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2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2个)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课题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珍视自由,就要依法行使权力;懂得在生活中要做到践行平等,反对特权,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2、过程与方法知道自己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增强平等意识,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重点
珍视自由的做法
难点
践行平等的做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自由女神像的由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自由女神像象征着什么?人类为自由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视频引出本课主题自由平等,让学生自己感悟人类在追求自由平等的路上的付出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案例疫情期间有人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教师提问:我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吗,为什么案例中的人受到了惩罚?教师讲解言论自由确实是公民的权利,但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要弄清楚权利的界限,应该正确行使权利。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课件展示宪法对言论自由的规定。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公民有哪些权力吗?课件展示公民权力,帮助同学们回忆公民权力相关知识点。教师从行动和思想上讲解如何珍视自由课件展示身边的特权现象,教师讲解特权的表现有哪些?课件展示一女子开奔驰进故宫的案例,新冠期间荆州官员开特权把儿子带回家、张家界疾控中心科长携家人到泰国避难的案例。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行使特权有什么后果?教师讲解特权的含义和后果。请同学们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有什么危害?课件展示身边不平等现象。性别歧视,身高歧视,地域歧视等等。课件展示陈云拒绝新军装的案例。教师讲解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课件展示疫情期间司法部要求对新冠感染罪犯进行救治案例。教师讲解:在监狱中感染的罪犯同样平等地享有生命健康权,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课件播放视频“什么是真正的平等”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教师讲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回答问题回顾公民权利相关知识。做好课本笔记
结合实事,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更有体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自由平等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珍视自由: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如何践行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板书
7.2自由平等的追求珍视自由:1、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二、践行平等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观看视频,说说自由女神像象征着什么?人类为自由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新知导入
2020年3月25日20时许,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上传播“大连市中山区四季水汇洗浴内有一名外国顾客确诊,现在有720人在排查”的谣言。
公安机关立即开展调查。中山分局人民路派出所于3月26日10时许,将嫌疑人杨某(男,24岁,大连人)抓获。经审查,杨某对其在微信群中编造、发布该谣言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中山分局依法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言论自由不是我们的权利吗?为什么还会被处罚呢?
言论自由确实是公民的权利,但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要弄清楚权利的界限,应该正确行使权利。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言论自由,但是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有两方面的限制:
一是,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是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其他公民的人格。谁公开发表有损于他人的言论,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02政治
自由
0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3
监督权
01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02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04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03
住宅不受侵犯
01
财产权
02
劳动权
03
物质帮助权
04
受教育权
权利清单
1、如何做到珍视自由?
⑴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⑵依法行使权利。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新知讲解
认识身边的
特权现象
知识拓展二
福利享受型特权
破坏规则型特权
安全堡垒型特权
抢占资源型特权
思想意识型特权
大树乘凉型特权
认识身边的特权现象
只享受权利
不承担义务
利用手中权力
以权谋私
特权的表现
1月17日,一则微博名“露小宝LL”的女子开着奔驰车进故宫,并在网上炫耀,引发网民的愤怒。该博主发布一组照片并配文说,“赶着周一闭馆,避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像故宫这样的文化圣地,两名女子开着大奔胜似闲庭信步。网友们都惊呼,谁给他们如此特权?热搜数个小时后,故宫终于出来回应。大概意思是,此事经查属实,故宫博物院对此深表痛心并向公众诚恳致歉,并表示今后会严格管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你如何看待类似事件?
疫情期间一些人无视国家危难运用特权维护自己
个人利益的行为,是对平等的践踏,且作为国家
公职人员,是滥用权力的表现。这也启示我们,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特权的含义?表现?后果?
(1)含义: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
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3)后果?
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有什么危害?
性别歧视




地域歧视
陈云拒绝新军装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的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军装,还是给陕甘宁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或清除特权,使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等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监狱中感染的罪犯同样平等地享有生命健康权,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我们要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
工作中。
3、如何践行平等?
罗伯斯庇尔
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拓展提高
自由平等的追求
珍视自由
践行平等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反对特权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课堂总结
C
课堂练习
1.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针对那些辍学的学生,你想对他们说(
)
A.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
B.辍学后可以尽早找到一份好工作
C.应该珍惜宪法赋予我们受教育的权利
D.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要想办法早挣钱
D
2.(2019·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平等精神的是(
)
A.杭州市图书馆多年来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
B.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部分人成为低收入者
C.在学校生活中,老师安排、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D.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3、珍视自由就是要(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③摆脱限制,无拘无束 
④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4、下列对“特权”认识是(
)
①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②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③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 
④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5、以下行为属于不平等待人的有(
)
①小云主动抽时间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 
②老师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③小强给头很大的小林同学取名叫“大头儿子” 
④小珍看不起同班属于农民工子女的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板书设计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一、
珍视自由:
1、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二、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后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练习
一、选择题
1、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尊重从事脏活累活重活苦活的人
?盗版者与版权者所有权收益相同
?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④保证所有的官员子女都能被大学录取
A.??
B.??
C.?④
D.?④
2、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对田某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权利
B.权利就等于自由,是否放弃取决于自己
C.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田某是正确的
D.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是小事,田某是正确的
3、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下列能体现平等观念的是:


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有钱、有权者就可以任性 
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近年来,一些人千方百计拉关系、走后门,让高考“特长加分”变成了“特权加分”,使高考加分政策在有些地方演变为“拼钱”“拼权”的游戏。“特权加分”现象(

①侵犯了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②符合我国的国情
③破坏了招生秩序和教育公平
④应该遭到大家的抵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任何团体和组织的成员,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一切团体和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犯罪应该罪加一等 
④为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公民如果违法,可以将功补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6、2019年2月27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在上海举行并披露消息,2018年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达6.95亿人,占比95.190;预计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将接近7.6亿人,手机用户占比98%。网络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与问题。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了讨论,现请你跟帖发言,参与其中。
网友“薇薇”
我国法律法规对网络发言有很多规定,如:不能泄露国家秘密、散布谣言以及违法信息等。这不是限制了我们自由发言的权利吗?
网友“星星”
你有权在网上发言,想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因为我们未成年人享有特权。
我要发言
请你运用有关知识,对网友“星星”的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ADA
二、非选择题
6.公民有权在网上发言,因为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权,但认为“想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是不正确的。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首先,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律意识。其次,作为公民,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律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认为。我们未成年人享有特权”也是不正确的,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