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豪洋双语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三年级 班 姓名 第二课 幼苗长大了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番茄或黄瓜幼苗的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叶的构造及作用。 3.乐于长期照料植物,认真进行观察记录。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和叶的构造。 难点:探究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烧瓶、红色素水、植物的茎、水果刀、相关资料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种植记录表、三种植物的叶子。 教学内容: 随着幼苗的生长,本课将带领学生依次对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展开观察和研究。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整体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包括一个活动: 观察番茄或黄瓜的幼苗,描述各部分的样子。教材借卡通人物之口提醒学生要每周测量一次幼苗的高度,用数据描述幼苗的生长变化。 第二部分是分别对根、茎、叶进行研究,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认识根的作用。通过回顾二年级《栽小葱》一课的探究活动和对玉米根的观察,启发学生总结出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活动二,研究茎的位置和作用。通过观察插入红色水中后被染成红色的茎,让学生直观认识茎的运输作用。教材借卡通人物之口告诉学生树干、树枝都是茎,以扩展学生对茎的认识。活动三,认识叶的构造,并讨论“如果把幼苗的叶子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让学生作出猜想,留下悬念,为高年级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 豪洋双语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校本作业 主备人: 三年级 班 姓名 第二课 幼苗长大了 一、填空。 1.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 )、( )、( )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2.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 ),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 )。 3.根将植物牢牢地( )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和( )。 二、判断。 1.叶由叶片、叶脉两部分组成。 ( ) 2.树干和树枝都是茎。 ( ) 3.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就不能成活了。( ) 4.观察幼苗时,要每周测量一次幼苗的高度。 ( ) 5.植物的根都生长在地下。 ( )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植物的根的作用不包括( )。 A.固定植物 B.吸收太阳光 C.吸收水分、养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茎可以代替根的作用 B.植物的茎不止一种形态 C.植物的茎都长在地面上 3.在瓶中放一些水,在水面覆盖一层植物油,把带根的风仙花放进去,只把根浸人水中,在水面处做个记号,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 A.瓶中的水减少了 B.瓶中的水增加了 C.瓶中的水没有变 4.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 )排出去的。 A.根 B.叶 C.茎 四、你认为根有什么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