧化钙生成C氯化钙,可以通过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B碳酸钙生成C氯化钙,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也属于复分解反应,C氯化钙转化为B碳酸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B碳酸钙生成D水,通过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钙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因此基本反应类型全部为复分解反应,只涉及一种反应类型。
19.(2020·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初三月考)A~G是初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E是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有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写出G转化为F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其中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4)将图中未画出的反应关系用“一”补完整。_______________
【答案】HCl
CO2
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则A是HCl;A可转化为B、E,且B、E是无色气体,则为氢气和二氧化碳;A可与D、G反应,则二者可为盐和碱,因为D、E可以反应,则E是二氧化碳,D为一种碱;E、F能发生发应,说明F也为一种碱,F、G可以反应,则F是氢氧化钠、G为碳酸钠;D为氢氧化钙;B为氢气,B、C可相互转化,C、D可以相互转化,则C为水,代入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
A是稀盐酸,化学式为HCl;E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合理即可)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现象是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3)其中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或;
(4)
C和E、D和G、A和F能发生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2020·广东初三)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
CuSO4
NaOH
氧化物
价格低廉
Ca(OH)2+Na2CO3=CaCO3↓+2NaOH
金属除锈
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即为Fe,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可假设为CaO,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即为CuSO4,B可与金属Fe、金属氧化物CaO反应,并且物质的类别与上述几种物质不同,推断为酸,又因为B可转化为CuSO4,则B为H2SO4,D物质的类别与上述几种物质不同,推断为碱,由CaO可转化为D可知,D为Ca(OH)2。F可由Ca(OH)2转化得到,可假设F是含Ca2+盐或者碱等,又因F可与CuSO4反应,F应为碱,Ca(OH)2与Na2CO3反应产物之一为NaOH,因此F为NaOH。
【详解】
(1)通过上述分析可知,B为H2SO4,E为CuSO4,F为NaOH。
(2)物质C为CaO,属于氧化物,CaO可与水反应吸收包装中的水分,CaO价格低廉都是其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
(3)D物质为Ca(OH)2,F物质为NaOH,由上述分析Ca(OH)2可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和CaCO3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4)B物质为H2SO4,可用于金属除锈;上述反应中Fe与H2SO4的反应为置换反应,H2SO4与Ca(OH)2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aO可与水制取Ca(OH)2,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上述反应中没有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1.(2017·江苏初三)(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S、Na、Ca、K、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D属于氧化物,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E、F属于碱;A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G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I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A是_________。
(2)E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I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或氧气)
熟石灰或消石灰
Cu2+
2NaOH+SO3=Na2SO4+H2O(合理均可)
K2CO3+H2SO4=K2SO4+H2O+CO2↑
【解析】
【分析】
根据A~H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是由H、C、O、S、Na、Ca、K、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根据“B、C、D属于氧化物”、“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推测C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为氧化物,其中硫、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2:48=2:3;根据“A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则A为氧气;根据“G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则G为碳酸钾;根据
“I的溶液呈蓝色”,可知I中含有铜离子,结合所给元素,I可能为硫酸铜溶液;D属于氧化物,A氧气和G碳酸钾反应都能生成D,故D可能为二氧化碳,A→D:一氧化碳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G→D:碳酸钾和稀盐酸(或稀硫酸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钾(或硫酸钾等);B属于氧化物,A氧气和C三氧化硫通过反应都能生成B,故B可能为水,A→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B: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F属于碱,F与C和I都能反应,
F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C—F: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F—I: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硫酸钠;H能和G反应,反应能生成I,H可能为稀硫酸,G—H: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F→G: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E属于碱,E和D、H反应,B反应生成E,E反应生成F,E可能为氢氧化钙,E—D: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E—H: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B→E: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E→F: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A是O2。
(2)根据分析,E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I为硫酸铜溶液,I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是Cu2+。
(3)C→B反应,即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3=Na2SO4+H2O(合理均可)。
(4)G与H反应,即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
22.(2020·海城市第四中学初三)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8
种不同的物质,其中
D
为铁锈的主要成分,A-G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
广泛用于造纸、制玻璃及印染工业,H
中只含有两种元素。A、B、C、E、F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②放热。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
(1)G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A
在生活生产中用途: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答案】CO2
改良酸性土壤等
6HCl+Fe2O3=2FeCl3+3H2O
CaO+H2O=Ca(OH)2
【解析】
【分析】
D为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广泛应用于造纸、制玻璃及印染工业,为碳酸钠;反应②放热,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大量放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A是氢氧化钙,B是水;水能和氧气互相转化,C是氧气;氧气、氧化铁、碳酸钠都能转化为二氧化碳,G是二氧化碳;氧化铁、碳酸钠都能和酸反应,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氯化氢含有两种元素,故H是HCl,E可以是硫酸,A~G都含有氧元素,A、B、C、E、F分别属于碱、氧化物、单质、酸、盐,符合推导。
【详解】
(1)G
是二氧化碳,G的化学式是CO2;
(2)A是氢氧化钙,在生活生产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反应①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3.(2019·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D易溶于水,G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②产生白色沉淀。试回答:
(1)写出A、B、E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
、E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H2SO4
Fe
CO2
【解析】
【分析】
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B是铁;G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G是氢氧化钙;A分别与铁和氢氧化钙都能反应,则A属于酸,且A有三种元素,则A可以为硫酸;C的水溶液呈蓝色,且A能生成C,则C是硫酸铜;氢氧化钙与F反应,且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含有碳酸根,F可以是碳酸钠;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则D属于碱,且D与F能相互转化,则D是氢氧化钠;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所以E属于氧化物,且碳酸钠能生成E,则E是二氧化碳。
【详解】
(1)A的化学式为H2SO4;B的化学式为Fe;E的化学式为CO2。
(2)C与D的反应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3)F→D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4.(2020·江苏初三)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C、O、Na、Al
、S、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I均由一种元素组成,D、E、F、H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C、G、J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固态D俗称“干冰”,
G难溶于水,J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
(2)写出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C2H5OH
H2SO4+BaCl2=BaSO4↓+2HCl
Ca(OH)2+Na2CO3=2NaOH+CaCO3↓(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框图分析推测,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则A是铝;I由一种元素组成,E由两种元素组成,则E是氧化铝,I是氧气,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由三种元素组成,且B能与铝反应,则B是硫酸,F是盐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固态D俗称“干冰”,J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则J是乙醇,D是二氧化碳,H是水,乙醇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G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C能与酸或二氧化碳反应,则C属于碱,可以为氢氧化钙,G难溶于水,则G可能是盐或碱,可以是碳酸钙或氢氧化铜。经过验证,推测合理。
【详解】
(1)A是铝,化学式为Al,J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
(2)B→F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3)C→G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点睛】
本题难度有点大,解决方法是利用酸、碱、盐的通性进行推断。
25.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已知:B和D;C和E;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请写出: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G物质类别___________。
(2)E→C且生成B同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其中F在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剂。
【答案】Fe2O3
氧化物
Na2CO3+Ca(OH)2=
CaCO3↓+2NaOH

氧化
【解析】
【分析】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A为盐酸,F为红色固体,结合盐酸的性质可以判断F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都为氧化物,F能转化G,氧化铁与CO、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G可能为二氧化碳;G能够反应生成E、且E能够反应生成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所以E可能为碳酸钠,C可能为碳酸钙;B能转化为C(碳酸钙),进而可以判断B为氢氧化钙;D能转化为E(碳酸钠),D为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关系图,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F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G是二氧化碳,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2)B是氢氧化钙,其类别是碱,E→C且生成B同类物质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
(3)F→G的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或,其中F(氧化铁)在该反应中提供氧元素,是氧化剂。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6.(2020·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初三期末)已知A~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E是红棕色固体,F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加热时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且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类别属于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F的颜色____,C和E的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和E反应_________,C与F反应_________;
(3)一定量的B加入A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A溶液的质量____(增加或减少);将所得溶液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名称______;
(4)上述变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盐
红褐色
金属除锈
Fe2O3+3CO2Fe+3CO2
3H2SO4
+2Fe(OH)3=Fe2(SO4)3
+
6H2O
减少
亚铁离子
化合反应
【解析】
【分析】
A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则A是硫酸铜;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B是铁;D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D是一氧化碳;E是红棕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则E是氧化铁,F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可以转化为氧化铁,则F是氢氧化铁;C能转化为硫酸铜,同时可以与铁、氧化铁、氢氧化铁三种物质反应,则C是硫酸;
【详解】
(1)A是硫酸铜,由硫酸根和铜离子构成,物质的类别属于盐;F是氢氧化铁,颜色是红褐色,硫酸和氧化铁的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金属除锈;
(2):D和E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
2Fe+3CO2,C与F反应:3H2SO4
+2Fe(OH)3=Fe2(SO4)3
+
6H2O;
(3)一定量的铁加入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Fe+CuSO4=FeSO4+Cu所得溶液的质量比A溶液的质量减少;将所得溶液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名称亚铁离子;
(4)上述变化中:A-B反应Fe+CuSO4=FeSO4+Cu,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C-F反应:3H2SO4
+2Fe(OH)3=Fe2(SO4)3
+
6H2O属于复分解反应;F→E反应:2Fe(OH)3Fe2O3+3H2O,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7.(2019·山东初三学业考试)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G俗称小苏打。请回答下列题: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在B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H2O
CO2
溶液变红
【或等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B为氢氧化钙;C是最常见的溶剂,则C为水;D是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则D为硫酸;G俗称小苏打,则G为碳酸氢钠。F可由硫酸或碳酸氢钠转化得到,且能转化为H2O,可知F为二氧化碳;B可以转化为E或水,且E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可知E为碳酸钙,A可由氢氧化钙转化得到,能与硫酸反应,且能转化为水,可知A为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
(1)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C为H2O
,F
为CO2。
(2)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向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D为硫酸,G为碳酸氢钠,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A为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B为氢氧化钙,故B→A的化学方程式为或(合理即可);根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可知碱与盐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推断题型,此类题型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学生的基本功扎实。
初中化学推断的解题技巧:
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
寻找突破口:要求下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的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
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
28.(2020·通河县凤山镇中学初三)如图所示A~E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通常为无色液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制玻璃的一种原料,通常情况下E和F均为气体,空气中E若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D_____;F_____;
(2)写出B与C固体反应的现象:_____;
(3)写出一个E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盐酸,B生成A(无色液体),A是水,C是制玻璃的一种原料,B和C能反应,C是碳酸钠,空气中E若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E是二氧化碳,D和E反应且D和C能相互转化,D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钠;E和F相互转化,E和F均为气体且A和F相互转化,则F是氧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是水,C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F是氧气,故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是;C是;D是;F是。
(2)B与C固体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3)E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2020·江苏初三期末)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F、G、H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组成C和D的元素种类相同,F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F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推出F为铁,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可推出B为水,铁可转化为G,G可与水相互转化,可推出G为氢气,A能与铁反应,且A能与氢气相互转化,A还可转化为水,可推出A为盐酸,C可转化为水,组成C和D的元素种类相同,且C、D可相互转化,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H可与水、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且H能与氢气、一氧化碳反应,可推出H为氧气,E能转化为一氧化碳,且E能与氧气反应,可推出E为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B为水,化学式为:H2O;
(2)C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为碳,F为铁,碳可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为H2,A为HCl,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2019·山东初三学业考试)已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
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B是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D是地壳中含量位于第二位的金属,E和F组成元素相同,C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4)G与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O
Na2CO3
(合理均可)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B是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可知B是氢氧化钠。根据“D是地壳中含量位于第二位的金属”,可知D是铁,根据“E和F组成元素相同”,以及E能与B反应,可知E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根据“C溶液呈蓝色”,且B能与C反应,C能与D反应,可知C是氯化铜(或硫酸铜)。根据A能与E反应,且A能转化为B,则A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由A能与G反应,且B能转化为G,可知G为碳酸钠;由H均能与B、D、G反应,可知H为硫酸(或盐酸);代入框图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钠,NaOH
;F是一氧化碳,CO
;G是碳酸钠,Na2CO3。
(2)A与E反应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C与D反应即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G与H反应即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
在解答框图推断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1.(2020·广西初三)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
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
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一”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H________。
(2)B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反应现象为___。E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属于___。(填“酸”或“碱”或“盐”或“氧化物”)
【答案】Na2CO3
H2O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解析】
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根据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根据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铵;根据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氢氧化钙),所以H是水,硝酸铵会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是酸如盐酸(合理即可),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A是碳酸钠,H是水;故填:Na2CO3;H2O;
(2)B和G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现象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E和C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E中含有氮、氢、氧三种元素,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且能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则E的名称为硝酸,硝酸属于酸。故填:酸。
32.(2019·黑龙江初三)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有些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其中A为金属单质,
B含两种元素,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4:1,C、D、E、F所属物质类别为酸、碱、盐,请回答问题:
(1)B、D的化学式为:B_____,D_____。
(2)A转化为B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本题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CuO
HCl
紫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固体)
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A为金属单质,
B含两种元素,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4:1,C、D、E、F所属物质类别为酸、碱、盐。在初中化学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常见的较多的是氧化物,由两元素的质量比为4:1,可以确定B为氧化铜;A和B可以相互转化,且A为金属单质,那么确定A为铜;B与D能反应,且D属于酸、碱、盐中的一种,B是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确定D为酸,那么C不可能是酸,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判断,铜与C能反应,C为盐,铜的活动性较弱,排在铜后面的金属化合物溶液常见的是硝酸银,确定C为硝酸银溶液;那么C与反应D,确定D为盐酸;E分别与盐酸和硝酸银都能反应,那么E不可能含氯离子且要使银离子沉淀,确定E可以为碳酸钠;根据要求,F是碱,且能与E和D反应,确定F可以是氢氧化钙。
【详解】
(1)B的化学式为CuO
,D的化学式为
HCl。
(2)A转化为B是铜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是紫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本题中,A生成B是化合反应,A与C反应是置换反应,C、D、F、E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点睛】
本题难度大,已知条件少,且涉及酸、碱、盐的反应,解决方法是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大胆假设推测。但要注意的是推测出来以后来进行检验。
33.(2020·河南初三)现有A~F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步反应完成,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气态氧化物,C俗称纯碱,E可用作食品干燥剂,且B?C?D?E?F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则B的化学式为_____;F的用途是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O2
作建筑材料(或改良酸性土壤)
(合理即可)
【解析】
已知A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则A是盐酸,C俗称纯碱,则C是碳酸钠,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根,能生成B,且B是气态氧化物,则B是二氧化碳;E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且B?C?D?E?F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则含有氧元素;D能与盐酸反应,且能生成氧化钙,则D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E能生成F,且F与盐酸反应,则F是氢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详解】
B是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式为CO2;
F是氢氧化钙,它的用途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
C→D是碳酸钠转为碳酸钙,化学方程式可以为。
34.(2020·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A、B、C、D、E、
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圈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反应①和反应②都会有A物质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物质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固态A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则C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Cl+AgNO3=AgCl↓+NaNO3(答案合理即可)
H2O
【解析】
(1)若A物质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和硝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硝酸钠和水,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和硝酸钠;反应关系示意图如下:
B→C: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2)若固态A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则A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同时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钙和碳酸钠,碳酸钙与碳酸钠能同时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钡,碳酸钡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水,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水;碳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
反应关系示意图如下:
则C的化学式可能为:H2O。
35.(2019·湖北初三)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不含结晶水)。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常温下C是最轻的气体,D的浓溶液可作气体干燥剂。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B→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还原性(或可燃性)
复分解反应
Ca(OH)2+2HC1=CaC12+2H2O
(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常温下C是最轻的气体,故C是氢气,能与A互相转化,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A可能是水,D能生成水、氢气,酸与活泼金属能产生氢气,与碱能生成水,故D是酸,可能是盐酸,B能与A(水)相互转化,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能生成水,故B可能是氢氧化钙,D(酸)和B(氢氧化钙)都能生成E,E应该是盐类物质,可能是氯化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水,化学式为:H2O;
(2)C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3)D→E可以是盐酸与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生成E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1=CaC12+2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6.(2020·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校初三月考)如图涉及的是我们最近复习的六种物质。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打开B瓶塞会有白雾,其中A和F为两种铁矿石主要成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F________;
(2)用“→”补全还有的转化关系(初中范围内)______;
(3)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答案】FeCl2
FeCO3
Fe+2HCl=FeCl2+H2↑
【解析】
【分析】
打开B瓶塞会有白雾,B为盐酸,其中A和F为两种铁矿石主要成分,A能转化为D,D和E可相互转化,D为铁,E为氯化亚铁,A为氧化铁,E和F可相互转化,F为碳酸亚铁,F和B都可以转化为C,C为水或二氧化碳等。
【详解】
(1)D和E可相互转化,D为铁,E为氯化亚铁,故E的化学式为FeCl2;A为氧化铁,E和F可相互转化,F碳酸亚铁,故F的化学式为FeCO3。
(2)A为氧化铁,C为水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水,故图示中A还可以转化为C,图为。
(3)B和D的反应为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点睛】
打开B瓶塞会有白雾,B为盐酸,A和F为两种铁矿石主要成分,D为铁,E为氯化亚铁,A为氧化铁,F为碳酸亚铁。
37.(2019·湖南初三竞赛)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则E的用途有_____。
【答案】
金属除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A能转化成C和B,B能与C反应,碳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氢气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C是水,A是氧气,代入验证正确,反应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C能转化为D,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水,E能转化为B,B为二氧化碳,B、E不含相同元素,D能与E反应,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D可能是氢氧化钙,E能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E
是盐酸,F能与D、E反应,可推出F
是碳酸钠,E为盐酸,则E的用途有:金属除锈(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